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栽種盎然春意,古人的植樹佳話

栽種盎然春意,古人的植樹佳話

今日3月12日,植樹節。1928年,為了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國民政府舉行了植樹活動,後來就把植樹節固定在了這一天。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通過了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的決議。其實,我國有非常悠久的植樹造林傳統,古人也留下了不少植樹造林的佳話。

明代 沈周 《青綠山水軸》局部

古人植樹佳話

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生平最愛植柳,他不僅在隱居的田園水邊廣植柳樹,還在堂前栽了5棵鵝黃柳,自號「五柳先生」。他賦詩詠道:「榆柳蔭後園,桃李羅堂前」、「縈縈窗下蘭,密密堂前柳」,從這些傳世佳句中可見陶淵明愛柳植柳,所以世人稱他為「柳痴」。

唐代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時,一上任便大力提倡植樹。在《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這首詩中,他說「手種黃柑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他精通植樹之道,在《種樹郭橐駝傳》中把植樹要領概括為:「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可謂植樹行家裡手。他還發動民眾綠化柳江沿岸,帶領百姓在柳江西岸大面積種植柳樹,並作《種柳戲題》詩:「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說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

明代 藍瑛《白雲紅樹圖軸》

唐代文成公主遠嫁西藏松贊干布時,特地從長安帶去柳樹苗,種在拉薩大昭寺周圍,以表達對柳樹成蔭的故鄉的思念之情,於是這些樹被稱為「唐柳」或「公主柳」,如今已成為漢藏兩族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

宋太祖趙匡胤對種樹能人格外器重,會免除其賦稅以示鼓勵。趙匡胤還將植樹實績與官員考核直接掛鉤,凡植樹實績斐然者可優先升級。宋太祖還頒詔規定,砍伐棗樹、桑樹作薪柴燒的人要受懲罰。

清代 惲壽平《仿古山水冊》局部

宋代文學家歐陽修任揚州太守時,在平山堂掘土種植柳樹,他在一首詩中寫道:「手植堂前重柳,別來幾度春風。」如今,在揚州大明寺平山堂還有一株「歐公柳」。

蘇東坡堪稱「植樹模範」。少年時代他愛種松,他在《戲作種松》一詩中詠道:「我昔少年時,種松滿東岡,初移一寸根,瑣細如插秧」。蘇東坡擔任杭州刺史時,修浚西湖,築起長堤,「植芙蓉、楊柳其上,望之如畫圖」,後人將此堤稱之為「蘇堤」,留下了「蘇堤春曉」的著名景觀。他謫居黃州時,在「東坡雪堂」前廣種柳、桑、竹、棗、栗,留有詩句「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他被貶定州時,栽下的兩株槐樹,如今仍生長在河北定縣文廟前院,人稱「東坡槐」。

元代 錢選《王羲之觀鵝圖全卷》局部

宋代王安石喜歡種竹、栽桃。賦有詩句:「乘興吾廬知未厭,故移修竹似延雛」,「舍南舍北皆種桃,東風一吹數尺高」。可見他對植樹的熱愛程度。

宋元之際的文天祥愛好植樹。在江西吉安縣固江鄉的侯城書院,有兩株枝繁葉茂的柏樹,距今已有七百多年,這是文天祥少年時代在此讀書時所栽。當時共種五株,其中有一株是尾梢入土,蔸根朝上倒栽,大家對此頗為奇怪,文天祥說:「吾異日大用,必盡忠報國,此柏當年也。」後來,這棵柏樹枝葉倒垂,別有異趣,歷代名人紛紛慕名前來瞻仰它的風姿。

清代 王翚《仿古山水冊》局部

明代是植樹工作得到大力推廣的時期。朱元璋在一系列振興社會經濟的措施中,就有植樹造林一項,「凡農民田五畝至十畝者,栽桑、麻、木棉半畝,十畝以上者倍之。」他對善於利用空地植樹的人實行免稅,而對不完成植樹任務者有懲罰,對砍伐樹木者也要治罪。

明代詩人楊升庵喜歡種桂花樹。他的居所瀕臨湖畔,他沿湖種上許多桂樹,其湖名曰「桂湖」。楊升庵有詩云:「寶樹林中碧玉涼,秋風又送木樨黃;摘來金粟枝枝艷,插上烏雲朵朵香。」一到金秋,「桂湖」上綠桂成蔭,十里飄香,賞心悅目。受其影響,新都人種桂蔚然成風。

明代 仇英《桃源圖卷》局部

晚清重臣左宗棠收復新疆時,所到之處都要動員湘軍在大道沿途遍栽柳樹,稱為道柳,用意在於鞏固路基、防風固沙、利行人遮涼。後來,人們便將這些柳樹稱為「左公柳」。兵部尚書楊昌浚見到連綿不斷的「左公柳」後,不禁賦詩稱讚這一壯舉:「大將籌邊未肯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古人最喜歡種植哪幾種樹

