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秦趙交戰,趙國向齊國借糧,史記上這樣記載,當事人齊王看了很不爽!

秦趙交戰,趙國向齊國借糧,史記上這樣記載,當事人齊王看了很不爽!

公元前262年-前260年,秦趙兩國在長平陷入僵持,兩國各幾十萬大軍的後勤壓力驟然加大,猶以趙國為甚。

長平之戰末期,趙國就派人去齊國借糧,史記有相應記載。

「趙無食,請粟於齊。」

接下來一個叫周子的人就規勸齊王,讓齊王拿出糧食幫助趙國,內容非常容易記住。

「趙之於齊楚,扞蔽也,猶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

唇亡齒寒這個成語就來自這裡。

這只是周子勸齊王借糧其中一個理由,完整理由如下。

周子曰:「不如聽之以退秦兵,不聽則秦兵不卻,是秦之計中而齊楚之計過也。且趙之於齊楚,扞蔽也,猶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且救趙之務,宜若奉漏瓮沃焦釜也。夫救趙,高義也;卻秦兵,顯名也。義救亡國,威卻強秦之兵,不務為此而務愛粟,為國計者過矣。」

理由很多,也都很正經,那麼齊王的反應,史記里是怎麼記載的呢?

「齊王弗聽。」

沒錯,只用「齊王弗聽」四個字來描寫了齊王的反應,接著馬上就寫「秦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遂圍邯鄲。」

看到這裡,一個一意孤行、目光短淺、不識全局的形象躍然紙上,心軟的甚至開始同情趙國。

假如齊王讀這段文字,內心一定萬馬奔騰。

因為太史公只寫「齊王弗聽」,卻沒寫「弗聽」的理由。

齊王為什麼不救趙呢?

有很多原因,除了秦國遠交近攻的戰略性政策生效外,其中最大一個原因是齊王和趙國有家仇。

此時的齊王是齊國最後一任國君齊王建,他的爺爺是戰國史上的一位網紅,史上死的最慘的齊閔王。

齊閔王不是由趙國直接殺死,趙國卻跑不了干係,燕國大將樂毅帶領五國伐齊,代的就是齊閔王。

齊國差點被滅國,只有兩座城在堅守,最後燕國出了內鬨,田單用了火牛計才把命懸一線的齊國救了過來。

齊閔王在四處拉贊助時被殺死,齊閔王的兒子也就是齊王建的父親,更是窘迫的當別人家的奴隸才勉強活命。

威威大齊,單挑五國

五國伐齊,燕國是主犯,趙國只是從犯,況且法不責眾,那麼多國家呢,為什麼齊王建就不能大度一點幫趙國呢?

因為齊王建咽不下這口氣,別的國家可以幫燕國,你趙國就不行。

齊王建的爺爺齊閔王時代,趙國協助燕國差點將齊國滅國,齊閔王的爺爺齊威王卻將那個時代差點滅國的趙國救活。

大名鼎鼎的「圍魏救趙」,孫臏殺死龐涓說的就是這事兒。

換成你,你還能聽別人BB嗎?

還有一個讓人誤解的是周子講完道理後,接著寫」齊王弗聽。秦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遂圍邯鄲。」

很容易讓人以為因為齊王沒給趙國糧食,導致趙在長平之戰中被擊破,聯繫到長平之戰時,趙括確實被餓四十多天,更讓人堅定了這個原因。

這是不可能的,齊王給不給趙國糧食,都無法改變長平之戰的結局,趙括的大軍是在主基地外面被秦軍包圍,秦軍截斷的是趙軍主基地與趙括大軍之間的糧道,有多少糧食都進不去。

至於趙國於三十幾年後被滅,齊國四十年後被滅,這也怪齊王建不給糧食?

所以,如果齊王建和太史公司馬老先生遇見,畫面可能會是這樣的。

司馬公被打擊報復想像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歸去鳳池誇 的精彩文章:

一個戰死沙場的將軍,卻被笑話了二千多年!
讓人淚奔的趙氏孤兒,左傳版本竟然是這樣的!

TAG:歸去鳳池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