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名人婚戀:面對封建包辦婚姻的顧維鈞

名人婚戀:面對封建包辦婚姻的顧維鈞

顧維鈞是民國初年著名的外交官,當年在巴黎和會,他義正辭嚴地在談判桌上以理據爭,為中國贏得尊嚴,拒絕在不平等條約上簽字,然而弱國無外交,他的舉動沒有阻止《二十一條》賣國條約,也沒有阻止列強進攻中國的步伐。

但他依然贏得世人尊敬。他的事迹,在陳道明主演的電影《我的1919》中得以表現。陳道明精湛的演技塑造了民國初年一個外交家的形象,尤其是其中那句台詞「中國不能沒有山東,就像西方不能沒有耶路撒冷。」

當然,今天要談的是他在對待包辦婚姻上的做法。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同樣是深受包辦婚姻之害的顧維鈞對待原配的做法比徐志摩、郭沫若、甚至魯迅都要厚道,強大。看了後感覺真的如此啊!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由於封建包辦婚姻根深蒂固。廣大青年男女深受其害,有的為了爭取自己的愛情與幸福,甚至不惜生命。從古到今,有多少如花似玉的青春與生命葬送在封建包辦婚姻里。

更有一些青年,尤其是廣大婦女,他們可以說是被毒害,他們從小到大被灌輸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把自己的終身幸福都交給別人。背負著沉重的精神枷鎖,哪怕嫁一個不如意的男人,也不敢改變自己的命運。

然而,對於男人,他們卻因為接受教育多,受到封建婚姻制約少,選擇也多。眾所周知,民國時期,在那個文學大師輩出、讀書人崇尚自由、追求個性解放、思想新舊交替的年代,面對舊式的包辦婚姻,很多文人都拿出了自己的解決方式。

顧維鈞也如此,他也有一個父母為他包辦的女子,當他還是一個12歲的孩子,父親就在家中按傳統給他訂了門親事, 他並不知道,或者說知道,但不懂。在他16歲在美國留學讀大三時,家裡寫信讓他回國完婚。那也是他父母喜歡(或者說雙方父母喜歡),但他卻並不喜歡的女子。他也反抗過,也拒絕過,但卻拒絕不了,阻擋不了那個女子被花轎抬進家門。

顧維鈞給哥哥寫信說,即使要結婚,起碼也要等到學業完成,落實工作後。但哥哥再次來信說,父親很生氣,覺得他不孝。於是,顧維鈞思前想後,自己離家也有段時間了,就回國探親一趟吧。他便給哥哥寫信說,只是回家看父母,不是結婚,但可以討論關於結婚的事。

但顧維鈞回家後,一切就由不得他了。在父親的絕食要挾下,他被迫同意舉行儀式。儀式是舉行了,但顧維鈞採用了同時期很多人用過的一招:堅決不同房。顧維鈞很淡定地在母親房裡過了一夜又一夜,等於告訴所有人,我們什麼也沒發生。直到多年後,顧維鈞80歲在回憶錄里還不忘交代此事。

但是對於他的做法,父親當然不滿意了,母親也覺得這麼大的兒子總在自己這裡過夜也不好,於是勸兒子回新房去。沒辦法,顧維鈞只好回去了。但和那位妻子還是分開睡,女的睡床,他睡躺椅。兩個沒有共同思想和感情的人強行在一起生活。顧維鈞沒有一走了之,他也知道那女子也是受害者。他也想過改變那女子,讓他接受新思想,新觀念,但在中國,在他家鄉,封建包辦婚姻根深蒂固,他一個青年怎麼能改變呢??

