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10家店鋪,重新定義了「吃」

這10家店鋪,重新定義了「吃」

各位讀者:

不知道你們在旅行的時候,除了遊覽當地標誌性的景點之外,還喜歡做一些什麼事情?很多人會專門去搜尋和品嘗具有當地特色的美食,甚至對他們而言,如果沒有吃過所謂的特色美食,就等於沒有去過這個地方。

其實對於荒野氣象台的成員來說也是一樣的……

這次,我們精選了10家分布在世界的店鋪,從麵包坊到巧克力店再到咖啡店,有的坐落於繁華的街口,有的隱匿在城市的角落。它們都與「吃」密切相關,卻又並非嚴格意義上的餐廳,甚至提供的商品也不一定是所謂的當地特色。

不過,一座城市的特色和精神不僅僅體現在這裡的人們如何做出別具一格的食物,更體現在他們對待那些不是那麼特別的食物時的態度。

這10家店鋪的商品也許不會讓人產生饕餮之欲,但店鋪的整體設計和對食物本身的用心對待,完美地塑造出了店主們對於理想生活的想像。

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台長

樓道口的芝士撻

PHOTO -Hiroyuki Oki

位於越南的這家店鋪 BAKE,主要販售日式芝士撻。臨街的店面,顧客能從櫥窗看到被精心擺放的芝士撻。從入口到收銀台的樓梯設計,能夠讓排隊等候的顧客有序地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PHOTO -Hiroyuki Oki

由於商店樓層高出街道水平面,行人只能從街道看到芝士撻的側面細節。為了讓整個店鋪內部細節更透明,樓道天花板被置換成鏡面,以反映更多的店鋪細節。

山谷中的麵包店

PHOTO - Akira Nakamura

這座麵包圈店位於日本宮川町的三浦市,從這裡到東京需要一個小時車程。麵包店雖然倚靠交通線路,但其實坐落在山谷之中,可謂深入自然的腹地。

店鋪建筑前身為漁具倉庫,建築由設計工作室 ROOVICE 改造而成。原有外牆用透明的波紋板取代,開放的空間能夠讓外界的綠色融入進店內。同時,新材料與傳統結構結合後,形成懷舊卻也清新的氣氛。

PHOTO - Akira Nakamura

麵包圈的製作原料均採用當地小麥,當地奶油和當地蔬菜,旨在為顧客提供一份綠色、有機的食物。

售賣茶葉的咖啡館

PHOTO - Ema Peter

位於加拿大溫哥華的 Cha Le Tea Cafe ,以售賣傳統中國茶葉為主,同時也是一家咖啡館。從精心挑選的各式茶葉到店鋪主打的茶飲飲品,旨在向顧客傳播「茶道」文化。

PHOTO - Ema Peter

店鋪裝潢吸收傳統的中國元素,Leckie Studio 設計工作室在此基礎上融入現代主義風格,木質感的表面塗層,明亮極簡的設計線條,將「傳統」與「現代」結合於此。

PHOTO - Ema Peter

Cha Le Tea Cafe 除了提供高品質茶葉和咖啡,同時還有甜品、沙拉和簡餐等多樣化的餐品選擇。

穹拱下的巧克力工廠

PHOTO - Gijo Paul George

這家位於科威特薩爾米亞 Arjan Square 的店鋪,是巧克力大亨 Bean2Bar 打造的首座精品巧克力門店。

僅33平米的空間,狹窄的臨街店面,建築師 Studio Toggle 利用這苛刻的建築條件沿著商店內的縱軸分布,打造出細窄、網格狀的穹頂。這種穹頂形式減少了對傳統屋頂形式的需求,同時創造出廣闊空間的視覺錯覺。

PHOTO - Gijo Paul George

通過巧妙的空間設計,在這間狹小的店鋪當中,每個模塊化的單元格都置放著配合不同需求的巧克力產品。而建築設計師並置的這些強烈對立的元素,為其營造了極具現代工業感的設計風格。

