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瘋魔不成佛

不瘋魔不成佛

個體必須始終在社會中掙扎求生,才能使自己不至幻滅。——尼采

《機器人總動員》公元2700年,人類文明高度發展,卻因污染和生活垃圾大量增加使得地球不再適於人類居住。地球人被迫乘坐飛船離開故鄉,進行一次漫長無邊的宇宙之旅。

飛船上的人全部都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些都靠機器人來服務,連站立走路都不會了。

這個情節有意思!

假想一下,幾百年或者上千年以後,人不再需要動手,只需要動腦,有這種可能性嗎?

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分中,會弱化肉體屬性的基因競爭嗎?

建築工人、程序員為簡單模型,以體力勞動、腦力勞動基本要素來往前演進;

建築工人的群體的身體會越來越強,腦力會退化?

程序員的邏輯思維能力會越來越強,體力會退化嗎?

這一切好像不可信,幾百年後,直覺告訴我們不會是這樣。

建築工人群體,其實並不會一直是建築工人,有部分可能會去做程序員。

程序員群體,有部分會去做建築工人。

建築工人可能幹了兩年,羨慕程序員,可以重新去學習,當程序員。

以個體為單位的社會分工,會有漂移的,生存的驅動會有利於挑戰變化的個體。

建築工人與程序員配偶,下一代可能是個律師。

某一個體,某項基因能力強,通婚之後,下一代並不一定能夠保持這項基因的強勢。

某一個體,某項基因能力弱,通婚之後,下一代有可能增強這項基因能力。

人類解讀基因組計劃還未完成,有趣的是,未來每個人的基因完全解讀,成為顯性可讀的,基因優勢會不會成為婚姻的籌碼呢?

繁衍是生物生存法則中,最底層的一條,繁衍現在仍然會平衡進化中基因屬性的偏移量。

一場簡單的流感或者瘟疫,能讓無數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的群體喪失生命,人類歷史上,發生過多次。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懂編程又懂建房子的,比只會其中一種的更具有競爭優勢。

自然環境會在緩慢的生存競爭中,通過以個體、繁衍的方式聚合優勢。

具備多種優勢聚合基因,才能適者生存,而多種優勢基因聚合需要漫長的演化過程。

從過去的幾千年歷史來看,社會並不會偏向某一單一能力的基因,一定是優勢基因集合才會生存。

進化的周期是漫長的,人們只關注眼下的。

人,吃飯、睡覺、工作與生活,很多時候只是一個人的事情。

從運動、飲食、睡眠、心理情志等多方面,是從個體層面去思考健康之道。

今天跳出來,從生物學、社會學的上帝視角去扒一眼有趣的生存哲學。

上帝的神學之書中有那麼一條,靈與肉的統一才是最具神性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行兒女 的精彩文章:

TAG:知行兒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