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法國巴比松畫派略述——米勒、柯羅、盧梭…法國巴比松畫派來中國啦!

法國巴比松畫派略述——米勒、柯羅、盧梭…法國巴比松畫派來中國啦!

(法)米勒《走出穀倉的農婦》素描,23.5X13.5CM

2018年3月16日—4月15日,由美國新完美基金會主辦,全山石藝術中心承辦,麗水市文聯協辦的「法國巴比松畫派研究展」將在全山石藝術中心舉辦,共展出65幅作品。3月16日上午舉行開幕式,下午舉行「自然與藝術」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3月17日正式對外開放。從展覽的規模和作品的質量,與當今國內有關巴比松畫派展覽相比,均系最豐富、最充實的一次。

展覽是由美國米歇爾·西華爾茲(Michael Schwartz)先生和張新先生策劃,展出作品的大部分也是由他們的美國新完美基金會(New Porfection Foundation.U.S.A)從美國收集來的。展覽中的其他作品,有的選自「全山石藝術中心」藏畫中有關巴比松畫派的作品,有的由「上海西方經典藝術館」及私人藏家提供。展覽的作品除了巴比松畫派外,還有受其影響的畫家作品,大家可以從中欣賞和領悟到法國巴比松畫派的藝術魅力及其歷史作用。

(法)弗雷德里克·摩根(1856—1927)拾穗者,布面油畫,1880年作,75.6X50.2CM

(法)柯羅(1796-1875),《夏日小徑》布面油畫,47.5X62CM

(法)讓·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晚鐘》銅版畫

(法)泰奧多爾·盧梭(1812—1867)《林間小路》布面油畫37.5X66.7CM

因為愛 所以美——法國巴比松畫派略述

(文/王文傑)

「不是因為美才愛,而是因為愛才美」

——列夫·托爾斯泰

「自然就是詩人的心靈與最高理性之間的媒介。」

——拉馬丁

19世紀30—40年代,一批法國畫家被巴黎南郊楓丹白露森林及世外桃源般的巴比松村那田園牧歌式的風景所吸引和感召,毅然離開令人厭倦的都市生活,陸續來此定居或時常往返於此,主要成員有:柯羅、盧梭、迪亞茲、杜比尼、特羅容、杜普雷、米勒、雅克等。他們崇奉啟蒙主義思想家「回歸自然」的信條,把「面向自然,對景寫生」作為自己創作方法和宗旨。他們拋棄了學院派虛構的歷史風景畫程式,以現實主義的手法表現大自然四季晨昏的景緻變化和自然生命的內在節律,表達畫家對自然的真誠感受與虔敬之愛,逐漸形成美術史上一個承前啟後的著名畫派——巴比松畫派,他們筆起波瀾,悄然掀起一場平靜的藝術革命,從此揭開了19世紀法國聲勢浩大的現實主義美術運動的序幕。

巴比松實景

一、法國巴比松畫派的形成和淵源

1、啟蒙主義自然哲學的啟示

法國啟蒙主義哲學家伏爾泰、狄德羅、盧梭關於自由、平等、理性、博愛等思想對後世的文學藝術都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尤其是盧梭的「自然哲學」對法國巴比松畫派有著不可低估的啟迪。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準備時期,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發動了一場反封建專制、反宗教蒙昧的啟蒙運動,他們標舉「理性」的旗幟,衝破封建制度的網羅和宗教神學的藩籬,開創了法國歷史上一個光輝燦爛的時代。盧梭是法國十八世紀啟蒙思想家中重要人物,他的《社會契約論》被法國革命的激進黨奉為「聖經」,他提出用「自然權利」、「自然法」、「天賦人權」、「社會契約」等新思想來對抗「神權論」、「君權神授」等封建統治階級的舊觀念,闡發自然神論和公開的無神論世界觀。指出人生來是平等自由的,他把符合人類利益和理性的規律叫做自然規律,把自由叫做自然權利,只有自由、平等的生活才是人的真正生活、合乎自然法則的生活。他認為大自然把這個世界造成人類的「第一天堂」,人生來就與大自然有著息息相通的密切關係,對大自然懷有深沉的愛,人是最善於感受大自然之美的鑒賞家。

