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爆米花廣告和電影發行投資,將成院線公司兩大商業突破口

爆米花廣告和電影發行投資,將成院線公司兩大商業突破口

橫店影視發布年度報告,凈利潤同比下降7.16%。為什麼業務較為集中的院線公司業績普遍增長不高?相比電影製作、發行業務較強的其他公司差別在哪兒呢?


橫店影視發布年報凈利潤下降,院線類公司業績難尋亮點 

3月8日晚,橫店影視發布了2017年年度財務報告。這家公司於2017年10月A股上市掛牌交易,但這份上市後的首份財報卻顯得有些寒磣。2017年橫店影視完成營業收入25.18億元,同比增長10.38%;實現凈利潤3.31億元,同比下降7.16%,扣非凈利潤同比下降7.77%。

來源:橫店影視年度報告

據此前其他影視公司公布的業績快報來看,凈利潤同比下降的影視公司比例較小。電視劇類公司大部分都大幅增長,電影方面萬達電影、光線傳媒凈利潤增長均在10%以上,華誼兄弟雖然僅有2.5%的凈利潤增長,但考慮到其兩部超過10億票房的賀歲檔電影《芳華》《前任3:再見前任》均大部分計入2018年業績,2017年凈利潤增長不多也在預料之中。

與萬達電影、光線傳媒、華誼兄弟、中國電影這些綜合性的影視巨頭不同的是,橫店影視的主要業務集中在產業鏈下游的院線端,即電影放映業務。從這個角度觀察,與橫店影視類似的幾家放映業務佔比較高的院線類公司,業績似乎都在原地踏步甚至後退。

與橫店影視同期登陸A股市場的金逸影視2017年快報中顯示,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1.63%,凈利潤增長7.9%,僅達成個位數增長;另一家院線公司幸福藍海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1.35%;凈利潤增長僅為0.22%。上海電影雖未公布2017年快報或年報,但從三季度來看,其凈利潤同比去年下降達13.26%,單憑Q4業績很難力挽狂瀾。

國內的院線公司,似乎業績都難尋亮點,面臨著同樣的難題。


放映業務毛利極低且不斷下滑,院線靠爆米花和廣告賺錢 

從橫店影視的年報可以看到,橫店影視的電影放映業務毛利率僅有4.66%,相比公司整體20.69%的毛利率,放映業務的盈利能力可謂極低。

橫店影視業務毛利率

放映業務佔據營業收入和成本主體,佔總成本比例達到96.19%,而極低的毛利率導致在最終公司的利潤構成中放映業務僅佔18.20%,相比之下,賣品業務和廣告業務依靠極高的毛利率,反而成為了利潤的主要來源,相當於橫店影視是依靠賣飲料爆米花、還有廣告撐起了整體利潤。

左為橫店影視成本構成,右為利潤構成(圖表來源:同花順)

其他院線公司的收入利潤構成情況大同小異。金逸影視2017年半年報數據顯示,其電影放映業務毛利率為0.88%,利潤僅占公司整體的2.69%,同樣是賣品、廣告服務、發行收入等構成利潤主體。

影院所需要的建設資金成本、租金、人力等運營成本都非常巨大,且都處於不同幅度的上漲過程中,隨著這些成本的上漲,放映業務毛利率的逐年下降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雖然問題顯而易見,但這其中的困難卻遠比數字複雜。因為那些利潤極高的賣品、廣告業務,其實也是建立在電影放映業務的基礎之上的。作為觀眾觀影的附加消費、觀影人群紅利帶來的廣告收入如何,都依賴於電影放映業務規模的大小。

所以不管放映業務毛利多低,對於院線公司來說卻是立身之本,是公司其他價值實現的基礎所在,不能動搖。

因此,院線公司處於較為被動的商業局勢:主要利潤來源於賣品和廣告——賣品和廣告依賴於利潤極低的電影放映業務規模——電影放映業務的收成大部分取決於行業熱度特別是上游電影製作內容的優劣。在這個過程中,院線公司自身的發揮空間很有限。

從整個院線市場來看,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48條院線,前10條院線所佔市場份額68%,院線行業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

萬達依靠自身品牌價值與商業配套優勢,營業額遠遠超過其他院線。萬達院線上市公司自2017年更名為萬達電影后擺脫「院線」之名,全產業鏈已經初步成型,非票房收入佔比不斷上升,對放映業務的依賴已經不像其他院線公司那樣嚴重。且因為院線建設的「重資產」性質,其他公司想在佔有份額上追趕萬達也基本沒有可能。


參與電影製作發行,開發更多衍生業務成兩大突破方向 

雖然存在諸多潛在問題,但院線公司與其他影視公司一樣都將受益於國內電影市場的巨大潛力。2017年中國電影總票房559.11億元,同比增長13.45%。觀影人次16.2億,同比增長18.08%,從大環境看增長速度喜人。且2018年春節檔更是創下無數票房紀錄,《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都拿下了巨額票房,預示著2018年電影市場規模的進一步擴展。在這樣的背景下,院線公司在2018年的業績大概率會隨著市場的火爆而普遍上升。

且從市場潛力來看,2017年全國人均觀影次數為1.17次,美國為3.8次,市場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二三線城市的影院資源仍待開發。

在大環境向好的基礎上,幾家院線公司也都在尋求更多元化的商業模式,以線下拓寬消費場景和參與影視內容製作為主要方向。

如橫店影視在年度報告里提到,將積極推進高科技休閑體驗、遊戲娛樂、便利超市、特色餐飲等場景消費和產品消費,增加顧客在影院停留時間,提高單人消費。

而金逸影視、上海電影等公司都在積極投入電影發行、投資等產業鏈上中游。金逸影視接受券商調研時表示,公司投資了《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熊出沒·變形記》等影片,投資結果略超預期,2018年電影投資預計比上年會大幅提升。

只不過投資、發行等業務在帶來新的業績增長可能的同時,也意味著新的風險。上海電影在2017年重點參與發行的電影《鮫珠傳》就成績不佳,這部被寄以厚望的電影最終僅獲得1.14億元票房。另一部主推電影《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改檔至賀歲檔,卻也不敵同期的《芳華》《前任3:再見前任》《妖貓傳》,最終票房僅有2.24億元也不甚理想。

對院線公司來說,目前雖有電影市場火爆帶來的紅利,但卻仍是路阻且長。同行業競爭會越加激烈,建設、租金、人力成本不斷上漲,如果不能及時找到更多盈利模式的話,業績很難有起色,但在參與電影投資、發行業務的同時院線公司也要謹慎選擇投資標的,對電影內容的把控選擇,大概率將成為左右2018年院線公司業績的重要影響因素。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區塊鏈如何提升食品安全,這裡有一份詳細報告
蘋果、三星、小米們的焦慮:下一個換機潮在哪裡?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