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誰改寫了噹噹網的命運軌跡?

誰改寫了噹噹網的命運軌跡?

本文頭圖:2013年4月17日,噹噹網創始人李國慶出席中國鞋服行業電子商務峰會。視覺中國

2017年底,有部分媒體報道稱,海航集團正在洽談收購噹噹網的控股權,對後者的估值可能超過10億美元,在80億~100億元人民幣之間。對此,當時李國慶發微博予以否認,稱「消息不屬實」,而如今噹噹網「賣身」的時刻終於還是來了——

2018年3月9日,停牌有兩月的海航系旗下天海投資發公告稱,正與噹噹談股權購買事宜,但具體方案仍在溝通協商中,交易完成後其控制權不會發生變更。

這一公告,引起媒體界的一片感嘆。從當年被稱為「中國的亞馬遜」,到退市,再到如今被收購,噹噹的軌跡似乎是一個拋物線,從平凡,到輝煌,再歸於平靜。

噹噹網曾於2010年赴美股上市,那一年的噹噹網成為了中國最大的網上書店,年銷圖書銷售額超過100億元,佔有國內網上圖書零售市場份額的50%以上。但在2016年完成私有化退市時,彼時噹噹網的市值僅為5.36億美元。

在私有化之後,噹噹網創始人李國慶曾反思稱,夫妻創業苦不堪言,首先是管理上很難說服對方,造成決策和執行效率低,更大的是會對生活造成損傷。如今來看,能以10億美元的估值賣身未嘗不是噹噹網最好的歸宿和李國慶最好的解脫。

回顧噹噹網的失敗,這其中,除了最主要的噹噹自身的原因外,很多公司其實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在噹噹成長的十幾年中,這些勁敵或者說創造了新的時代,或者說趕上了新的時代,總之在這七八年時間走得飛快,而噹噹則顯得落後了。

到底是哪些推手改變了噹噹的軌跡,讓我們不妨盤點一下。

推手一:數字閱讀

卓越亞馬遜和噹噹網當年的競爭十分激烈,改變戰局的時刻是2013年,當Kindle入華以後,亞馬遜首次樹立了數字閱讀的標杆,就是品位+互聯網+終端的閉環,到今天看來,這依然是一種有魅力是商業模式。

在Kindle入華一年後,李國慶終於還是在閱讀器領域邁出了那一步。當時的李國慶異常自信,在他看來噹噹網的閱讀器一定能夠獲得成功,「噹噹網擁有出版社資源,所以能將經典的、暢銷的書籍轉換成數字格式,吸引更多願意深度閱讀用戶購買閱讀器。」

但回頭來看,亞馬遜早已變成了有品位閱讀的象徵,而噹噹卻依然只是一個網路圖書銷售平台。如果說亞馬遜是通過紙書+閱讀器來改變閱讀環境的,手機閱讀企業則是通過手機+APP來改變閱讀的,這裡的企業既有當年的熊貓讀書和多看閱讀,也有現在份額最大的掌閱,以及緊隨其後的書旗和QQ閱讀。

雖然不知道有多少紙質書用戶最終改成了閱讀電子書,但伴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手機閱讀這一應用無疑也得到了爆髮式增長。以2017年在A股上市的掌閱的披露為參考,這家公司2008年成立,到在國內上市時,已經有了超過一億的月活躍用戶,累積註冊用戶更高。

顯然,手機閱讀企業無疑吸引了上億的用戶來閱讀電子書,讓整體閱讀市場更大,版權機構也有了新的舞台。在Kindle閱讀器和掌閱APP開疆破土的時候,顯然,噹噹的閱讀器,噹噹的閱讀APP,並沒有跟上,也就錯失了數字閱讀這艘大船。

推手二:網路文學

如果合算下現在最大兩家網路文學企業的市值,我們可以看到閱文集團合人民幣大概570億元,掌閱科技大概170億元,這兩者加起來就是740億元,可見網路文學、數字閱讀的市場並不容小覷。

而另一方面,數據顯示,當前我國網路文學用戶達3.78億,原創作品總量達1646.7萬種,日更字數1.5億,年新增原創作品233.6萬件……不同語種翻譯傳播中國網路文學的海外網站已有上百家。可見,網路文學的發展,不僅吸引了海量用戶,造就了大批作家,產生了經濟收益,也成為中國人文化原創力的成功範例。

對於這種於與閱讀相關,與文化相關,與市場相關的產業,身兼圖書和互聯網基因的噹噹網其實是可以進入的,但可能是因為上面提到的,其在數字閱讀領域沒有開展起來,所以也就沒有進入網文領域,錯失了一個好機會。

有人說,噹噹網銷售的出版書讀者,和網路文學讀者,還不是很重合,因此也便於展開。但我們也應該看到,隨著讀者的年輕化,網路文學也成為了大眾的、主流的閱讀內容。可以不客氣地說,少了網路文學,圖書企業對大眾提供的閱讀服務也就是不完整的。在2017年,一直只出售出版書的Kindle都及時調整了策略,和咪咕推出了網文版Kindle,可見網文也是大勢所趨。

遺憾的是,噹噹始終也沒有合適的平台來承接網文,直到現在。

推手三:電商巨頭

2010年,當時還叫做京東商城的京東進軍圖書市場。到了2017年,在易觀發布的《中國B2C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7年第3季度》數據顯示,在第3季度,中國B2C市場出版物交易規模為68.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4%,其中京東以市場份額36.2%,超越噹噹網佔據的35.1%市場份額,位居中國線上圖書銷售市場份額第一。

當然,還不能以一家數據機構的統計來判斷誰是第一,但京東與噹噹網在圖書銷售方面的位置,應該是比較接近的。而問題在於,圖書銷售只是京東的一小部分,卻是噹噹網的核心業務。這裡就涉及一個問題,綜合電商和單一品類電商誰更有優勢。當然,噹噹網並不是單一品類的電商平台,但畢竟給消費者的印象不是短期就可以改變的。

另一方面,2012年,天貓宣布天貓書城於6月14日正式上線,開啟了天貓的線上圖書銷售之旅。到2018年初,天貓自家數據顯示,天貓已以350億(碼洋)的市場規模佔據半壁江山……而且,天貓圖書還宣布,將與傳統書店共同布局新零售,打造智慧書店及24小時無人書店,閱讀+AI+新零售,給人們帶來很多想像。

比較有趣的是,天貓的報道中顯示,噹噹網自2012年正式入駐天貓以來,就連續多年蟬聯天貓圖書銷售額冠軍,同時在天貓「百社好書」計劃中,噹噹網天貓旗艦店僅大冰系列小說,就創造了百萬銷量。從這個表述看,最大的圖書銷售平台可能是天貓,也許京東也有機會,但噹噹網肯定是沒有機會了。

實際上,在兩個電商巨頭的夾擊下,在618和雙11的輪番轟炸下,噹噹網和大多數中型電商平台一樣,也是有心無力的。

錯過了數字閱讀的風口,也沒有趕上網路文學的大潮,同時在電商領域碰到了京東阿里兩級爭霸的格局,噹噹網的想像空間確實就比較有限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也許在這個時間點考慮退出,對於創始人,對於噹噹網未來的發展,可能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2018年,文化消費快速崛起的趨勢已愈發明顯,噹噹與新資本的結合,也許會帶來新的機會。

而對於很多噹噹網的老用戶來說,無論如何,他們都不會忘記當年收到噹噹快遞,聞到一本本新書的油墨香時,那種滿足的感覺,那就是可儲藏的回憶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佛系青年正在裝睡,因為人間不值得
正在消失的東北互聯網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