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嘗評《環境·人類·文化》一書

嘗評《環境·人類·文化》一書

A review of the book "Environment Man Culture: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Anthropology"

【作者簡介】楊家康,男,1994年生,雲南曲靖人,雲南民族大學雲南省民族研究所2017級人類學碩士研究生。

我思考文化、環境和人三者之間的關係卻不得入其門,讓我困惑久矣!如果只是單一的停留在文化層面上來理解文化,導致在學習研究過程中始終不得其要領。作為一名非專業生剛入門學習人類學專業,攻讀環境生態人類學專業領域,心存諸多疑惑。人類學是什麼?生態學又是什麼?這個專業究竟研究在探討什麼問題?又該如何去開展相關的研究等等的問題蘊繞在腦海。開春伊始,有幸閱讀了雲南民族大學何大勇教授翻譯,2017年12月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日本學者高山龍三教授大著《環境·人類·文化》一書,收穫頗豐。我閱看附錄中有日本著名的人類學家川喜田先生對該書的評價「是一本飄逸著濃濃的誘人香味,高大上的書籍」,一下子把我吸引進去了。讀完後,產生出的一些閱後靈感,覺得要寫一個簡評來介紹該書推薦給大家。

《環境·人類·文化》一書以環境作為基本的背景,通過人類學的研究方法、文化、人類、環境、社會、文明六個主題,運用作者調查的第一手資料,分別介紹了世界各個地域及地域上所居住的民族,向讀者呈現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上居住群體的文化,引導讀者去思考現代社會中環境、人類、文化三者之間的關係。在研究方法部分,作者通過對實踐、書齋和野外科學的論述告訴我們如何去解決問題,如何讓我們的研究變得確實可信,即野外科學。一個研究者通過長期的田野參與觀察,搜集一些碎片化的知識,並有機的把它們凝聚起來,進而去描述研究的整體,這種田野經驗能夠讓研究者具有綜合性的能力。對於大多數剛準備做研究的人來講,在一項研究中,如何去搜集整理相關資料,這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情,這一章中詳細的介紹了如何去搜集並整理一個研究所需要的資料。這一主題所陳述的內容對於一個入門學生來講,能夠激發他對研究的興趣,在學科研究方法上也具有指導性。在文化部分,作者以藏人的鳥葬入題,引導讀者去思考全球化背景下,如此多樣性的文化在不斷地交流碰撞,我們該如何去應對理解不同文化的要求。帶著這樣的思考去解釋什麼是文化,探索與異文化接觸的方式。這樣的思考時至今日也常談常新,它能引導我們不斷去探索更可行的異文化接觸方式,在這一探索過程中,通過不斷的比較和自我反省,更深入的了解自己。

我作為人類學專業的一名新人,接觸人類學這一專業,我腦海中不自覺浮現這樣一些問題:什麼是人類?人類從何而來?人類是動物嗎?它與動物有何不同?在這本書人類這一主題裡面,我尋找到了以上問題的答案。首先人類是一種動物,但他是有文化的動物,人類這種動物與其他動物的不同在於:人類有思想、有意識,能夠製造並使用工具,能夠運用符號進行交流互動。人類經過400-50萬年前的猿人、70-10萬年前的直立人、10-4萬年前的早期智人、4萬年後的晚期智人一路進化而來。在這一長時期的進化過程中,人類發明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文化,這些文化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地更新發展。文化被人們創造,它也作用於人類的進化,它幫助人們去適應不同時期的環境,它的展開使人類能夠生存、適應和繁殖。文化的積累是隨著人類活動時間和空間的擴大而逐漸變得深厚的,同樣,人們的適應能力也在與日俱增。這本書中詳細的給讀者介紹了不同種類、不同時期的猿的生活結構,同時兼顧共時性和歷史性的資料呈現,讀者能夠清楚地了解從猿到人的發展歷史,也能夠了解到這段文化的形成過程,這樣的文本能夠幫助讀者去了解自己,去認識自己。這樣一個從簡單到複雜的進化過程,人類作為生物學上的一種智人,他們也根據自己的文化不同區分為不同的民族;根據遺傳體質的差異,從生物學上區分為不同的人種;根據國籍的不同從政治上區分為不同的國民。文本中也詳細的介紹了世界上存在的人種,包括他們的劃分、分布等。但所有的這些區分都是建立在人類後天獲得的文化知識體系之上的,人們根據不同群體擁有的不同文化特徵,將人類作為不同的區分,這完全是人類思維意識下的產物。如果拋開這些後天積累所造成的文化分類,那麼我們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我想這也是對哲學家提出的「人生而平等」的一種理解。

