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現金貸催收額猛超萬億 暴力催收江湖將有行規

現金貸催收額猛超萬億 暴力催收江湖將有行規

近日,《投資者報》記者從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獲得的數據顯示,現金貸行業涉及催收金額1.14萬億元,催收平台380家,涉及催收人108萬人,平均催收傭金率25.9%。

事實上,不僅現金貸,網貸、消費金融等新金融模式,甚至銀行業金融機構都面臨著貸後處置的難題。從近期赴港IPO的維信金科招股書中可以看出,這家專註於個人消費信貸領域的公司虧損近20億元,其中壞賬及催收成為最大支出。

數據顯示,貸後處置市場,亦即催收市場有著高達3萬億元的規模。不過,如何進行催收,是當下市場面臨的共性難題,各地相關部門也曾出台部分方案進行規範。但如何保證借款雙方的利益,目前還沒有全國範圍內統一的規範下發。在記者的採訪中,業內人士急切呼籲催收市場儘快規範起來。

催收拖了誰的後腿

近期,有媒體報道稱,正在赴港上市的消費金融公司維信金科的招股書顯示公司虧損近20億元,其中壞賬及催收佔據了支出的大頭,從而拖累整體業績。

公開信息顯示,維信金科成立於2006年,專註於個人消費信貸領域。2018年3月5日晚間,維信金科在港交所披露的招股說明書草案披露了公司的財務數據、公司業務、股東及高管情況等數據。

招股書顯示,維信金科目前主營業務主要有三大類,包括信用卡代償、消費信貸產品及線上至線下信貸產品。根據招股書,維信金科2015~2017年虧損凈額逐年擴大,分別為人民幣3.03億元、5.65億元和10億元。

其中,2017年僅減值虧損一項就高達14.17億元,占費用總額的60.1%,其中減值虧損中客戶貸款減值損失高達13.97億元。排在支出第二位的實現及催收費用2017年為6.08億元,占費用總額的25%。其中貸款僱員、貸款催收及信貸政策管理人員福利費用為3.02億元;貸款催收費用為2.17億元。

從維信金科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不難看出,催收是個難題。《投資者報》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需要催收的均是不良資產,貸後處置本身需要一段時間,且有一定難度。近年來,因為「辱母案」「裸條借貸」等事件的影響,一些不合規不合法的手段也必須退出歷史舞台,催收行業需要在陽光下運行。難題一直存在,現在到了亟待解決的時刻了。

高壓態勢下的前景

打開百度新聞,輸入「催收」進行搜索,「網貸逾期才兩天,卻被要求繳催收費」「2018年十大網貸催收違規方式!分分鐘就可以舉報!」「 網貸的暴力催收何時止休?」等新聞比比皆是。一邊是借款人對催收應對有術,一邊是企業急於收回貸款。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曾撰文指出,前端的放貸贏來了普惠金融的美譽,後端的催收則主要負責收穫罵名,但前端與後端又缺一不可。要是沒了催收,還有人敢放貸么?

《投資者報》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傳統催收總難免與暴力催收掛鉤,因而製造了諸多的負面事件,嚴重損害了行業的名聲。隨著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的逐漸加大,銀監會等監管部門對催收也表現出了高壓態勢。一些致力於貸後不良資產處置的公司也開始創新地採用科學催收、綠色催收的手段開展信用,目前這片市場方興未艾。

據券商中國不完全統計,綜合國內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網貸、消費金融、小貸公司等業態,國內的不良資產規模在3萬億元左右。記者在企業徵信信息查詢網站啟信寶輸入「催收」二字進行查詢,搜索到5000多條企業數據,亦即大約有5000家企業奮戰在不良資產催收的前線。

數據顯示,所有逾期案例中有70%~80%是因與借款人失去聯繫造成的,而一旦找到借款人,有50%以上可以還款。一些催收公司通過為相關金融機構提供服務來獲取傭金。

行業亂象亟待規範

至今,一提起催收,大眾總是將之與諸如黑社會、暴力、高利貸、潑油漆等負面辭彙聯繫起來。作為不良資產外置的重要手段,催收行業如何繼續發展成為擺在行業與監管層面前的難題。

一位互聯網金融行業從業者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對於借款企業來說,要根據監管的合規要求,做到借款產品最高利率不能超過36%。在堅守這個要求之外,放款企業本身要做好前端的風險控制,不要將全部希望寄託於催收。

互金協會會長李東榮也曾指出,要充分認識規範互聯網金融債務催收行為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相關從業機構要樹立正確的風控意識和理念,不能將債務催收作為主要的風控措施。

另一方面,有業內人士表示,更重要的是希望催收行業能出台統一的規範,以便從業人員合法合規地開展工作,規避相應的風險。

記者了解到,面對催收亂象,在人民銀行、銀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的指導下,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進行了一系列的積極探索。春節前,協會已召開兩次相關研討會及座談會,廣泛徵求多方意見,形成了《互聯網金融逾期債務催收自律公約》。不過,該公約目前仍在審議階段。

(編輯:鄭惠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區塊鏈投資熱興起 投資者需高度注意潛藏風險
區塊鏈應用,需要鼓勵,同時也不能放鬆警惕!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