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海軍「勇猛」號航空母艦小傳

美國海軍「勇猛」號航空母艦小傳

1943年4月26日,美國維吉尼亞州,紐波特紐斯造船廠

在造船廠工人和一眾海軍軍官的圍觀下,一艘嶄新的「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正在從船廠的船塢中緩緩下水,隨著海軍上將約翰·胡佛的妻子將一瓶香檳砸在了艦艏上,埃塞克斯級航母姐妹中的3號艦:「勇猛」號(USS intrepid)開始了她不平凡的一生。


「勇猛」(intrepid)這個艦名,在美國海軍中可謂是擁有者深厚歷史積澱的老艦名了。第一代目的「勇猛」號來自於18世紀末美國海軍從的黎波里王國的海軍艦隊手中俘獲的一艘法制雙桅帆船。當時的美國海軍正在北非海域打擊沿岸的柏柏爾人海盜,以保護美國商船在地中海海域自由航行。

然而,在1803年10月,美國海軍的「費城」號軍艦在的黎波里港口附近擱淺,並被的黎波里艦隊俘獲,支持海盜的的黎波裏海軍艦隊馬上將這艘火力強大的軍艦當作海上炮台,攻擊來往的美軍艦船。

為此,當時的一名海軍中尉斯蒂芬·迪凱特率領著海軍陸戰隊的一支小分隊,乘坐「勇猛」號這艘俘獲的小帆船,靠近了「費城」號並登船幹掉了所有的敵軍守衛,放火將「費城」號點燃。但由於未能將「費城」號完全擊沉,美軍原本計劃再讓「勇猛」號搭載大量炸藥入港將其炸沉,但這艘小帆船在潛入港口的過程中被守軍發現並擊毀。這便是第一代「勇猛」號的故事。

反映勇猛號(左側小帆船)搭載海軍陸戰隊突襲費城號軍艦的繪畫

在此後,「勇猛」的艦名先後被傳給了一艘魚雷艇和一艘風帆訓練艦。而作為美國海軍在二戰中批量服役的埃塞克斯級航母的3號艦,此時的「勇猛」已經是四代目了。


太平洋戰爭爆發以來,進入了全面戰爭狀態的美國拼盡全力擴充海軍的實力。作為二戰中美國海軍裝備的綜合性能最為先進的航空母艦,「埃塞克斯」級在開戰後迅速在美國各主要造船企業中進行建造。該級航母共建造了24艘,其中在二戰期間建造了17艘,戰後建造了7艘,是美國海軍歷來所建數量最多的一級艦隊型航空母艦。

1936年,長期不滿於《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的海軍軍備噸位比例(美國、英國、日本、義大利、法國海軍主力艦的總噸位按照5:5:3:1.67:1.67的比例來配備)的日本,在1936年退出了倫敦海軍會議,加速擴充海軍主力艦艇部隊的噸位和規模,新建了「翔鶴」和「瑞鶴」這兩艘新銳的大型航空母艦。為了應對日本人的擴軍備戰,美國國會同年批准海軍新建造1艘排水量在40000噸以下的航母。其最終成果便是在「約克城」級航母的基礎上經過設計改造的「大黃蜂」號。但同期的美國海軍也意識到,自己的航母不但數量不足,在整體的作戰性能指標上也不盡如人意,現有的航母亦不能滿足正在研製的新式艦載機的起降和停放需求。於是,在「大黃蜂」號進行建造的同時,下一代艦隊型航母:「埃塞克斯」級的設計工作也秘密地開展了。

在一開始,埃塞克斯級航母的基本設計還是參照著約克城級,但海軍根據20年的航母運用經驗,認為約克城級航母能帶的飛機還是太少,作戰距離也不夠遠,要求擴展航母甲板和燃油艙的設計尺寸。同時,美國海軍還十分注重航母的高航速,在埃塞克斯級上安裝了4台西屋公司生產的蒸汽輪機,主機功率達到了150000馬力,使航母的航速達到了30節(試航時最高航速達到了32.7節,約60.6km/h)。

