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敬畏生命,活在當下

敬畏生命,活在當下

一、活不活?

地點: icu

背景:一中老年家庭主婦 ,高血壓、心功能不全病史,一周前感冒未痊癒,因元宵節勞累過度,突發胸悶胸痛氣喘,急呼救護車到醫院急診科。突發心臟驟停,心肺復甦搶救後轉入icu。到達時已嚴重心衰肺水腫,插管上機搶救後度過危險期。

事件:探視時間,阿姨在淺鎮靜下醒來。那是她入院後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女兒,表現出一種緊張又擔憂的心情。口中插著氣管導管輔助呼吸,無法說話,阿姨做出寫字的動作。接過筆紙後,戰戰兢兢地寫下「活不活」…是的,她以為自己已經沒救,身上插著各種各樣的管子,每天都被扎針抽血,每天醫生查看病情,護士輔助她翻身擦洗等等,這是icu的常態,對於每個患者來說,這可能是一場噩夢。雖然在鎮靜葯作用下顯得比較安靜,甚至咪唑安定(一種鎮靜葯)會給她帶來一定的順行性遺忘作用……沒等阿姨繼續寫,她女兒就激動地抱住她:活活活!你要好好活,我就你一個母親,肯定還有希望的…

阿姨用顫抖的雙手努力寫下:活不活?

及時的搶救,加上有效的心肺復甦(所以更要推廣這項急救技能,請讀者多加學習:心肺復甦怎麼做?看這一張圖就夠了!,幾天後阿姨度過了危險期,轉入心內科行進一步治療。在此提醒各位心臟不好的患者,特別是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按時服藥,注意休息,如若發生緊急事件,請及時到胸痛中心或正規醫療場所治療。時間就是生命。

二、最後的決定權

地點:icu

背景:一鼻咽癌晚期中老年男性,肺部感染。突發痰堵窒息由呼內轉入icu。家屬本欲放棄治療,但是農村習俗,迎神賽會期間不可辦白事,加上事發突然,故轉入ICU插管上機搶救。咪唑、芬太尼、去甲腎等藥物維持生命體征。但是PCT、C反應蛋白等感染指標居高不下。鼻咽癌晚期,脫離呼吸機阿伯隨時可能發生呼吸困難,窒息而亡。可以說他是靠呼吸機活下來了。

事件:兩天後,患者兒子準備接患者回家。出監護室時患者各種不配合,眼神中流露出一種強烈的求生慾望。幾番掙扎後,家屬決定改天再議。第二天探視時間,患者表示有話對其妻子說。見到昨日沒來的妻子後斷斷續續寫下:不抽血 回家 今晚…此刻護士急忙擦去阿伯眼角的淚珠。也許是擔心沒見到妻子最後一面而拒絕出院,也許因為最後的一個晚上想清楚了自己的的人生,也許覺得這輩子已經足夠……

後來的事情我沒有追蹤。可以想像的是,阿伯出院後,會安詳地離去。從醫學觀點看那是因為呼吸衰竭,高二氧化碳麻醉呼吸中樞昏迷最後心跳停止。從人文角度看他執行了對自己生命最後的支配權。要知道很多時候由於各種原因icu被迫過度醫療,背後的倫理問題細思則恐。畢竟在當今醫療技術下,靠機器可以維持一個人很長時間,哪怕那樣的生命沒有質量,甚至毫無意義。同時也可能是痛苦的煎熬。臨終關懷,終究是很多人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把生命的最終決定權,交還給本人,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

ICU用於詢問的指示板

三、突發事件

地點:手術室

背景:車禍,顱腦外傷。綠色通道急送手術室,無名氏中年女性。已上報醫務科後施行搶救。開顱。

事件:路人通過患者手機通知家屬到院,補簽麻醉同意書時,麻醉醫生交代了各種風險,她的女兒早已泣不成聲。是的在醫務人員眼裡這些風險可能只是教科書上的條條框框,家屬心裡卻是晴天霹靂。然而醫生沒有時間多愁善感。特別是在法律上先簽名後手術的規定面前,時間就是生命,要求醫生保存冷靜。

後來開顱清除血腫後腦腫脹厲害,勉強關顱送icu。雖然我們知道,除非奇蹟發生,不然阿姨已經不可能醒過來了……轉送路上患者女兒一路哭泣「早上還一起吃早餐的人,此刻可能就要天人永隔…」

機場比婚禮殿堂見證了更多真摯的親吻,醫院的牆壁比教堂聆聽了更多的禱告。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且行且珍惜。

醫務人員見多了生老病死,但並不代表我們會冷眼看待。只是太多的情緒波動會影響我們的工作。醫患溝通,在現今社會環境下顯得尤其重要。希望各位讀者,多一點了解醫生,了解醫療,敬畏生命,活在當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外衣人 的精彩文章:

正在養青蛙的你,是否也心疼他們?

TAG:外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