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另眼觀易(5):實踐出真知,演易成戰術

另眼觀易(5):實踐出真知,演易成戰術

周易在中醫上的運用不容小覷,其在軍事上也發揮著難以估量的作用,不同於其他領域,周易一度曾專門被用于軍事活動中,廣為人知的奇門遁甲一開始便是由於行軍打仗的需要應運而生。

《孫子兵法》與《周易》其實是一家人

提起《孫子兵法》,您的腦海中會想到哪些名言?是「不戰而屈人之兵」還是「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是「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還是「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再或者是「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想必上述名言您即便沒想起也多少聽說過,相比於其他的兵書,您是否會詫異自己緣何唯獨對《孫子兵法》記憶猶新?

事實上,中國自古以來便不缺兵書,從《三略》、《六韜》到《孫子兵法》,從《吳子兵法》到《諸葛亮將苑》,乃至後面的《百戰奇略》,兵書史的發展並不亞於文化史的發展,《孫子兵法》作為其中的一員,既不是最早的,也不一定就是最為深刻和貼合戰況的,為何卻在眾人的心目中佔據著獨一無二的地位?

關鍵還是在於孫子在講述兵法的同時大量借用了周易的智慧,一方面強調剛柔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大量引用自然界的事物作為兵法上的例證。比起通常的兵書,《孫子兵法》無疑就像一位從海外讀研回來的學子,雖然同樣沒有工作經驗,卻有著超前的見識,雖然同樣只是一介書生,在海外渡的那層金卻愈發耀眼。

孫子在兵家大放異彩的同時,腦海中始終揮之不去的便是辨證思維。這種思維,在蘇秦、張儀看來或許是動嘴皮子的資本,而在孫子看來,卻是充分考慮時局的根基。敵退我進、敵進我退,一切看上去是那麼的無序而又有章法,孫子的部署往往是出人意料的,在外行人看來,和他作對無異於作死,而在內行人看來,他僅僅是把周易的思想發揮到了極致。

另一方面,作為鬼谷子的弟子,孫子的認知很大程度上受到鬼谷子的影響。我們知道,鬼谷子以思想深邃著稱,他簡直可以算得上《周易》的擬態人物,本身就想一個黑洞一樣難以窺探全貌。孫子師承鬼谷子,他所作的《孫子兵法》也可以說是《周易》的延續,如果說《周易》是萬物之源的話,《孫子兵法》無疑則是源頭下最直接的產物。

《孫子兵法》和《周易》密不可分,那往後發展起來的兵書或者陣法我們又如何去看待呢?

奇門遁甲,兵法的精髓所在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應該都對徐庶智破曹仁八卦陣的那一段記憶猶新,不同於以往在戰場上直接廝殺,徐庶一登場便是同曹仁展開陣法上的較量,那麼,對於陣法的較量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嗎?還是說僅僅是一些作者或者編輯為了吸引觀眾眼球而杜撰的呢?

陣法古來有之,其建立的初衷是為了集優勢兵力於某處進行攻擊或防禦。就常規作戰來說,雖然很少會特意挑明斗陣法,但通常來說一支靠著卓越陣法作戰的部隊無論面對怎麼樣的敵人都能保證隊伍的有條不紊。拿我們熟悉的戚家軍來說,其所運用的鴛鴦陣幾乎成了戰無不勝的存在,一方面靠中軍拚命抵擋敵方的進攻,另一方面由兩翼給予敵軍包圍,既可以在士氣上動搖敵人,又可以切斷敵人的退路。

不得不說,陣法的較量是戰爭的升華,往往能起到反敗為勝的奇效。而要說什麼直接影響到了陣法的發展,我想,最直接的莫過於奇門遁甲——周易預測學的工具之一。

奇門遁甲,本便廣泛用于軍事領域,一方面講究六甲大將的隱匿,另一方面又注重主客場各方面的生克以及地勢的搶佔等。

奇門遁甲具體如何影響古人行軍打仗的現在已不得而知,畢竟其中的學問太過深奧,相傳只有諸葛亮、劉伯溫這類人才能真正發揮其功效。我們所知的僅僅是奇門遁甲包含有八門、八神、九星等元素,而其中的每一元素都顯現出當下時局的狀況。

