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8大信號預示濕氣重,教你一招輕鬆祛濕

8大信號預示濕氣重,教你一招輕鬆祛濕

GIF

身體內的濕氣過重是現代人的通病,尤其是雨水綿綿、潮濕悶熱的季節,濕氣重時,人會非常的難受。

下面幾個信號一出現,就提示你濕氣重,要注意了!

1、長痘長斑,前胸背後長痘是很多女生常見的濕氣重!

2、舌頭髮白,體濕的人觀察舌頭時會發現,舌頭有明顯齒痕!

3、水腫型肥胖!

4、小便混濁、大便溏泄、婦女白帶過多、陰部瘙癢等特徵都相對經典。

5、痰多,咳嗽等癥狀!

6、眼袋下垂,黑眼圈嚴重,肥胖,減肥後迅速反彈。

7、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

8、一刷牙就嘔吐、噁心,嗓子裡邊總是有絲絲拉拉的、不乾不淨的感覺,即使有吐痰,也只是體內有濕氣的表現。

什麼習慣會加重濕氣?

1

喝大酒

這是加重「濕毒」的關鍵因素,從中醫上來講,酒助濕邪,因此酒精盡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澆愁。

2

運動少

運動少的人常會出現身體沉重、四肢無力等濕氣大的表現。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身體還可能出現疾病。適當運動,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進身體器官協調運作,加速「排濕」。

3

老坐著

久坐會使人的腦供血不足,導致腦供氧和營養物質減少,加重乏力、失眠、記憶力下降等,還會引發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頭疼、頭暈。

4

睡不夠

從中醫角度來說,睡不夠就是脾虛的癥狀,睡好覺也能讓我們的身體更輕盈。建議每天晚上11點前就睡覺,每天增加一些運動會讓你的睡眠質量更高。

5

愛吃涼

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激凌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給外邪創造入侵機會。因此不易過量食用,烹調時最好加入蔥、姜來減弱蔬菜的寒涼性質。

濕氣重有什麼危害?

濕氣遇寒則成為寒濕,這就好比冬天的時候,如果氣候乾燥,不管怎麼冷,人都還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濕氣重,人就很難受了。

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難受,就是因為南方濕氣比較重,寒濕襲人。

濕氣遇熱則成為濕熱,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熱又濕,讓人喘不過氣來,明顯不如烈日當空、氣候乾燥的時候來得痛快。

濕氣遇風則成為風濕,驅風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風濕,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時半會兒治不好了。濕氣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處理的健康問題。

1

傷害關節

濕氣進入關節,與「寒」相遇,會形成寒濕,是引發炎症,導致關節疼痛的重要原因。

2

肥胖+浮腫

濕氣入皮下,會影響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降低脂肪燃燒效率,從而導致肥胖。過多的濕氣滯留在體內,加重脾運化水濕的負擔,就像馬車超載一樣,有時甚至會影響腎的利尿功能,嚴重的可繼發全身浮腫。

3

影響排泄

濕氣過重,會造成「濕氣黏腸」,大便次數增多,且有拉不幹凈的感覺。中醫說,「濕氣如裹」,濕氣重會影響細胞間的通透性,就像一床濕棉被蓋在人的身上一樣,會讓你常常有頭沉、無精打採的感覺。

一招輕鬆祛濕

蒲公英馬齒莧茶

用蒲公英根、薏苡仁、赤小豆、馬齒莧、芡實、綠茶、淡竹葉、槐花製成蒲公英馬齒莧茶,每天飲用就可以達到全面祛濕的目的了!

方解:

蒲公英用來治濕是最為適宜的,《本草綱目》中說:「蒲公英解食毒,散滯氣,化熱毒,消惡腫、結核。」蒲公英可瀉火除濕,可以改善濕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對濕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

薏苡仁、赤小豆都是在除濕界也是小有名氣的。

馬齒莧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腸經。清熱解毒,利水去濕,散血消腫,除塵殺菌,消炎止痛,止血涼血。

芡實味甘澀、性平,中醫養生學認為,芡實抗衰延年,補中益氣,健脾止瀉,固腎益精,除濕。

綠茶為有利尿作用,也就是中醫所說的利水滲濕功效。

淡竹葉也是常用祛濕中草藥,淡竹葉主要是清小腸的濕熱,有小便火時,小便會很急、痛,這時就可以用淡竹葉。

槐花也有清熱祛濕,涼血止痢的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濕氣 的精彩文章:

體內濕氣「陰魂不散」,生活中做到以下幾點,讓你遠離濕氣煩惱!
濕氣重對身體的影響超出我們的想像!

TAG: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