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家崖子的老樹

馬家崖子的老樹

馬家崖子的老樹,常常令我感動。

那是幾棵年邁的沙棗樹和槐樹,散落在馬家崖子的荒地上,我們上下班路過的那一片荒地上。

馬家崖子以前是寧遠堡鎮的一個村子,現在大部分都已被城市兼并,還有個別離市區較遠的村子尚未開發。據說這一帶的百姓,是在漢武帝擊敗匈奴、置河西四郡後屯墾戍邊遷徙過來的一支,而後繁衍生息至今。因此,每當走過馬家崖子,心底就會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蒼涼的歷史感,一種渾厚的悲壯感。

上班從家裡到單位,大約四公里的路程。先是經過兩個居民小區,然後是羊肉美食街,再過來就是一片荒地——生長著這幾棵老樹的荒地,過了荒地就是我們學院。說是荒地,其實也不荒,這裡還坐落著一個村子——以前的馬家崖子三隊。隨著城市化進程,村子由農村變了城郊,現在已擴入了城區發展規劃,也換了一個更為響亮的名字——龍首新區。農民都在城市建設征地過程中賣了地,在城裡買了房,找了掙錢的營生,過起了城裡人的生活。但這片地還沒有完全開發,村子都荒廢了,只留下破敗的院落,頹圮的院牆,荒寂的小路,不見牛羊,不見炊煙,也聽不到雞鳴和狗吠。偶爾看到幾隻狗跑過來,看那瘦弱的骨架,疲憊的神色,就知道是流浪狗。

在學院上班四年來,上下班途中經常看到這幾棵老樹。有時候步行走過,看著周圍光禿禿一片,會心生寂寞凄涼之感。當目遇這些老樹時,心裡也會湧起一股暖流,產生些許的感動。特別是今年堅持每天早晨都步行上班,多了和老樹相互觀望和對視的機會,有時似乎是不經意的一瞥,便有一種老朋友間的默契;有時候相互默默地對視一番,心裏面就感到踏實和自足。

今年2月底的一天,按農曆還在正月,論節氣仍屬冬季,天氣尚未轉暖,荒地上覆蓋著一層薄雪,透著寒氣。我往學院趕,捂著耳朵,不停地往前走,只覺得冷。就連剛剛升起的太陽,臉也被凍得紫紅紫紅的,散發著寒氣。就這麼走著,過了羊肉美食街,又一次看到了這幾棵老樹。看著他們傲然挺立在那裡,三五棵一簇,還有幾棵獨自立於寒冬,想著自己卻瑟縮著,便覺有幾分滑稽,於是挺了挺腰,倒是覺得沒有先前那麼冷了。

往前走了一陣,卻有些不舍,又回過頭來望了幾眼,還是覺得不舍,索性走過去,走到跟前。「撲稜稜」,幾隻麻雀飛起來,帶著刀郎歌聲般的蒼涼,漸飛漸遠,消失在有院落的方向。這是幾棵沙棗樹,極普通的沙棗樹!和路邊低洼中的那一叢一樣,都是沙棗樹——這一叢因為長在比較低的地方,樹冠比路面高出來的不多,又是密密的一叢,很難看清它們各自的姿態,所以平時對它們不太注意——平時路過只是遠望而已,看著它們春天裡「復活」,夏天裡穿一身綠裝,秋冬季節裸露著枝椏,卻從沒有注意過是什麼樹種。還有幾棵樹榦比較直溜,走近了,才看清楚是老槐樹。它們在雪地里站立著,靜默著,倔強的枝椏儘力向上伸展著,透著一股清峻之氣,讓人想起元代倪雲林筆下的寒林,蕭疏、冷寂、孤傲。

摸著它們粗糙的樹榦,那粗糙、冰涼、彎曲而又努力挺直的樹榦,便想起在這茫茫戈壁灘上生活的不易。1981年建市之初,整個城市多的是廠房,少的是樓房,柏油馬路也沒有幾條,樹木更是少得可憐。面對乾旱缺水的環境,人們選擇了沙棗樹和槐樹等耐旱易活的樹種搞綠化。在這廣闊的戈壁灘上,它們頑強地生長著,一棵棵,一片片,阻擋了風沙,一點點改善著市區環境。沙棗樹還在秋天結出一串串紅紅的沙棗,散發著芬芳。近些年來,城市和周邊的新農村都越來越漂亮了,綠化也上了檔次,沙棗樹和槐樹就漸漸退出了舞台——儘管它們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老樹,有些也就三十而立,有些尚未四十不惑。

站在老樹面前,我心頭湧起一陣陣感動。感動什麼呢,說不出來,卻又在心底里升起一陣酸楚。就這麼為數不多的幾棵樹,幾棵老沙棗樹、老槐樹。它們都像老人,馱著腰,但卻努力地挺直身子,守望著這個村莊、這片土地。孤獨的身姿,粗糙的樹榦,滄桑的神態,好像在哪兒見過,我在腦海里努力地搜尋著。一會兒,腦海里跳出羅中立先生的油畫《父親》。對,就是這種情態。油畫中父親粗糙的大手,古銅色的面龐,溝壑般的皺紋,憂鬱的眼神,頗似眼前的這幾棵老樹。或者說,眼前的這幾棵老樹,頗似生於斯、葬於斯的一個個父親。

一天天望著老樹走過,感動之餘,也多了幾份親切。

春天的時候,市上在學院對面進行紫金花卉種植實驗,栽種了薰衣草、馬鞭草、油菜花、琉璃苣、千屈菜等各種花卉,形成了一片美麗的花海。其中有幾棵老樹就在花海邊上,還有幾棵老樹底下的荒地暫未開發。這幾棵老樹,仍然靜靜地站立在那兒,安詳地站立著——那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好多次,我都在默默地感謝我們城市的建設者,他們在建設一個美麗的紫金花園的時候,並沒有砍挖去這幾棵或許有些礙眼的老樹。我也希望所有的城市建設者,都能夠多一份包容的胸懷。那些老的,舊的,並非不是美的。

在我眼裡,這也不僅僅是幾棵老樹,它們還載著一個村莊的歷史,載著一段城市的記憶。

【作者簡介】

陳學仕,男,漢族,1974年出生於甘肅永昌,現為甘肅有色冶金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散文、隨筆等文學作品發表於《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河南日報》《甘肅日報》《甘肅經濟日報》《中國建築報》和《精神生態通訊》《生態文化研究通訊》《絲綢之路》《新湘評論》等報刊,曾獲得「甘肅省第二屆書香之家」稱號,出版有散文集《濠梁夢尋》(2007年9月,中國文史出版社)《仰望蒼穹》(2017年4月,中國文聯出版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適我樂土 的精彩文章:

TAG:適我樂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