幾天過後,顧維鈞記掛著美國的學業,提出要回美國,其實也是想擺脫父母強加給他的妻子。父親說要麼帶新娘子一起去美國,要麼誰都別去了。顧維鈞權衡一番後,同意帶上女的一起出發。於是,1908年,20歲的顧維鈞帶著沒有事實的新娘子坐船去了美國。

顧維鈞在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政治和外交,到美國後,他把新娘子安排在費城,問她喜歡讀什麼課程,就幫她申請了學校,找了戶很友好和善的寄宿家庭。然後跟新娘子說,有了知識,今後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在社會上立足,可以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在一番諄諄教誨之後,顧維鈞回到紐約繼續學業。後來,他又跟女方通信,但完全是朋友式的,顧維鈞把她當自己的姐妹,希望她能適應美國的學習和生活,也去看過她幾次。

國外的生活方式對這個傳統的東方女性有著很大的衝擊,讓她的思想發生很大的變化,她的眼界也比過去開闊多了,也漸漸有了獨立的思想,知道不能依附男人生活一輩子。

這樣,當顧維鈞與她攤牌時,她雖然有些意外,但也明白,強扭的瓜不甜,既然對方不愛自己,何必強扭在一起呢?放開對方,也放自己一碼,何樂不為。

如果說張幼儀是被迫有自己的人生,那麼,這個女子便是主動獨立,有了自己的人生。因為她有了知識和文化,接受了新思想和新觀念,更重要的是,她願意留在美國,過自己的生活,不是有名無實的顧太太。所以,她痛快地簽了離婚協議,放對方一碼,也放自己一碼。

其實,就算在封建包辦婚姻的年代,女人也有自己的愛情,自己的想法,她們同樣是封建包辦婚姻的受害者,但她們卻無力反抗,也不敢反抗。當她們嫁給文化名人後,明明知道對方不愛自己,但由於經濟原因,(她們的娘家雖然都是大戶人家,但卻不會支持她們,理解她們,同情她們的遭遇,讓她們擺脫形同虛設的婚姻,同時,她們的娘家也顧面子,自己的女兒嫁給文化名人,這是何等榮耀)以及面子觀念,自己的面子和家族的面子,所以不但不敢主動離婚,而且生怕對方離婚。

她們如果被男人休妻,連娘家都回不了,因此,寧可忍受對方的冷漠和形同虛設的婚姻,也不敢改變。

而讓她們換一個環境,讓她們學習知識,學習文化,有獨立的能力,有全新的生活,她們的心態自然發生變化。在國外,離婚也不是丟人的事,對自己的家族也沒有影響,只要丈夫能夠給自己經濟上的補償也就足夠了。

顧維鈞在處理包辦婚姻的原配上的確比魯迅和徐志摩厚道。張幼儀還好,娘家還開明,能夠接納自己出嫁被休的女兒,其兄長還拿出錢讓她開銀行,而她也的確有金融意識。所以,離開徐志摩,她生活得更好。而朱安卻悲劇了,沒有一個開明的娘家,只好守在老夫人(魯迅的母親)身邊,自己沒有子嗣,老夫人死了,魯迅也為她安排了以後的生活,但只是讓她有名分而沒有實質,更沒有讓她有獨立能力,比如教她學文化,或者有能夠養活自己的本事,或者說服母親,讓她過繼一個侄兒養老。只是接濟她,甚至讓許廣平接濟她,可惜靠接濟怎麼能夠過上好生活呢?可是,魯迅一去世,她就只有伸手向別人要生活費,這樣的日子也夠憋屈的。

我在那篇文章後回帖「顧維鈞如果遇到朱安就沒轍了。」其實,魯迅也想改變朱安,可是朱安油鹽不進,這也怪不了她,因為她的生活環境,她的成長經歷就是那樣,你讓她獨立,簡直比登天還難。她如果主動離開魯迅,那麼靠什麼維持生活呢?而且在家鄉,唾沫星子都會把她淹死。

所以,顧維鈞能夠成功的處理包辦婚姻,他妻子願意改變,也是一個原因。當然,他的父親堅持讓他把新娘子帶到美國也是一個原因,他父親本來想的是,讓那女子在他身邊,兩人慢慢產生感情,可是卻無形提供了顧維鈞改造妻子的條件,要不,他的原配一直在家鄉,受到傳統觀念影響,又要擔心被顧維鈞拋棄後的生活,又要擔心娘家的面子,可能就像其他文化名人的妻子一樣,在家裡守候名不副實的妻子身份,孤苦地度過一生了。

載入中...

版權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水蓮子的心情空間 的精彩文章:

影視談情:一個經歷了三個男人的奇女子:羋月

TAG:如水蓮子的心情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