在對待自然的態度上,法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有過某種共同性,他們都曾相信,對自然的描繪應當成為精神狀態的表現,只不過古典主義者打算使自然服從預定的構圖法則,把歷史題材引進自然的印象,而浪漫主義者則是按照他們的想像力的發作來改變自然。

法國巴比松畫派,受啟蒙思想家盧梭「返回自然」的思想影響和啟迪,則主張「面向自然,對景寫生」。這些畫家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追求現實主義和人文精神,實現著啟蒙思想家關於人與自然和諧,肯定自由與平等是自然本性,人的最重要的自然權利就是自由,應該尊重與敬畏自然等理念。他們進了楓丹白露森林——這個優美的自然景區。這裡的山川、森林、土地、農舍和小溪等深深吸引著巴比松畫派的畫家們。他們把自己對自然的熱情融化到油畫中,在大自然中表現豐富多彩的藝術形象,捕捉變化莫測的自然色彩,研究對象的結構,探索空間關係和光色的作用,營構富有生活氣息和鮮明生動的形象。

啟蒙思想家盧梭說:我們只要看一看那自然的景象,聽一聽那內心的呼聲,上帝豈不是就把一切都擺在我們的眼前,把一切都告訴了我們的良心,把一切都交給我們去判斷了嗎?……世界萬物如星、風、山脈、河流、樹木等,全都是有靈魂、有生命的。……我們要描繪某種物體,就不能離開它的原件,即它的對象,我們應該照著房子畫房子,照著樹木畫樹木,照著人畫人,從中仔細觀察物體和它的外形,取得真實的感覺和經驗。

法國巴比松畫家就是這樣遵循著盧梭的教導投身到大自然,不是用「詩的想像力」去看自然,而是以「它是怎樣就怎樣」地看,把歷史風景畫的體裁轉變成「繪畫性」的風景畫體裁。

然而,巴比松畫家並非機械地反映客觀的真實,也不像後來印象派畫家那樣只捕捉記錄下瞬間的印象,恰如思想家盧梭所說的:世界上除了物質實體外,還存在精神實體,即靈魂。靈魂是無形體的、能動的,它與肉體結合使得人獲得「內在感覺」。巴比松畫家筆下的風景正是大自然在人的「內在感覺」這面鏡子中折射出來的「鏡像」。

(法)泰奧爾多?盧梭 (1812—1867)Theodore Rousseau 《奧弗涅山地景色》布面油畫21X34cm

2、英國荷蘭風景油畫的影響

哲學的啟迪是潛移默化的,真正推動巴比松畫家走向田

園、走向大地,激發畫家「面向自然,對景寫生」的直接動因是英國與荷蘭風景畫的刺激和影響。1824年,英國畫家約翰·康斯太勃爾的作品展於巴黎沙龍,他以鄉村為題材的作品深刻地影響著當時眾多年輕藝術家,使他們放棄傳統學院派刻板的形式體系,將眼光轉向大自然。巴比松畫派跟隨著康斯太勃爾的思想,直接從郊外鄉村田野中獲取創作靈感,把自然景觀成為他們創作的主題,將自然美景作為創作的重心,而不只是去描繪作為戲劇性、敘述性作品背景的歷史風景畫。對巴比松畫派影響頗大的另一位英國風景畫家是透納。巴比松畫派的重要畫家杜普雷1831年的英國之行,給他帶來極大的影響,透納富有激情的描繪暴風雨來臨之時及日落日出之時變化莫測的海洋與天空的風景畫,刺激著他的視覺神經,成為他崇拜的偶像。

