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了解這些歷史,千萬別說自己是混國企的

不了解這些歷史,千萬別說自己是混國企的

國企,在普通人理解中,就是國家或者政府的企業。如果按照這個說法,翻開歷史書我們就會發現,所謂的國企在中國歷史上很早便出現了。

考古學家在二里頭遺址發現了中國最早的官營(由當時的統治階級政府所經營)作坊和手工業區,出土了官營性質的銅器和貴族奢侈品。要知道,那時候還是距今3800年的奴隸制社會。

二里頭遺址出土的官營銅器

當然,這種沒有文字記載的作坊只能算是官營手工業的雛形,不能稱之為「國企」,中國歷史上真正有文字記載並被世人公認的官營業則出自春秋時期齊國宰相管仲之手。

為了讓國家迅速富裕起來,管仲實施了「鹽鐵官營」的手段,就是把當時人民生產生活的必需品鹽和鐵交給國家管理,由國家進行生產和售賣。不僅如此,作為我國國營企業締造者,管仲為了拉動內需促進經濟發展,還開創了國營色情業。

管仲設置「女閭」,「閭」是門的意思,在宮中以門為市,使女子居之,這就是中國國家經營妓院的開始。

在此之後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國企。如果用今天最大型的國企舉例,那麼古代也有相對應的機構。籠統來說,古代的瓷器官窯、官辦織造就相當於今天的「兩油」;驛站相當於今天的通信集團;錢莊則相當於今天的銀行。

瓷器官窯設有監瓷窯司,絲綢織造設有織造局。我們常在古裝片聽到的江寧織造府是真實存在的。

蘇州織造府景象

明代在南京﹑蘇州和杭州舊有織造局,久經停廢。清朝時,江寧(今南京)、蘇州和杭州三處設立的、專辦宮廷御用和官用各類紡織品的織造局簡併稱「江南三織造」。

驛站作為古代傳遞信息的場所,也是歸地方政府管理。

古代驛站復原圖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組織傳遞信息的國家之一,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所設置的「十里一亭」便是後來驛站的雛形。驛站發展到清朝時分為驛、站、鋪三部分。鋪由地方府、州、縣政府領導,負責公文、信函的傳遞。

錢莊,也稱為銀號,是明朝出現的一種信用機構,也是銀行的雛形。開錢莊的一般都是紅頂商人,通俗來說就是就是政府里的官員,兼具公務員和商人兩個角色的人也稱為「官商」。

著名紅頂商人胡雪岩像

歷史上最著名的紅頂商人胡雪岩就是在「仁德錢莊」做跑街出生,白手起家,憑藉超凡的能力稱為當時中國的「首付」,在中國商史上寫下了燦爛的一筆。

這些古代機構設置,要麼是由國家統一設置管理,要麼員工都是政府的人,所以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古代也有國企的說法。

那麼,最讓人關心的問題來了,古代國企的待遇是啥樣的呢?

其實,古代工作劃分於今天成熟的體系相比過於簡單,古代一部分官員的工作內容類似於今天國企做的事,這裡就先看看古代官員們的俸祿。

古代「公務員」

秦朝實行歲俸制度,主要給官員發大米。最低等級的官員年薪50擔(約等於1475公斤),按照每斤3元的價格來換算,年收入約為今天的8850元。按同樣的方式換算,最高等級的官員年薪高達14萬元。

漢隨秦制,漢朝雖然在官員級別劃分上與秦朝相同,但這時候的最低官員年收入已經能夠達到秦朝最高官員的收入水平。而最高官員收入基本是最低官員的4-5倍。

官員領取俸祿

隋唐時期官員的工資部分開始使用銀子計算,福利也確實不錯,但真正誘人的還是宋朝官員的待遇。宋朝官員的俸祿在歷代封建王朝中是最為優厚的,當時級別最低的縣丞年薪能夠拿到16萬元左右,級別最高的宰相更是能夠拿到300多萬元。

明朝官員的工資低是公認的,很多級別不高的官員靠工資連基本的生活都難以維持,所以出現了大量貪官。

明朝三大貪官

為了不重蹈覆轍,清朝在雍正時期開始實行「養廉銀」制度,大幅提高了當時官員的收入水平。

國企發展至今,我們可以給他一個明確的定位,即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權,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他的行為。不過,正是因為這種特殊的性質,國企薪酬一直被社會廣泛關注。

在新時代的中國,國企已經發展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樑柱」。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必須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而薪酬改革關係到國企員工切身利益,關係到企業幹部成長和發展的重要一環,所以也是國資國企改革中難度較大的一部分。

國企的薪資改革,不僅能夠充分發揮薪酬的作用,調動幹部的積極性,對於優秀人才的吸引和保留,對企業的競爭力還有著重大意義。難么,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背景下,作為企業的管理者,該如何正確理解國家政策的導向,如何立足於自身企業特點建立創新性的激勵模式,實現自身又快又好的良性發展呢?

或許,這門課程能給企業幹部們一些啟發。

3月17日,成都干選課堂特邀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人力資源管理系主任蘇中興帶來課程《國企薪酬管理與人才激勵新思維》。

蘇教授將結合自己多年人力資源管理研究和實戰經驗解讀當前國企薪酬改革政策,深入剖析國企經營環境的變化和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挑戰與壓力,助您掌握國企改革背景下如何設計戰略性薪酬體系與創新性的激勵模式,提高用人效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