槐 樹

《周禮》規定:「左九棘」、「右九棘」、「面三槐」。

「門前有槐,升官發財。古人為圖個吉利,不論是官宦門第,還是普通人家,庭院附近總少不了槐樹。從栽植歷史來看,早在先秦時槐樹已為官方最早選定的綠化樹種之一。據《周禮·秋官》「朝士」條,周王的庭院有「左九棘」、「右九棘」、「面三槐」的說法。意思是,左右各栽植9棵棘樹,南邊栽植3棵槐樹。

為何要栽三棵槐樹?原來是方便太師、太傅、太保這「三公」上朝時找准自己的站位,即所謂「三公位焉」。先秦時的厚槐之風影響深遠,明陳淏子《花鏡·花木類考》「槐條」記載:「人多庭前植之,一取其蔭,一取三槐吉兆,期許子孫三公之意。」

清代 沈源 唐岱《茹古涵今》局部

槐樹還是後世皇家宮苑內必植之樹,故槐樹又有「宮槐」的別稱。此外,衙門、學校、街巷也都喜歡栽植槐樹。西漢時,人們稱政府機構為「槐衙」,稱讀書人聚集的會市為「槐市」,就是因為那裡遍植槐樹。

《藝文類聚》引《三輔黃圖》記載:「(漢昭帝劉弗陵)始元四年(公元前90年),起明堂辟雍,為博士舍三十區,為會市,但列槐樹數百行。」「槐市」又稱「學市」,北周庾信《奉和永豐殿下言志》詩稱:「綠槐垂學市,長楊映直廬。」直到唐代,「槐市」仍盛行。唐元稹《學生鼓琴判》中有這樣的說法:「期青紫於通《經》,喜趨槐市;鼓絲桐之逸韻,葉暢薰風。」

在唐朝,應試舉子落第了往往也不離開長安,通過夏課,惡補學業。在槐樹花開的時節,常常將新作投給相關主考官,以求薦拔。此即李淖《秦中歲時記》所謂:「進士下第,當年七月復獻新文,求拔解,曰:『槐花黃,舉子忙』。」

但槐樹真正被賦予感情寄託是在明朝。明初,朝廷將山西人口大規模移往全國各地,出發地點即是洪洞縣一株大槐樹,故民諺有「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槐樹也從此成為中華民族「尋根文化」的符號。

清代 惲壽平《山水花鳥圖冊之山水》局部

柳 樹

《齊民要術》記載:「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

在中國原產樹木中,柳樹是陽春三月最奪風景的樹木。「柳暗花明」、「桃紅柳綠」這類歌詠春天的詞語中,總少不了「柳」。唐詩人賀知章的《詠柳》,濃縮了古人對柳樹的全部喜悅之情:「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柳樹,又名「楊柳」,有垂柳、旱柳、杞柳等不同品種。不論哪一種柳,長得都很漂亮,《詩經·小雅》中的《採薇》詩稱:「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東漢時,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柳樹成為了民間吉祥之物。佛界認為,柳枝充滿神性,如南海觀音的形象為一手托凈水瓶,一手拿柳枝,為人間遍灑甘露,祛病消災。

古人迷信「柳可驅鬼」,故柳樹又有「鬼怖木」的別稱。南北朝時,民間已出現了門前插柳的風俗。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正月旦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

唐宋時,清明節「插柳」、「折柳」、「戴柳圈」的風俗已形成,皇家甚至將其當成一件大事來辦。據唐段成式《酉陽雜俎》:「三月三日,(朝廷)賜侍臣細柳圈,言帶之可免蠆毒。」南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清明節」條亦稱:北宋京城汴梁,「家家以柳插於門上,名曰:『明眼』。」

唐宋時期,歌詠描寫柳樹的詩文也最多,如「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的詠柳名句,便出自唐韓翃的《寒食》詩。當時唐朝都城廣植柳樹,所以到暮春時節,長安城內外柳絮飛舞。

在北宋的都城汴梁,柳樹的數量也遠遠多於槐樹。張擇端所繪的《清明上河圖》中,大大小小的樹木約有170多棵,其中柳樹佔了大多數,堂前屋後,路旁水邊,總不少曼妙柳姿。

但柳樹栽植很有講究,如「前不栽桑,後不種柳」,而且具體的栽植位置又以庭院兩側為宜,以左為好:「東柳西桑,進益牛羊」。

明代 陸治《丹楓山色圖》

榆 樹

《神農本草經》稱:榆樹皮「久服輕身不飢。」

與槐樹、柳樹一樣,榆樹同樣有悠久的歷史,先秦時已廣泛栽植。《詩經·唐風》中的《山有樞》詩里即提到榆樹:「山有樞,隰有榆。」既沒有槐的才幹功名又無柳的姿態風流的榆樹,之所以能贏得古人青睞,概因它是一種「活命樹」。