16世紀的尼德蘭革命是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在歐洲還普遍處於封建專制制度統治的時期,荷蘭共和國的獨立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為歐洲資本主義發展開闢了道路。新的文化氣氛培養了傑出的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產生了荷蘭畫派,出現了專事某一種題材的畫家,諸如肖像畫家哈爾斯、倫勃朗,風俗畫家維米爾,靜物畫家威廉·克拉斯·赫達 ,風景畫家霍貝瑪等等。荷蘭風景畫對巴比松畫派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荷蘭畫家奧斯塔德的風俗畫洋溢著一種農民般粗魯而樸素的幽默感,他的油畫分量厚重而單純,有一種源於P.勃魯蓋爾繪畫傳統的藝術魅力,就其油畫技巧來說,他在同代荷蘭風俗畫家中是比較突出的一位,作品表達了對荷蘭下層人民及其生活的親切感受。荷蘭畫家霍貝瑪是一位對故鄉懷有濃厚情感的田園風景畫家。霍貝瑪的作品多描繪鄉村道路、農舍、池畔等,代表作有《林蔭道》、《磨坊》等,真實地表現了自然界多變的景象,其精確的透視為人稱道,他一生的作品雖然不多,可是每一幅畫都作實地觀察,認認真真地去體驗大自然的美與詩意。不僅十七世紀的荷蘭風景畫,就是十九世紀的荷蘭風景畫都曾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法國巴比松畫派。特羅容去荷蘭旅行時與荷蘭畫家交往,特別是結識荷蘭畫家波特爾之後,受其影響,愈來愈動情於牛羊群的描繪。

此外,十七世紀法國古典主義畫派的普桑和克勞德所引導的一批畫家到義大利地中海陽光普照的古迹旁和羅馬周邊的鄉村直接寫生練習,得以離開工作室而充分體驗大自然,用眼睛而不是模仿,用心靈感受而不是分析的視覺方式和作畫方式也得到了巴比松畫派的有效傳承。

(法)查理·弗蘭斯瓦·杜比尼(1817-1878) Charles Francois Daubigny 《制桶者》1872年114.3X167.6cm 布面油畫 布面油畫

3、寄情於景意境互融的激蕩

巴比松畫派的畫家來到巴比松,固然有其緣由,比如他們渴望遠離工業社會「使人變成及其零件的異化危機」(席勒語)以及技術、功利、實用使人們疏遠故土的危機,也有對日益尖銳的階級矛盾以及這個時代虛偽、殘酷、罪惡現狀的厭倦,以及他們對學院派閉門造車、浪漫派矯飾的幻想的不滿等等。但,這都是外在的原因,真正的內在原因,是他們欲從大自然中尋覓人賴以安身立命的精神依據,修復逐漸喪失的人的靈性和審美,他們滿懷赤誠之心,一往情深,返回大地,投身大自然的懷抱,宛如江河眷戀著森林、流雲眷戀著天空、雲雀眷戀著田野,他們對大自然的美與和諧寄予詩意的情懷,以愛的凝視矚目光耀的自然,以愛的熱情傾聽自己內心情愫與自然內在生命的共振的節律,把純潔心靈奉獻給天空、大地和山川,用色彩表現彩色世界的壯麗交響和優美旋律,使風景畫從過去作為背景和布景的位置上走出,走向前台,成為主角,成為獨立畫種。巴比松畫派寓人文精神於風景畫中,極大地豐富了風景畫的文化底蘊和情感內涵。巴比松畫派的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藝術,在不同畫家的身上體現出不同的維度。比如,柯羅具有博愛的情懷,他不僅熱愛大自然,而且熱愛身邊的人,還有一種扶貧濟困、助人為樂的慈善之心;米勒的畫中體現的則是具有神性色彩的愛,樸實的農人祈禱著上帝之愛的惠臨,有了這種愛,也就有了安所遂生的祥和;盧梭的愛是致「最珍貴、最具活力的橡樹」的敬畏……

