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是肝癌,而是膽囊腺癌:孫中山先生的真正死因是什麼?

不是肝癌,而是膽囊腺癌:孫中山先生的真正死因是什麼?

作者:金滿樓

1924年,孫中山在馮玉祥的邀請下北上商談國是。但是,因為途中患病,孫先生被阻於天津近一個月。

在此期間,隨行請了德醫聶彼、日本醫學博士管簡勇和山東留日醫學博士癌症專家王倫前來診治,但均無起色。

當年12月底,在醫生的建議下,孫中山扶病入京。因為病體不支,孫先生在入住北京飯店作了一個簡短的講話後,即再未公開露面。

不是肝癌,而是膽囊腺癌:孫中山先生的真正死因是什麼?

此後,協和醫院派醫生會同診視後一致認為孫先生所患的恐怕是「最烈肝病」,情況不容樂觀。令人遺憾的是,「但凡肝藥方,試驗殆遍而均無效驗」。

5日後,德國醫生克利、美國醫生施美路德士等7人再次為孫中山會診後建議施行手術,但後者只同意以內科方法治療而不願意手術,其原因有二:

一是覺得自己的病情或許還不至於如此嚴重;二是當時的政治局勢不允許,孫先生仍希望進一步努力。

醫生們商議後,也只能尊重孫先生的意見。從這天起,孫中山開始接受注射治療,最初也取得了一定的療效,其病情有所穩定,睡眠也有好轉。

但是,這樣的情況只持續了半個月。

1925年1月21日,孫先生的病勢驟然加重,克利醫生髮現其眼球中有黃暈而意識到肝臟中的膿將侵及其他部位,於是立即會同其他醫生,緊急商議手術方案。

不是肝癌,而是膽囊腺癌:孫中山先生的真正死因是什麼?

1月24日至25日,孫先生已不能進食,食即嘔吐,而其體溫越來越高,脈搏也愈跳愈快,已現病危之勢。

據馬超俊回憶,孫先生於1月26日下午3時用擔架送入協和醫院,之後進行手術,由克利、劉瑞恆主刀,手術約一小時。

開刀後,發現肝癌症已發膿,無法割治,只得將膿頭割去,立即縫合。

手術後,克利說孫須飲用礦泉水,馬超俊遂每日凌晨乘汽車前往玉泉山汲取泉水,路上凍得手腳僵硬,苦不堪言。

另據林百克的說法,則稱入院當日下午六時即行手術,主刀為協和醫院外科主任邵樂安,院長和克利及某俄醫均在場,汪精衛等入室遠視,宋慶齡在他室靜候。

手術用麻醉藥,然後用唧桶之具將肝部之膿吸出。手術25分鐘結束。醫生見其肝部已硬化,並生有惡瘤,即癌也,已是肝癌末期。

事後,德、美、俄三國醫生對孫先生的肝組織活檢標本進行了化驗,最終結論是:孫中山患的是肝癌,而且已處晚期。

據醫生們的判斷,孫先生的肝病至少已潛伏了10年以上,而孫本人也自述在1916年後時常感到胃部不舒服,但當時一直當作胃病來治,這或許就是其肝癌的肇始。

不是肝癌,而是膽囊腺癌:孫中山先生的真正死因是什麼?

孫逝後,遺體被運回協和醫院做防腐處理並進行胸腹腔解剖。

經詳細檢驗後,新的診斷結果認為孫的病是癌細胞侵入肝體後阻塞膽管,並向肺、腹膜及腸廣泛性轉移所形成,其關鍵的病變部位在膽囊和膽管,即膽囊腺癌。

現協和醫院還保留著一份編號為「9954」的13頁的英文報告,上面的名字是「孫逸仙」,其中有幾張器官標本的照片。

直至1999年海峽兩岸學者交流孫中山事迹時,協和醫院醫生展示了這份報告,才揭示了這一真相。

當然,關於這事,目前學界仍存在爭議,筆者對此也不是太懂,姑且列出備查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