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7個與女子有關的文學典故: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7個與女子有關的文學典故: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文學典故傾國傾城

漢武帝時,協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古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武帝無限神往,嘆息良久曰:「世豈有此人乎?」

平陽公主進言,謂李延年有妹,姿容絕代,妙麗善舞。武帝召見,納入後宮,即後來深受寵幸的李夫人。

「傾國傾城」一詞,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絕倫,文學作品中引用甚多,如李白《感興》「峨眉艷曉月,一笑傾城歡」,又《清平調》「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均用此典。

文學典故人面桃花

唐詩人崔護,資質甚美,清明獨游長安南庄,至一村戶,見花木叢萃,寂無人聲。因渴極,叩門求漿。良久始有一女子應門,捧杯水讓坐。

女子獨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態楚楚動人;凝睇相對,似有無限深情。崔護以言挑之,不應。彼此注目久之。崔辭行,女子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

次年清明,崔護追憶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訪,唯見門院如故,扁鎖無人。惆悵之餘,乃題詩於門扉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後代詩文中因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邂逅一女子,來後不復再見的惆悵心情。

文學典故詠絮才高

東晉政治家謝安在雪天合家聚談,與兒女討論文義。正值戶外雪越下越大,謝安興緻勃發,就指著外面的飛雪問:「白雪紛紛何所似?」

謝安的侄子謝朗隨口說:「撒鹽空中差可擬。」

侄女謝道韞接著道:「未若柳絮因風起。」

謝安聽後大加讚賞,誇獎侄女才思不凡。

柳絮隨風飛揚,壯似飛雪,用以比喻紛飛的白雪,恰切而形象,故世人譽婦女有詩才為「詠絮才」。

蘇軾《謝人見和雪後書台壁二首》之一「漁蓑句好應須畫,柳絮才高不道鹽」,即用此典。

圖片來源:https://tieba.baidu.com/p/4335503231?red_tag=0848609420

文學典故章台柳

唐代詩人韓翃是大曆十才子之一,居京時得一姬柳氏,才色雙全。後韓翃為淄清節度使侯希逸幕僚。

時值安史之亂,他不敢攜柳氏赴任,分別三年,未能團聚,因寄詞柳氏云:「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柳氏也有和詞云:「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她因自己貌美獨居,恐有意外,就出家為尼。不久被番將沙吒利劫去,後賴虞侯將許俊用計救出,始得團圓。

後人就名韓翃寄柳氏詞的詞調為「章台柳」。「章台柳」亦被用為可任人攀折之路,柳牆花而專指妓女之類的人物。

文學典故桐(紅)葉題詩

中唐詩人顧況在洛陽時,閑暇時與三詩友在上陽宮宮廷苑囿內遊玩。看到流水從宮牆內飄來一片大梧桐樹葉,上面寫有一首詩:「一入深宮裡,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

顧況第二天走到流水的上游,也題了一首詩在葉上,讓它順著水流入宮牆內。詩曰:「花落深宮鶯亦悲,上陽宮女斷腸時。帝城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欲寄誰。」

過了十多天,有人到苑中踏春,又在紅葉上得到一首詩,拿來給顧況看。紅葉上寫著:「一葉題詩出禁城,誰人酬和獨含情。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春取次行。」

顧況知此詩後,深為題詩者的紅顏薄命而嘆息。後遂以「桐葉題詩」喻宮女幽怨,常用於詩文之中。

圖片來源:https://www.duitang.com/blog/?id=540416994

文學典故綠葉成蔭

唐代詩人杜牧,在宣城任幕僚時,曾應湖州崔刺史之邀,前去作客。在湖州遇一少女,其時年末及竿,心頗愛悅之,臨別相約十年後與她成婚。

此後連年遊宦,直至十四年後,被任為湖州刺史,方重臨舊地,而當年相約的少女已嫁三年,並已生二子。杜牧惆悵不已,作《嘆花》詩以寄慨,詩曰「自是尋春去較遲,不須惆悵怨花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蔭子滿枝。」

後人遂以「綠葉成蔭」喻女子已出嫁,並生有子女。宋詩人歐陽修亦有類似經歷,曾有詩云:「柳絮已將春色去,海棠應恨我來遲。」用語不同,而實運化杜牧「綠葉成蔭」的詩意。

文學典故破鏡重圓

南朝陳代子舍人徐德言,其妻為陳後主的妹妹樂昌公主。

因見天下大亂,國亡無日。恐一旦亡國,離亂之際,夫妻失散,遂破銅鏡為二,夫妻各執一半,相約他年正月十五日賣鏡都市以謀晤合。

未幾,陳果為隋所滅。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國公楊素所獲,極受恩寵。德言流離至京城,遇一仆在街頭叫賣破鏡,正與自己藏的半邊契合。就題詩道:「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

公主見詩,悲泣不食。楊素知情後,大為感動,終於讓他們夫婦團聚。後因以「破鏡重圓」喻夫妻離散後重新團圓。

圖文來自網路,僅供學習欣賞

古詩詞賞析

一個看多了會寫詩的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詞賞析 的精彩文章:

關於「吃」,古人寫了哪些詩詞?

TAG:古詩詞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