如果有人問:何以法國巴比松畫派會令所有信奉現實主義的畫家肅然起敬,何以他們的作品至今仍如此感人,那正是因為他們對大自然和人類愛的深沉。

(法)泰奧多爾·盧梭(1812—1867)Theodore Rousseau《楓丹白露的小岩石》紙板油畫 23X38CM

二、法國巴比松畫派的風格和特色

1、兼收並蓄、海納百川

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印象主義,展開於法國繪畫的時間之維。從總體而言,巴比松畫派畫家是反對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他們以「面向自然,對景寫生」作為宗旨,開啟了現實主義的繪畫運動。但是,事實上,「古典—浪漫—現實」這些看似矛盾的東西,在巴比松畫派中卻又常常會合在一起。尤其是柯羅的畫中融合了以上幾種風格。柯羅並不依附於某一種固定的畫派。他的包容、大度、謙遜和與世無爭的性格,使他在藝術上採取了滿不在乎的、兼收並蓄的、無可無不可的態度。著名藝術史學家文杜里在《近代畫家》一書中指出:「現在讓我們再回到柯羅這裡來——呈現在他眼底的陽光普照的義大利,你很難說是古典還是印象主義;他用田園詩般的手法歌頌明朗的北國風光,那裡透過灰色的雲霧顯示著整個五光十色的世界……」。不過柯羅還是在兼收並蓄中有所轉向,如果說1845年沙龍展出的《荷馬與牧羊人》(聖洛博物館藏)還保持著普桑式的古典主義風格,那麼到1859年畫的《麥克白與女巫》則顯示他從古典主義轉向浪漫主義的歷史風景畫,轉得如此從容不迫,完全是技巧成熟的標誌。他的優秀作品是風景畫和肖像畫寫生作品,這是柯羅藝術的界限,他把現實改造為藝術,但是從未陷入純現實主義。文杜里敏感地道出了柯羅藝術的感人的魅力:「銀灰調子給柯羅造就了聲名,激動了兩代人的心靈。當柯羅不是沉湎於回憶的感慨,而是感慨地表現得自現實的印象時,他就創造了藝術品。」總之,柯羅流暢的筆觸、柔和的色調、意境的抒情以及寓於明暗中的形體形成了他統一、和諧、精美的畫面,這種美源於愛,而非對某種風格的刻意追尋。

同樣,盧梭《康塔爾的捕鮭魚人》、杜比尼的《制桶者》、杜普雷《風車》、迪亞茲《巴比松森林中的人物》等畫中也熔鑄著多種風格,色調上還留有古典主義的深沉,情調上具備浪漫主義的氣息,內容和手法上則是現實主義的真誠意象,而現實主義則是他們藝術理想的真正歸趨。巴比松畫派與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藝術創作上所不同的是,巴比松畫家是從外往裡畫,從氛圍及於形體,最後一筆增進了事物的結實感;而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則是從里往外掏:不是從所看見的出發,而是從自己所想像的出發,只是從最後一刻才來到事物的表面完成效果。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說巴比松畫派進行的是一場平靜的藝術革命。

2、面向自然、對景寫生

巴比松畫派並不是一個具體的有宣言、有章程的組織,而是一個泛稱。但是他們有一個統一的宗旨,就是「面向自然,對景寫生」。這是這個畫派最為顯著的特色。柯羅是一個遊歷型的畫家,他的足跡遍及法國各地,並遠涉尼德蘭、義大利等地,進行旅行寫生。盧梭等人則長期定居於巴比松,像著了魔似地在外光下進行如痴如醉地寫生。杜比尼買了一隻船,取名「舟上畫室—波丹」,常常泛舟水上,沿著奧維茲河長途寫生。米勒把家搬到楓丹白露,和妻子在森林邊的一間農家小屋裡撫養了九個孩子,貧困並沒有影響他的創作,他執著而平靜地描繪著周遭一起生活的農人。

3、花開數朵、各表一枝

巴比松畫派有著共同的追求,卻又各有所長。

盧梭最愛是橡樹的「精神氣質」,作品體現了陽剛、沉雄、深廣、強悍、敦厚和力量,並帶有些許憂鬱的色彩。柯羅則愛湖邊楊柳的樹影婆娑,體現出優雅、詩意、溫柔、浪漫、恬靜和明麗,瀰漫著歡快的情緒。柯羅把盧梭比作「雄鷹」,而將自己喻為「雲雀」,這個比喻是非常恰切的。盧梭的古樹有著威嚴的姿態,常配置一兩塊原始狀態的裸露的岩石。柯羅樹枝婀娜的點點綠葉,猶如音符般溶解在銀色霧靄的抒情之中。其他巴比松畫家也是各有所長,杜普雷擅長天空的描繪;杜比尼醉心水波的微妙變化,是最善於畫水的畫家;迪亞茲用厚塗顏料描繪陽光斑駁的風景,閃爍著瓷畫和寶石般迷人的異彩;特羅容和雅克把眼光投注到特色畜牧業場景;米勒以直率的現實主義精神和平和的心態注重農民日常生活的刻畫。

