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酉陽雜俎白話解說:唐山人與盧書生

酉陽雜俎白話解說:唐山人與盧書生

酉陽雜俎白話解說:唐山人與盧書生

不二往事書

酉陽雜俎白話解說:唐山人與盧書生

匕首

據說唐憲宗元和年間,江淮地區有一位姓唐的山人,經常閱讀歷史典籍。

唐山人平時喜歡修道,經常到各地的名山大川遊玩。

唐山人自稱擅長一種叫做縮錫的鍊金術,有不少人跟隨唐山人學習修道之術。

有一次,唐山人在楚州的一處旅館中遇到一位姓盧的書生,兩人意氣相投。

楚州大致是今天江蘇省淮安市。

盧書生也擅長談論鍊金術,自稱自己的外祖父姓唐,所以,稱呼唐山人為舅舅。

唐山人與盧書生相談甚歡,不忍分別,邀請盧書生與自己一同前往南嶽。

盧書生說道:自己有親戚在陽羨居住,本來計划去拜訪居住在陽羨的親戚,現在因為貪圖可以和舅舅一同遊山玩水,就改變計劃,和舅舅一同去南嶽遊玩。

陽羨大致是今天的江蘇省宜興市。

唐山人與盧書生在去南嶽的路上中途在一家寺院中投宿。

夜半時分,唐山人與盧書生兩人歡聲笑語,聊得正歡。

盧書生說道:我知道舅舅您擅長縮錫的鍊金術,今天可不可以給我大概講解講解呢?

唐山人笑道:我幾十年間不斷的拜訪各地的高人隱士,把腳底的皮都磨厚了,才學到縮錫之術,怎麼可能輕易就教給別人呢?

盧書生仍然反覆的要求唐山人把縮錫之術教給自己。

唐山人推辭道,教授技藝需要選擇時間,最遲可以在到達南嶽的時候把自己所會的縮錫之術教給盧書生。

盧書生聽完唐山人的話後,臉色一變,說道:舅舅您今天晚上必須把縮錫的方法傳授給我。

您可不要把我的話等閑視之。唐山人責備盧書生道:

我和你不是真正的親戚,風把牛不相及,八竿子打不著,只是偶然在盱(音需)睢(音姨)互相遇到,從而結識而已。

原本仰慕您是一位謙謙君子,怎麼現在的表現還不如趕車的馬夫呢?

盧書生挽起衣袖,瞪大雙眼,斜視著唐山人很長時間,說道:

我本來是一名刺客,如果舅舅您今天晚上不把縮錫術告訴我,您就會死在此地。

盧書生說完,從自己的懷中取出一個黑色的皮囊,從皮囊中拿出一把匕首,匕首的刀刃形狀如同月牙。

盧書生拿起火爐前面放置的鐵質熨斗,用自己攜帶的匕首切削熨斗,就好像在切削木片。

唐山人內心恐懼,就把自己會的縮錫方法一五一十的對盧書生講解起來。

盧書生聽到唐山人開始敘述縮錫法後,說道:幾乎誤殺了舅舅您。

當唐山人對盧書生講述縮錫法講授到十分之五六的時候,盧書生對唐山人拜謝,說道:

我的師傅是一位仙人,命令我等十個師兄弟尋找天下間隨便亂傳黃白鍊金術的人,殺掉他們。

至於亂傳添金縮錫鍊金術的人,也必須死。

我已經掌握了飛行的方法。說完,盧書生對唐山人作了一個揖,忽然就消失了。

唐山人從此之後,到處對修道之人宣講自己所遇之事,要修道之人引以為戒。

有人說,盱(音需)睢(音姨)地區大致是指今天的江蘇地區。

有人說,風馬牛不相及的風是指交配,牛和馬是不交配的,所以,風馬牛不相及是指兩個事物毫無關聯。

也有人說,牛喜歡順著風吹的方向走,馬喜歡逆著風吹的方向走,牛和馬走不到一起去,所以叫風馬牛不相及。

原文:

元和中,江淮中唐山人者,涉獵史傳。好道,常游名山。自言善縮錫,頗有師之者。後於楚州逆旅遇一盧生,氣相合。盧亦語及爐火,稱唐族乃外氏,遂呼唐為舅。唐不能相舍,因邀同之南嶽。盧亦言親故在陽羨,將訪之,今且貪舅山林之程也。中途止一蘭若,夜半語笑方酣,盧曰:「知舅善縮錫,可以梗概語之?」唐笑曰:「某數十年重趼從師,只得此術,豈可輕道耶?」盧復祈之不已,唐辭以師授有時,可遲岳中相傳。盧因作色:「舅今夕須傳,勿等閑也。」唐責之:「某與公風馬牛耳,不意盱睢相遇,實慕君子,何至騶卒不若也。」盧攘臂瞋目,眄之良久曰:「某刺客也。舅不得將死於此。」因懷中探烏韋囊,出匕首,刃勢如偃月,執火前熨斗削之如札。唐恐懼,具述。盧乃笑語唐:「幾誤殺舅。」此術十得五六,方謝曰:「某師,仙也,令某等十人索天下妄傳黃白朮者殺之。至添金縮錫,傳者亦死。某久得乘蹻之道者。」因拱揖唐,忽失所在。唐自後遇道流,輒陳此事戒之。

《酉陽雜俎》為唐代筆記小說集,前卷20卷,續集10卷,共30卷,撰者為段成式(803年~863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二往事書 的精彩文章:

酉陽雜俎白話解說:以墨點面風俗
酉陽雜俎白話解說:韋書生路遇強盜

TAG:不二往事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