1944年11月,正在菲律賓海域高速航行的勇猛號

增強航母的防禦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當時的英國海軍主推裝甲航母的設計,要求給航母甲板裝上厚重的裝甲,防止敵方飛機俯衝轟炸造成重創。日本海軍受到自己老師的影響,在「大鳳」上嘗試了裝甲航母的設計概念。可美國海軍認為,進攻是最好的防禦,在航母甲板上沒有做什麼文章,依然採用木製甲板+輕裝甲的設計。那萬一敵機投下的穿甲炸彈砸穿了甲板,在機庫內爆炸怎麼辦呢?美國人給出的解決方案是:採用開放式機庫以及四通八達的消防管道,並將機庫與核心艙室(動力部分)隔開,在重磅炸彈貫穿甲板並在機庫內爆炸後,開放式機庫能防止出現類似大鳳在馬里亞納海戰中的「悶爆」悲劇,同時消防管道迅速給機庫和航空彈藥庫噴洒泡沫、注水,防止誘爆。

埃塞克斯級在艦體防護上做足了功夫,除了在舷側設計了4層裝甲防禦結構外,美國人還在埃塞克斯級上首次運用了交叉式鍋爐設計。以往的美國航母一旦被魚雷命中,雖然大量水密隔艙可以防止航母沉沒,但一體式的鍋爐設計使得航母非常容易在首創後失去動力。失去了動力的航母在戰場上只會成為敵人的活靶子。交叉式鍋爐設計的運用,使得埃塞克斯級航母在遭受敵方魚雷命中後,最多損失一邊的鍋爐,另一邊還能正常運轉,讓航母能依靠自身動力脫離戰場。

在作戰核心:艦載機方面,每艘埃塞克斯級航母可以攜帶90-100架艦載機,比約克城級能多帶三分之一的飛機,戰鬥能力有了極大的躍升。艦載機主要由F6F戰鬥機、TBF/TBM魚雷攻擊機和SB2C俯衝轟炸機組成。戰爭後期埃塞克斯級航母的航空隊組成大致為:1個F6F戰鬥機中隊(36架)+1個F4U戰鬥轟炸機中隊(36架)+1個魚雷機中隊(15架)+1個俯衝轟炸機中隊(15架)

正在往勇猛搭載的TBF魚雷攻擊機上掛裝2000磅炸彈的美軍地勤,炸彈上寫滿了對天皇的「問候」

這麼大的載機量,能不能在短時間內放飛又是一個問題。為此,埃塞克斯級除了在甲板中部擁有前後兩個升降機以外,還延續了「胡蜂」號航母的設計,在舷側安裝了一台升降機,這極大地提升了艦載機的起降和調度效率。

在艦載防空武器系統上,埃塞克斯級航母安裝了1部SK對空搜索雷達,1部SC對空搜索雷達、2座SG型對海搜索雷達,配合作為雷達哨艦的前衛驅逐艦,戰爭後期的美國航母艦隊往往能在100公里外的空域就能確認來襲日軍機群的規模和高度,並引導F6F戰鬥機前往攔截。其自身也安裝了12門5英寸(127毫米)口徑高平兩用炮,68門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和55門20毫米厄利空防空機炮,由艦上安裝的火控雷達引導射擊。其中5英寸高射炮搭配上無線電近炸引信(VT引信),能有效解決突防的日軍神風飛機,被日本人稱為「特攻機的瘟神」。

勇猛的艦橋上方安裝的SK、SG型對空/對海搜索雷達,以及控制高炮射擊的Mk.28火控雷達(左右兩部)

勇猛上搭載的5英寸(127毫米)38倍徑 Mark 12型防空炮,搭配VT引信的5英寸聯裝炮醬被日本人稱為「特攻機的瘟神」

1940年6月,在羅斯福總統的大力支持下,美國國會通過「艦隊擴大法案」和「兩洋艦隊法案」,計劃於1940-1941財年建造13艘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1941年4月28日,埃塞克斯級航母首艦「埃塞克斯」號開始建造。但美國人還是慢了一步,同年12月7日,隨著日軍航母艦隊偷襲珍珠港,合眾國終於也被捲入了戰爭。此時,只有5艘埃塞克斯級航母開工建造。美國政府立刻決定加速埃塞克斯級航母的建造,同時國會也對建造預算案一路綠燈,計劃於1942年財年建造10艘、1943年財年建造3艘、1944年建造6艘。