書中在環境這一主題下,作者指出環境作為媒介創造了文化,那麼地球表面環境是一樣的嗎?地球的各個部分都有著不同的地質、地形、氣候、動植物等。我們研究生態,所研究的就是地球表面生命體之間及生命體與其所處環境之間的關係,同樣,研究環境,我們也必須去探索認知地球上不同地理區域的不同自然和社會條件下形成的文化,把研究的焦點放在環境與文化之間的關係上來考慮問題。書中詳細的陳述了不同氣候條件下採集狩獵民眾的生活,在不同氣候條件下,人們能夠獲取的食物來源不一樣,他們的衣食住行都體現出明顯的差異。在舊石器時代里,人們主要以採集和狩獵維持生計,到了中石器時代以後,人類開始能夠栽培穀物、豆、果樹,飼養家畜,由此逐漸地開始步入農耕社會。熱帶林的農耕、熱帶草原的雜糧農耕、地中海的麥作農牧分別代表著農耕文化發展的不同階段,從根栽到種播,從生產匱乏到生產剩餘,農耕文化在不斷地演進。到了新大陸時期,農耕技術相對成熟,生產剩餘增加,物與物的交換展開,對動物的馴化成為可能。在常綠闊葉林農耕文化階段,稻作文化開始出現,乾燥地畜牧文化的成立,都體現著人們對環境的適應,在不同的自然條件下,探索適合與環境的互生之道。熱帶有熱帶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旱地有旱地居民的生計方式,採集、狩獵、農耕、畜牧的發明都有其獨特的孕生之地,人類的生活生產活動將這些不同的生計方式傳播開來。但是,在書中論述到「石器時代」是人類最早的時代,引發我的思考。這一時代的命名是通過人類考古發現相關的石器工具而命名,眾所周知,石器是一種比較容易保存,不易消失的東西。相比之下,木質的工具它有保存的時效性,由於其特殊的材質,在一段時間後會被微生物腐蝕消失。木材製作的工具如棍棒,它不僅容易被製作,也比石器更容易攜帶,因此,也不能完全排除人類使用最早的工具是由木製的,只是我們今天無法用科學的證據去考證它。

人們為了更好地生存需要,需要組成群體,並有秩序的維持群體的穩定。家庭是這個社會最初級的群體,人們通過婚姻締結群體關係,建立在血緣基礎上又發展出家族、氏族、親屬等群體。這些群體的組成有其複雜的規則,群體內秩序的維持也有其專屬的制度,這些規則制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經過漫長的時間,人類通過集體的智慧逐漸制定完善的。書中對親屬關係、婚姻形式等有細緻的描述,社會從最小單元逐漸擴展成為一個大集團。人與人的關係也逐漸變得複雜,且不同地域下、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所遵循的社會規範也不一樣,也正是這種人與人的關係,把這個社會上所有的人編織成一張巨大的網,每一個人都是這張網中的一個節點。在文明這一主題下,作者介紹了從樸素文化到都市文明再到准都市文明最終形成現代文明的過程,並分別介紹了中國文明、伊斯蘭文明、印度文明、喜馬拉雅文化、東南亞文明和日本文明。通過對不同文明的發源地、所處環境、形成過程、發展歷程的描述,聖俗二元文明、都市文明、准都市文明和現代文明是何形態躍然紙上,各種文明之間形成對比,從而讓我們對現代社會文明更為珍惜。現代文明的這段發展史的了解,也讓我們對現代社會更為了解,回到最本質上來說,是對我們人本身更為了解。所有的這些文化、文明都是我們作為行為主體的人,經過漫長的歷史,不斷地探索與環境的合理化相處之道上創造出來的。今天,我們要回去研究這個人類社會,去探索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文化、環境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環境·人類·文化》一書對於我們認識人類、理解文化、了解環境、認知社會有一定的啟迪作用,是我們思考研究諸多關係的基礎性知識,是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專業學生的一本良好的入門書籍,值得反覆閱讀。

編輯說明:全文由作者提供。圖片版權歸原單位所有。篇幅原因,注釋從略。

編 輯:吳曉琳 吳鵬 賈淑鳳

編輯助理:王孟維

您的稿件和服務意見請發往"民族學與人類學"微電子雜誌服務郵箱:

您的支持和鞭策將會是我們進步的源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