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長該怎樣幫助孩子擺脫網癮?

家長該怎樣幫助孩子擺脫網癮?

(編者按)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不少孩子沉迷在其中,出現了上網成癮的現象,都說「癮君子」危害大!這句話並不假,網路成癮不僅耽誤學習,甚至還會影響到孩子正常的生活和性格,由於在網路中叱吒風雲導致孩子在生活也會產生一種唯我獨尊的感受,進而做出傷害周圍人的事情。因此患有了網路成癮應及時採取治療措施,以免引起更嚴重的後果。今天為家長推薦一篇文章,希望能給您有益的幫助。

網路成癮的危害

1.孤獨感增加

由於網路隔絕了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流,人的孤獨感會逐漸強烈,於是,「網蟲」更渴望網中人的關注,如果有人送來訊息,或發來信件,「網蟲」都會十分驚喜和感激,這種孤獨感驅使「網蟲」每天檢查好幾次信箱。如果沒有信件,那種失落的打擊無異於小孩子哭著嚷著卻沒人理會。

2.自我約束力降低

由於網路中的彼此不見面,平常不敢說的話可以說了,不能做的事也可在網上實現。因此,網路充分地暴露和宣洩壓抑在人們心理深層的需要和慾望。但這種無謂的宣洩帶來的後果卻是自我約束力的下降,沉迷於其中,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就無法繼續。

3.自我迷失感加劇

在網路這個神奇的世界裡,到處充滿了信息,他們的表現可以和現實生活中截然不同:一個現實生活中內向、不善言辭的人也許在網路上非常幽默風趣;一個膽小怕事的人在網上也許是一個叱吒風雲的俠客;有些互相認識的人平時見面並不怎麼打招呼,而到了網上很可能大開玩笑,網路充分展現了人們性格中的另一面。但如果在網上生活過久,會逐漸迷失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角色。

孩子有網癮怎麼辦

「不急」就是要戒除急躁心理

家長要克服病急亂投醫,不要把孩子往一些所謂的「戒網癮機構」裡面送,利用各種手段和方法想一下子解決問題,根本不考慮網癮的「根」在哪裡。二是你越急躁,孩子越煩躁,不僅不解決問題,反而使情況變得更加嚴重,形成惡性循環,吵鬧就不可避免,更加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不打」就是嚴禁使用家庭暴力

一是不要打孩子,認為打孩子的目的是為他們好,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這是錯誤的。二是受過去「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影響,每當孩子的表現與家長的想像不一樣時,就通過打罵來解決問題,這種做法往往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

「不罵」就是不說侮辱人格的話

對待問題孩子家長經常使用的是「不爭氣、沒救了、笨蛋、沒腦子」等侮辱性語言。因此要做到第一不給孩子亂貼標籤,貼的久了孩子也會這樣看待自己;第二不要只圖自己高興,不顧孩子感受,傷害他的自尊心;第三家長不要嘮叨、羅嗦,只圖自己宣洩,不管孩子心情,孩子對此強烈不滿;第四罵孩子常見的後果是孩子仇視父母。

「不管」就是不要面面俱到管的太嚴

不管不等於聽之任之,通過觀察尋找解決孩子問題的最佳切入點和機會。多從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讓孩子學會獨立。家長需要理性的方法,而這個方法,恰恰就是「不管」這兩個字!15歲開始,自我教育應該成為教育的主導方式,被動的種種教育方式,只會對自我教育產生干擾,要知道自己督促自己學習是效率最高的學習方法。

以上就是網癮的危害和家長的管理方法介紹,通過上面的解釋相信各位家長已經了解了網癮的各種危害,與其放任孩子不管,不如試著用自己的方法合理的參與到孩子的世界中,以他們認可的方法進行管理、溝通進而逐漸戒除網癮。但如果孩子已經達到了不上網就躁狂的地步,請第一時間尋求醫生的幫助,以免後果影響孩子一生。

製作:秦學如

審核:李士文

(版權所有,轉發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順義教委 的精彩文章:

援藏教師申秀麗:兩年時光,要把最美好的留在西藏

TAG:順義教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