(法)卡米耶?柯羅 (1796-1875)Camille Corot ( 博羅群島的沐浴者 )布面油畫 80X57.5CM

三、法國巴比松畫派的地位和影響

巴比松不僅僅是一個地理位置,巴比松畫派是個包羅萬象的主題,像其他偉大的主題一樣,它超越了地理的概念,也超越了時間的概念,巴比松畫派的藝術家向我們展示了風景畫的魅力,同時向我們開啟了「土地倫理」和「自然真理」之路。它對自然的愛、對人的關懷具有永恆的終極性。它為人們營造了人們賴以存在的詩意棲居的家園。

一開始,巴比松畫派的畫家遭到一段時間的冷遇,但從19世紀中葉開始,巴比松畫派流行起來,大多數畫家得到了社會的認可,19世紀末巴比松畫派的作品尤為受到歡迎。作為一個群體,他們是法國建立純粹、客觀的風景畫流派的中流砥柱。它的影響深遠而廣泛。

(法)居勒·杜普雷(1811—1889)Jules Dupre 《明媚風景和牛群》 1846年 布面油畫 26X36cm

1、拉開現實主義繪畫運動的帷幕

巴比松畫家摒棄學院派,放棄理論,試圖更真實地表現

鄉村生活,播下了現實主義藝術的種子,拉開法國現實主義繪畫運動的序幕。他們不僅從感覺出發,而且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和內在的生命力,表現的是大自然整體的固有的本質特徵,使法國風景畫從古典主義的束縛下最終解脫出來,推動了現實主義風景畫的發展。19世紀30—40年代,他們成了為爭取現實主義藝術和人文主義理想而鬥爭的隊伍中的重要成員,並為此而傾注了畢生的心血,他們作品中反映了法國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得到了評論家托雷、桑西耶、布爾日、西爾維斯特等人的廣泛支持,這些傑出的評論家揭示了巴比松畫派表現自然景觀的內在生命與表現普通農民的生活與勞動的作品中現實主義的內涵,使巴比松畫派廣為人知。1848年法國革命以後,現實主義陣營畫家的隊伍越來越大,現實主義藝術運動的聲勢也越來越大。

(法)泰奧多爾·盧梭(1812—1867) Theodore Rousseau 《康塔爾的捕鮭魚人(奧弗涅)》1846年60

2、開啟印象主義風景油畫的先河

19世紀60年代末,巴比松畫派的畫家們引起了巴黎學

習的青年一代法國藝術家的關注,一些畫家欣然前往楓丹白露森林,欣賞巴比松畫派的畫作,包括莫奈、雷諾阿、西斯來、巴齊爾等。巴比松畫家的外光作業,啟迪了印象派畫家。杜比尼還曾提攜過印象派畫家,在這些畫家的早年,敦促他們加入到沙龍中。在約翰·雷華德所著的《印象畫派史》的開頭幾個章節中,我們讀到莫奈、畢沙羅等印象派畫家與柯羅、特羅容、布丹等人的接觸交往。他們年輕時候是巴比松畫派的積極追隨者。莫奈在巴黎學畫時,住在姑母家中,當他在閣樓中發現一幅杜比尼的小畫時,讚嘆不已,以致姑母把這幅畫送給了莫奈。莫奈在給他的老師布丹的第一封信中寫道:我還只看過一次沙龍,特羅容的畫是卓越的,杜比尼的畫我以為實在漂亮,還有一些柯羅的精美作品……。莫奈曾拜訪過這些畫家,並從中受益匪淺。而莫奈的老師布丹曾接受特羅容在經濟上的幫助。畢沙羅也是巴比松畫派的追隨者。按照莫奈的回憶,畢沙羅是用「柯羅的風格平靜地作畫……已經把柯羅的詩意風格結合上一種強烈的明暗對比……」。柯羅還曾贈送過一幅素描給畢沙羅。這些記述都說明了巴比松畫派對印象派畫家的影響之大。而柯羅在1926年前後畫的《南尼大橋》等作品無意間也成了印象繪畫的習作。畫家始終想著那使人震驚的東西,永遠不喪失令人激動的最初印象。土地是灰綠、淡紫色的,河水是藍灰色的雲天白、黃、紫、藍相間……總之,這是按照印象主義觀念畫成的。文杜里指出:柯羅在1826年就獨立地、沒有任何綱領地、純直覺地,越過繪畫史上的50年,從古典主義轉向了印象主義。雖然柯羅並沒有總是這樣畫,但這樣的作品,對印象主義畫派的啟迪也是不言而喻的。