榆樹的皮、根、葉、花、均可食用,荒年可以當糧吃,青黃不接的春荒之際,榆樹的價值便突出了。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稱:「荒歲,農人取皮為粉,食之當糧,不損人。」北宋嘉祐年間,「豐沛(江蘇徐州一帶)人缺食多用之」,度過了災荒。

明朱橚《救荒本草》記載了榆樹「救飢」之法:「采肥嫩榆葉炸熟,水浸淘凈,油鹽調食。其榆錢煮糜羹食佳,今人多睡。或焯過晒乾備用,或為醬皆可食。榆皮颳去其上,乾燥鄒澀者,取中間軟嫩之皮銼碎晒乾、炒焙極干搗磨為面,拌糠乾草末蒸食,取其滑澤易食。」

《救荒本草》還特別提了一下:「又雲榆皮與檀皮為末服之,令人不飢,根皮亦可晒乾搗磨為面,作餅食之。」

其實,先秦時人們已發現了榆樹的救荒功能。《神農本草經》稱,榆樹皮「久服輕身不飢」,將之與「槐實」、「枸杞」等,同列為「上品」。

因為榆樹有這些特殊用途,所以古時家家不忘栽上幾棵榆樹。東晉辭官歸隱的陶淵明,在院中便栽植了榆樹,他在《歸園田居·其一》中說:「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古人對榆樹的名稱也很在意。榆樹的果實(種子)榆莢,俗稱「榆錢兒」,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二》「榆」條釋稱:「其木甚高大,未生葉時,枝條間先生榆莢。形狀似錢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錢』。」「榆錢」諧音「余錢」,古人栽植榆樹,也有討口彩的意思,即所謂「陽宅背後栽榆樹,銅錢串串必主富。」

當然,古人特別喜歡榆樹還有別的原因。古人認為榆樹可辟邪,有「宅後有榆,百鬼遷移」的迷信說法。明文震亨《長物志》則另有理解:「槐榆宜植門庭,極扉綠映,真如翠幄。」

清代 王翚《 仿古山水冊》局部

梧 桐

《丹鉛總錄》釋曰:「故世所以貴孫枝者,貴其實也。」

梧桐,又名「青銅」,俗稱「引鳳樹」,古代有「家有梧桐樹,不愁沒鳳凰」的說法,所以古人喜歡在庭院中栽植梧桐。明王象晉《群芳譜》中記載:梧桐「皮青如翠,葉缺如花,妍雅華凈,賞心悅目,人家齋閣多種之。」

古人往往將梧桐與竹子配合起來栽植,「前栽碧桐,後栽翠竹。」明陳淏子《花鏡》稱:「藤蘿掩映,梧竹致青,宜深院孤亭,好鳥閉關。」如果再養點菊花,到了秋天則別有景緻,正如元朝詞人侯善淵所寫:「一葉梧桐窗外落,金菊出疏籬。」

梧桐木是古人制琴的好材料,因為這原因,梧桐平添了一份高貴與高雅。《後漢書·蔡邕傳》記載:「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琴的別稱「焦桐」即由此而來。

先秦時,已有用梧桐木製琴的記載。《詩經·鄘風》中的《定之方中》詩,就有「椅桐梓漆,爰伐琴瑟」一說。漢魏時,人們用梧桐木製琴已很有經驗,以生長在今魯南嶧陽山的梧桐為佳,有「嶧陽孤桐」之稱。東漢應劭《風俗通義》也說:「梧桐生於嶧陽山岩石之上,采東南孫枝以為琴,聲清雅。」

《風俗通義》所謂「孫枝」,就是梧桐的枝幹,為什麼有這叫法?明楊升庵《丹鉛總錄》是這樣解釋的:「凡木本實而末虛,惟桐反之。試取其小枝削之,皆堅實如蠟,而其本皆虛。故世所以貴孫枝者,貴其實也。」顯然,梧桐被視為「宜子孫」的祥樹,正是古人特別喜歡梧桐樹的緣由!

除了「孫枝」一說,古人喜歡梧桐還因為梧桐樹的枝條被稱為「鳳條」,這與「梧桐引凰」的傳說有關:「鳳凰之性,非梧桐不棲。」此外,梧桐還是「知歲時」的「靈樹」。據《花鏡》「梧桐」條:「清明後桐始華,桐不華,歲必大寒。」

本文綜合自《北京晚報》《中國紀檢監察報》《解放日報》,原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大道知行講堂《<資治通鑒>與領導韜略》講座成功舉辦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