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太原孫氏的奠基人,作為曹魏喉舌30年,還能左右託孤人選

他是太原孫氏的奠基人,作為曹魏喉舌30年,還能左右託孤人選

三國時期才人輩出,大部分被曹操收入囊中,畢竟魏蜀吳實力差距很明顯。有能征慣戰之將,有統領三軍之帥,有運籌帷幄之士,還有執掌中樞之人,孫資,字彥龍。

太原孫氏

可以說孫資是太原孫氏的奠基人,太原孫氏在晉朝是顯赫一時,不過在漢末還是只小蝦米。孫資有點早熟,3歲就失去雙親,從小是被兄嫂養大的,條件所迫他不得不儘快成長。長大進入太學,博覽群書深得王允賞識,就是後來的王司徒,畢竟兩人是太原老鄉嘛。

孫資和曹操的緣分是躲不掉的,曹操徵辟孫資的時候,正好趕上孫資的兄長被人殺害,那是將他撫養成人的親人呀,孫資手刃仇人就去河東避禍了,也沒空搭理曹操。緣來緣去緣如水,孫資在河東的朋友賈逵表示「你這麼有才,撩撥完曹操就想走?」。

最終孫資還是加入了曹操陣營,荀彧也很欣賞孫資「北州動亂這麼久,我還以為沒人才了呢,看到孫君才知道我錯了呀!」,潁川大佬都這麼看好孫資了,那還不節節高升?

曹魏喉舌

孫資和劉放經常打包出現,他們擔任秘書郎後,基本就可以一起出道了。秘書郎這個職位是掌管機要文書的,這也代表孫資深得曹操信任。到了曹丕時期這份信任也不曾改變,只是把秘書省改為中書省,劉放任中書監,孫資任中書令,詔書檄文也是他們起草的。

隨後的30年里,前後經歷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朝,孫資、劉放的職務就沒變過,只是加官進爵,就是不調任,可見孫資有多受曹家信任。漫長的職業生涯,也讓孫資的權勢更重,在曹叡時期大臣們更是爭著與他們交好,就怕孫資暗中使壞,這就是久居要職的影響力了。

孫資還會提建議,諸葛亮出兵南鄭時,大臣們的意見都是派兵征討,而孫資表示「還記得當年漢中之戰不,安心守城吧」,曹叡為孫資點贊,諸葛亮無功而返。田豫被鮮卑柯比能包圍時,孫資表示「讓閻志勸退柯比能就行了」,孫資一語中的,柯比能乖乖撤兵。

當孫權拉攏公孫淵的時候,大臣們的意思是給公孫淵加官進爵得了,畢竟遼東離得那麼遠,能拉攏就拉攏唄。可孫資認為得「教育」一下公孫淵,於是曹叡派軍大敗孫權的使者,公孫淵看起來是「老實」了一陣。

一手遮天

孫資不是什麼豪門出身,只能算是個寒門子弟,從曹丕開始,曹魏寒門的日子是過得如律薄冰,自身沒底蘊怎麼辦?抱團取暖唄。孫資與田豫聯姻,劉放與張華聯姻,這兩邊都不是世族出身,孫資又拉攏了滿寵、徐邈、田豫等外臣,就為了能在朝中站穩腳跟。

孫資又被加了侍中這個職務,等於給了孫資初入宮中的權力,這也讓他成了鏈接天子與朝臣的紐帶,這樣的權柄也沒誰了,甚至還可以左右曹叡的託孤人選。

據《漢晉春秋》所言,曹叡最開始選定的是曹宇、曹肇、曹爽等一水的宗族,本身孫資和曹肇關係就不好,要是讓這幫人擔任託孤大臣,那孫資的政治生涯基本就結束了。所以在曹叡詢問孫資意見的時候,孫資先說「曹宇也知道自己不堪重任呢」。

因此曹叡選定了曹爽,孫資這時候又推薦了司馬懿,曹氏的託孤確實都是宗室與姻親的組合。說巧也不巧,曹叡選定託孤人選的時期,司馬懿一直陳兵在河東,曹宇怎麼趕司馬懿都不走...

《漢晉春秋》還描述了一個畫面,曹叡定好人選想反悔,劉放按著曹叡的手強行寫了詔書。結果是曹宇、曹肇一干人等都被免職,曹爽、司馬懿作為新一任輔臣大臣,劉放、孫資分別擔任驃騎將軍、衛將軍,這筆投資很成功。

鷹揚之臣,禍起蕭牆。

看官有什麼想看的內容,請留言給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 的精彩文章:

三國中不可做的五件事,特別是最後一件,做了就等於自尋死路!
南獅王津城再展雄風

TAG: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