戰爭爆發後,將幾乎全部機器投入到軍事工業中的美國企業,為了提升武器生產的效率,學習福特公司採用標準化的流水線生產方式生產步槍、飛機和坦克裝甲車輛。在航母的建造方面,美國海軍和造船企業也充分運用了標準化的管理生產方法,對如採用的鋼材類型、艦上設備、武器各等方面也都實行了高度標準化管理製造安裝。大量使用平又直的金屬板,極大地簡化了航母的結構,提升了建造速度和效率。在高效的建造管理下,戰爭後期的埃塞克斯級平均每艘只需要1年2個月就能建成服役,埃塞克斯級航母「下餃子」一般的建造速度,也體現了美國工業強大的戰爭準備潛力。

1943年11月25日,在諾福克海軍碼頭拍攝的勇猛號,其平直的艦體,在遠處望去彷彿就像一座海上鋼鐵城堡


在經歷了半年多的試航和訓練,勇猛和她的艦員們在1944年1月終於被派往夏威夷,加入新組建的第58特混艦隊(TF 58)。勇猛的首戰,是和自己的姐姐「埃塞克斯」一起參加美軍進攻誇賈林環礁的登陸支援作戰。此後的1944年2月,勇猛再次和TF 58一起參加了對日軍在太平洋上重要的艦隊泊地:特魯克環礁泊地的大空襲,一舉將這個曾經停泊過大和、武藏等眾多聯合艦隊主力艦艇的艦隊泊地重創。

然而,就在美軍結束空襲之後的2月17日,日本海軍基地航空隊的一隊一式陸攻帶著魚雷,趁著夜色突襲了停泊在附近海域的TF 58。一枚航空魚雷命中了勇猛的側舷,導致她的船舵卡死,只能往左轉(想起了被劍魚斷腿的某條船)。為此,勇猛的艦長托馬斯.斯普拉格少將決定,在機庫內拉起風帆,配合應急舵,將航母的航向控制住,返回珍珠港維修。這也使得勇猛成為了歷史上唯一一艘依靠過風帆航行的航母。

在經歷了3個月的維修後,勇猛重返戰場,加入了「公牛」威廉·哈爾西指揮的TG 38.2特混大隊,承擔美軍在加羅林群島、佩里硫島等一系列重大登陸戰役中的戰場支援任務。

1944年6月,完成修理的勇猛號航母,美軍為其塗上了新式的MS 32/3A型艦體迷彩

1944年10月,萊特灣戰役爆發,一路推進至菲律賓群島的美國海軍要掩護大量美軍登陸部隊成功登陸萊特島。為了阻止美軍登陸,日本海軍發起了「捷一號作戰」,以栗田艦隊為核心的日本海軍水面艦艇部隊幾乎傾巢而出,從南北兩路對萊特灣塔克洛班登陸場進擊。

在錫布延海巡邏的勇猛號的SB2C偵察機發現了栗田艦隊的蹤影,她迅速起飛一隊SB2C俯衝轟炸機和TBF魚雷機,跟隨著TG 38.2的大機群,加入了對栗田艦隊的大空襲。在混亂的空襲中,勇猛的俯衝轟炸機飛行員們將栗田艦隊中最大的兩個目標之一的武藏號戰列艦作為攻擊的重點,在她的甲板和炮塔上命中了數枚500公斤炸彈,TBF魚雷機也取得了3發魚雷的命中。美軍飛機在栗田艦隊的上空如同揮之不去的蒼蠅一般,給栗田艦隊帶來了不小的損失。在美軍艦載機的集中攻擊下,武藏號戰列艦最終於10月24日晚7點35分,帶著包括豬口艦長在內的1021名官兵的屍體沉入了錫布延海的深處。