(法)納西斯·迪亞茲·德·拉·佩納(1807-1876)Narcisse-Virgile Diaz de la Pena《巴比松森林中的人物》布面油畫65.5X50.5cm

3、輻射世界範圍深沉質樸的畫風

巴比松畫派畫家不僅在法國風景畫的發展中,而且在西

歐風景畫的發展中,也在美洲乃至亞洲風景畫的發展中都具有其影響,這個輻射世界範圍的影響在於:一切國家都在進行著藝術中進行現實主義的鬥爭。

1896年,匈牙利畫家亞諾什·索莫從巴黎學習歸國後,作為創始人之一創辦了「藝術家聚居地」(位於巴亞馬雷—羅馬尼亞),給匈牙利帶去巴比松繪畫的精神和印象派繪畫,2013年2月8日—5月19日,匈牙利國家博物館在匈牙利民族畫廊舉辦了「匈牙利的巴比松畫家——亞諾什·索莫主要作品回顧展」。 1911年以後的幾年中,加拿大7個持同樣觀點的畫家集合在一起,其中包括J.E.H.麥克唐納﹑L.S.哈里斯成立了「七人畫派」。畫派正式成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的1920年春,並於1920年5月在多倫多畫廊舉辦了第一次展覽。他們基於對加拿大北部荒野自然的愛,主要以安大略湖北部的風景為題材,運用大膽、誇張的技法,富於變化的畫面再現獨具加拿大特色的自然風光。他們的作品和精神鼓勵了後來者,激起了加拿大人對自己廣袤土地的興趣和熱愛。雖然他們的風格明顯迥異於巴比松畫派,但是其對自然的愛是一脈相承的。無獨有偶,在中國浙西南地區的麗水活躍著一支以當地自然風光為題材的風景油畫群體——麗水巴比松,他們繼承巴比松的創作理念和精神,紮根故土三十年,創作了一大批鄉土氣息濃郁的作品。2015年,麗水巴比松畫家首次組團赴法國巴比松作朝覲之旅,並在該市舉辦「穿越百年的握手——中法巴比松油畫交流展」,中國麗水市與法國巴比松市締結為友好城市。

每個國家走的路子雖不一樣,各自創立自己的民族畫派。但他們的探索與巴比松畫派遙相呼應,那就是:不捏造風景,不矯揉造作地去表現大自然真實的形與色,並真誠地表達人們對生活的關注,表達畫家自己內心的感受和愛!

巴比松畫家以他們的創作載入世界藝術史的重要篇章。

這裡展出的不僅有「巴比松七星」和其他重要畫家的作品,同時展出了受其影響的其他畫家的作品。不僅巴比松畫派的作品值得我們研究,他們生生不息的影響力以及這種影響背後的原因更值得我們研究!

(本文來源:雅昌藝術網,轉載請註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寫生啦 的精彩文章:

優雅灰——亨利·勒·斯丹納筆下安靜的街角與花園
斯塔埃爾——他創造性地重新定義了經典風景畫

TAG:寫生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