奇門遁甲總計1080局,這些局足以反映某一特定狀況下的特性,何時進、何時退、何時火攻、何時襲營,古人結合天道演變的規律將眾多軍事思想貫徹到書中,而這本書正是《奇門遁甲》。

奇門遁甲過於深邃,以至於後人逐步將之丟棄,但在完全捨棄之前,古人還是將一些精華以陣法和兵書的形式加以保留下來,拿《百戰奇略》來說,它有很大篇幅描述的是在不同地形上的作戰,而我們知道,奇門遁甲所涉及的八個宮位本身就代表著不同的地形,兩者有著相當的聯繫,奈何廣大民眾才疏學淺,愣是看不懂。

奇門遁甲作為軍事的核心,看不懂便看不懂了,畢竟趙普沒讀過《論語》還不是一樣當上了北宋名相?值得慶幸的是古人留下的兵書不少,而就通常作戰來說,這些兵書足夠了,除兵書外,輔以相應的戰略部署,即便不去拜讀奇門遁甲,照樣可以打勝仗,只因為我們在作戰的同時仍舊是在運用著奇門遁甲的知識的。

再考慮到時代的特點,如今早已脫離冷兵器時代,一方面排兵布陣仍然很重要,但另一方面科技的運用顯得更為搶眼。古法的學習為的是培養系統的認知,而想在當今社會取得軍事上的勝利僅僅依靠古法顯然又是不夠的。

話雖然此,一名通曉周易的將軍和另一名不懂周易的將軍其在戰場上的表現截然不同,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以易為綱,打遍天下無敵手

古人云:「不讀易,不可為將相。」古人對於《周易》的推崇可想而知。事實上,《周易》對一個人的影響的的確確不同凡響。孔子曾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要我說,《周易》的道遠甚於其他一堆道理,尤其比那些心靈雞湯、職場哲學之類的有用多了。

可能你昨天還是一名凡夫俗子,讀了幾本書,沒多久就成了一代鴻儒,歷史上的呂蒙正是麻雀變鳳凰的代表,他創造的「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神話簡直是顛覆了人們一直以來的認識。相比於呂蒙,我們中的不少人從小受到高等教育,根基會更加的紮實,如果有空讀讀《周易》,再恰巧你對軍事有所興趣的話,明天的十大將軍沒準就花落你家。

張景岳,我們之前提過,明末著名中醫,但在成為一名醫師之前,他曾是浴血沙場的一名少年將軍。作為一名熟讀《周易》的年輕人,他在戰場上將指揮進行地井井有條,而那時,他不過二十幾歲,並無太多的實戰經驗和閱歷。

俞大猷,我在以前的文章中也提過,一個自稱從《周易》中悟出兵法的怪才,放眼望去毫無特點,卻是嚴嵩時期屈指可數的優秀戰將,和戚繼光並稱「俞龍戚虎」,這份能耐、這份殊榮可想而知。

就連我們偉大的毛主席,也是個熟讀《周易》的人。無論是《周易》的哲學領域,還是《周易》的玄學領域,亦或是《周易》在其他方面的功效,毛主席都孜孜不倦地加以吸收,消化於腹中,最終帶領革命走向勝利,創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因此,讀《周易》打勝仗並非完全不切實際,《周易》的思想即便在於軍事上也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另一方面,《周易》作為預測學的鼻祖,如能在軍事部署上充分發揮風水及預測的功效,無疑能令作戰多一層成功的可能。

講到這裡,可能會有人對我嗤之以鼻,打仗能通過預測就操盤那還打什麼仗啊?確實,打仗靠的還得是「養兵千日」,而我所說的風水和預測實質上也只是一種感受,一種源於《周易》哲學觀所衍生出的感受。畢竟,風水是什麼?其最初以及最基本的需求還不就是要讓人感到愜意么?

周易和軍事的關係我們就說到這裡,除理學、預測學、中醫和軍事外,《周易》還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我這裡撿主要的講述,其餘就不一一論述了,而要說《周易》家族中最為核心的是哪一位?那自然莫過於之前提到過的玄之理。下回開始,我將花大量篇幅來介紹它。

敬請關注另眼觀易(6)——群龍無首不成氣,周易缺理不作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戌鑫說易 的精彩文章:

周易人生之認清自己

TAG:戌鑫說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