1944年10月25日,由勇猛的艦載機飛行員拍攝的照片:畫面正中的是正在躲避空襲的日本海軍長門號戰列艦,遠處為羽黑號重巡洋艦

10月25日,從北方出現的、作為誘餌出動的小澤機動部隊成功吸引了哈爾西的注意力,勇猛所在的TG 38.2被調去搜索攻擊小澤艦隊,勇猛的艦載機在恩加諾角附近海域與友機一同攻擊了輕母「瑞鳳」和正規航母「瑞鶴」,將她們送入了海底。

萊特灣海戰結束後,勇猛隨艦隊回到了呂宋島。但此時日軍已經開始發起大規模的神風特攻作戰,10月29日,勇猛遭遇了第一次神風特攻:一架日軍飛機撞中了她的左舷高炮位,造成16人死傷。11月25日,日軍飛機再次撞擊了勇猛,造成66人死亡,迫使她不得不回到舊金山進行維修。此後,勇猛還參加了沖繩戰役和對吳港的大空襲,並最終迎來了戰爭的勝利。

由勇猛上的海軍攝影師拍攝的畫面:一架日軍飛機被打的凌空爆炸後,依然撞入了勇猛的甲板,造成數十人死傷

1944年11月26日,勇猛號艦員為在前一天遭受的神風攻擊中犧牲的美軍艦員舉行海葬儀式

二戰結束後,美國海軍很快迎來了艦載機噴氣化的時代。為了適應重型噴氣式艦載機的起降,美國海軍對勇猛進行了現代化的改造,加裝了蒸汽彈射器。1956年9月,勇猛加裝了斜角甲板和封閉型艦艏,並被重新歸類為攻擊型航母(舷號從CV-11變成了CVA-11)。隨著冷戰的加劇,對付蘇聯潛艇成為了美國航母艦隊的重要任務之一,勇猛也在60年代被重新歸類為「反潛作戰航母」,舷號變更為CVS-11。

二戰時(左)與50年代現代化改造後的勇猛號甲板(右)俯視對比圖,斜角甲板使得飛機降落與停駐的飛機和起飛作業區分流,同時還可實現彈射和回收作業同時進行

1962年,轉變為反潛航母(CVS)的勇猛號正在大西洋海域巡邏,甲板上搭載著各式固定翼反潛機

20世紀60年代也是美國宇航飛行事業爆炸性發展的時代。為了回收掉落在海面上的載人返回艙,勇猛受命出海執行回收宇航員和返回艙的任務。1962年5月24日,勇猛回收了「極光」7號飛船的2名宇航員和返回艙;1965年3月23日,勇猛回收了「雙子星」3號飛船的2名宇航員和返回艙。回收返回艙的行動也成為了勇猛的生涯中一段特殊的經歷。

1965年3月23日,勇猛回收「雙子星」3號飛船返回艙時的照片

1966年至1969年,勇猛號曾三次前往西太平洋,參與越南戰爭的對地支援作戰。1974年,結束了最後一次遠洋巡航任務的勇猛終於脫下戰袍,在諾福克海軍基地正式退役。

勇猛原本要和她的姐妹們一起,被拖入拆船廠化作一堆廢鐵。然而,幸運之神眷顧了她,拆解計劃遭到了民眾的反對,數名美國慈善企業家成立了保護勇猛號的委員會,籌集資金將勇猛買下,改建成博物館艦。1982年8月,勇猛號海空暨太空博物館(The Intrepid Sea, Air & Space Museum)正式向民眾開放,勇猛至此落戶紐約,並停泊至今,成為了紐約市的重要地標之一。

如今依然停泊在紐約作為博物館艦的勇猛,接受著來自世界各地遊客的參觀

還請有心人點擊一下文末的廣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外艦聞 的精彩文章:

美國海軍福特級航空母艦肯尼迪號建造進展
法國海軍護衛艦訪問朴茨茅斯

TAG:中外艦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