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褐矮星又被稱為「失敗的恆星」

褐矮星又被稱為「失敗的恆星」

褐矮星被稱為「失敗的恆星」,它由於質量不足無法成為燃燒的恆星,但其質量仍遠大於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天文學家在這些古怪的星球上發現了巨大的類似行星的風暴,這種風暴足以與木星上的大紅斑風暴媲美。由於褐矮星會隨時間的推移冷卻下來,該星球上氣態的鐵分子就會濃縮成液態的鐵雲和鐵雨。隨著進一步的冷卻,巨大的風暴就會掃過這些雲層,讓明亮的紅外線逃逸到宇宙中。

低質量恆星的觀測和研究是這十年來恆星領域研究熱點之一,褐矮星是其中最主要的一族,它們不屬於恆星,也不屬於行星,而是介於兩者之間的天體.褐矮星的研究使我們對恆星與行星的本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並發現了延伸到主序下部更冷的L型和T型.褐矮星在銀河系裡數量可與主序星相比,但不是宇宙暗物質的主要成分.褐矮星的形成可能既不同於恆星也不同於行星,對它們形成的研究可以更透徹地理解恆星及行星的形成。

十幾年前,褐矮星還僅僅是天文學教科書中停留在理論上的天體,那時甚至還不知道這種質量介於巨行星和最低溫矮星之間的天體是否存在。而今天,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來區分這些低質量天體。在《天體物理學報》上,麥克雷(McLean)等人提出了基於褐矮星近紅外光譜的統一分類方法。這一分類方法同時也提供了有關褐矮星的化學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常識早知道 的精彩文章:

絕大多數河外星系是以某個星雲、星團表的號數來命名
自從17世紀初望遠鏡發明後,人類視野拓展到越來越遠的宇宙深處

TAG:生活常識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