去洗衣店喝咖啡

PHOTO - Laundré

Laundré 是位於舊金山的自助洗衣店。但走進店內,率先進入視線的反而是一個咖啡空間。這是主理人 Ariana Roviello 根據自身生活經驗而做出的規劃,旨在緩解人們等待洗衣過程中產生的焦慮情緒。洗衣區則位於咖啡空間後方,同時提供洗滌用品,致力於參與一種更為環保的洗衣方式。

PHOTO - Laundré

店內整體以白色為主,搭配木質傢具,營造乾淨整潔的氛圍。主理人 Ariana Roviello 為此籌備了將近三年。她觀察到城市裡許多租屋者無法便利地使用公寓內的洗衣設施,意在為人們提供一個充滿創造力的生活空間。

PHOTO - Laundré

城市的生活節奏讓人們越來越在意效率問題。而咖啡與洗衣的串聯,在增加生活儀式感的同時,也保留了更多時間給自己。

綠植叢生的咖啡店

墨爾本設計工作室 Stella Collective 最近在英國布萊頓翻新了一家古老的咖啡店「Red Roaster」,通過引入熱帶植物和天窗設計,打造出一片明亮的「室內叢林」。

在英國寒冷的冬季,在野外用餐是一件令人難以想像的事情。設計師因此構想出這個以「植物朋克」為主題的店鋪空間,希望將自然帶入室內,讓客人一年四季都可以享受到溫暖的氛圍,也讓這間位於舊郵政大樓內的咖啡店恢復生機。

Francis Artisan Bakery

PHOTO - Mario Wibowo

這家位於商場地下一層的手工麵包店,由 Willis Kusuma 建築事務所設計,出售現烘焙的法國和日本糕點。

PHOTO - Mario Wibowo

正如其結合了兩國特色的產品,代表傳統和現代的不同設計元素也在店鋪空間內和諧並存。由木椽搭建的老式屋頂、外露的磚牆,加上白色大理石和黃銅材質的可開合貨架,實現了外觀與功能性的平衡。

粉色甜品店

PHOTO - PION Basia Kuligowska、Przemys?aw Nieciecki

這家位於波蘭的現代法式甜品店 NANAN Patisserie,用簡約內飾來襯托糕點的優雅精緻:店鋪的室內設計受到店內特色甜品 éclair 的啟發,以橢圓形輪廓為主要元素,以奶油粉色為主色調,甚至將牆面都打造出絲絨蛋糕般的觸感。

PHOTO - PION Basia Kuligowska、Przemys?aw Nieciecki

在暖色燈光的照射下,甜品展示區就像珠寶商店裡的一個個玻璃櫥櫃,與黃銅燈罩、大理石桌面、橡木拼花地板一起,共同組成甜蜜的夢幻場景。

可以吃的麵包屋

PHOTO - Bruno Ducatti

這家位於巴西的麵包烘焙店 Tetê Bakery,只使用三種顏色和木質、玻璃等基礎材料,將極簡的設計理念貫穿整個店鋪空間。

PHOTO - Bruno Ducatti

四面外牆均採用質樸的灰色磚面,以突出店鋪門面的可視性。室內則以大片原木色調和室內外的綠植景色融合,傳遞出自然新鮮之感,同時也是光和熱量的視覺體現。

八木長本店

這是一家始創於1737年的乾貨店,主要販售各類日本傳統乾貨食品。店鋪為紀念成立280周年進行了翻新,整體改造由日本建築事務所 Schemata Architects 負責。

PHOTO - Kenya Chiba

一種和鰹魚乾片相似的紅色覆蓋於店鋪內外。實際上,這是建築外部原有的顏色,設計師在內部製作了同色系木質陳列台,旨在打造出有市場氛圍的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荒野氣象台 的精彩文章:

還記得第一次獨自旅行的感受嗎?
人們花在選座上的時間,比航班的飛行時間還長

TAG:荒野氣象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