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央行副行長:資管新規正在進行修改,會儘快公開

央行副行長:資管新規正在進行修改,會儘快公開

前言

3月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易綱,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相關問題答記者問。

潘功勝表示,人民銀行正在會同相關部門進行修改資管新規政策,履行相關的程序以後會儘快向社會公開。

綜合:華爾街見聞、中國網財經、21世紀經濟報道

央行副行長潘功勝稱,資管新規收集了意見,監管部門對其中合理的部分進行吸收。央行正在會同相關部門進行修改,會儘快公開資管新規。資管新規會在化解資管業務方面存在的問題和風險,與政策出台之後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中間尋找一個很好的平衡。

文字實錄

記者:

目前,央行正在牽頭制定資產管理行業的監管規則,央行出於哪些考慮來出台這項規則?目前規則的進展如何?什麼時候能夠正式推出,以及推出之後是不是會對金融市場帶來衝擊?謝謝。

周小川:

資管方面的發展其實也是一種正常的發展,但中間也有一些不規範的地方,一些類似的產品規則不太一致,另外也有一些冒牌的,打著一個名義來做的,實質上是其他的事情。因此確實有一些漏洞,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對資產管理行業進行規範化管理。在人民銀行來講,我們是范一飛副行長在負責這個事,今天他沒來。但是,潘功勝副行長也管金融市場,所以他對這個事也比較了解。請他說一下。

潘功勝:

關於規範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我們在去年11月份已經向社會公開徵求了意見,大家應該從網上對它的基本框架都可以非常了解。我們也收集了很多的意見,會同相關部門對這些意見進行了認真的研究,並且也合理的進行吸收。在考慮這個規則的時候,我們會考慮到怎麼化解在資產管理業務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所隱藏的風險,以及對這個政策出台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我們會在這之間尋找一個很好的平衡。這個政策人民銀行正在會同相關部門進行修改,履行相關的程序以後會儘快向社會公開。謝謝。

新規動向

據中國證券報,中國銀監會主席郭樹清3月8日表示,監管部門正研究梳理各方反饋意見,進一步修訂完善資管新規。銀監會針對商業銀行可能面臨的影響已開展分析監測,並據此對相關新規進行改進和優化,「關於理財業務的實施細則和相關平穩過渡方案,我們正在研究起草,後續會徵求各方意見」。

銀監會相關負責人此前表示,根據資管新規的總體要求,銀監會對現行監管規則進行了系統梳理,研究借鑒國內外監管實踐,起草了銀行理財業務監管辦法,擬作為配套細則適時發布實施。

對於資管新規何時出台,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本周二表示,資管新規還在修改完善中,正在抓緊制定細則,目前還有不同意見,現在還不知道時間表。

3月2日,華爾街見聞曾提到,經過相關部門多輪徵求意見和反覆醞釀,並按程序報請國務院批准後,資管新規或於近期發布。

此前21世紀經濟報道也曾報道稱,關於資管新規的下發時間,爭取「兩會前後」的說法較為普遍。而資管新規過渡期,可能延長半年至2019年底。

貨基、短期債基或受較大影響

早在3月初,市場曾傳出消息稱,監管層召集國內多家大型公募基金公司相關高管人士對短期理財債基和貨幣基金的運行、規模等進行了討論,這兩類基金或在資管新規實施後面臨重大調整。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討論的最終結果將反映在即將發布的資管新規中,業內預計下發時點為3月末,本月將成為資管新規下發前最後的窗口期。

從討論情況來看,無論是對短期理財債基估值方法和未來規模的限制,還是對貨幣基金T+0的進一步管控,都延續了監管層嚴控系統性風險的監管思路,業內表示,這是促進公募回歸財富管理本源必經之路。

短期理財債基臨調整

春節後的一場監管內部討論會議,令短期理財債基被推上風口浪尖。

按照會議討論內容,在資管新規公布以後,所有的理財型基金按照頒布時點,規模只能減少,不能增加;其次,短期理財基金不再沿用攤余成本法,全部改為凈值型產品。這意味著,目前市場上百餘只短期理財債基將面臨調整。

作為2012年興起的一種創新基金產品,短期理財債基在各類公募產品中一直處於較邊緣的位置。直到委外業務前兩年興起,這類產品因承接了部分機構客戶的需求而有所變熱;在去年末貨幣基金受限之後,短期理財債基更是扮演了「類貨基」的角色,規模迅速擴張。

據銀河證券數據統計,截至2017年末,按照攤余成本法計價的短期理財債券基金共有50隻,合計規模為3653.69億元。2017年四季度,此類基金規模增長了1451.57億元,增幅高達65.9%,是去年各個季度中增幅最明顯的一個季度。

考慮到去年貨幣基金不再納入公募規模排名,短期理財債的存在某種程度而言確實為基金公司提供了另一個沖規模的通道,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其規模大增起到了促進作用,但新規的到來將令這一「沖規模」通道也不再通暢。

不過,監管將矛頭指向這類產品更本質的原因在於,短期理財債基使用的攤余成本估值方法不符合資管凈值型管理轉型的大方向。

3月8日,某大型基金公司相關人士趙立鑫(化名)向記者表示,監管層不願意看到以攤余成本法這種計價方法的產品大規模存在,因為這背後涉及到剛性兌付的問題。整個公募目前只有這一塊還有若干風險點,短期理財基金對久期的匹配要求還是比較高的,市場趨勢變壞時也可能會有風險,為了防止爆倉事件重演,因此監管選擇提前解決隱患。

趙立鑫進一步談到,從分級到貨基,監管的大方向就是降槓桿、防範系統性風險,對短期理財基金的管理也延續了這種思路。短期理財債基只有三千多億規模,和7萬億的貨幣基金相比完全不是一個體量,監管之所以還要管,就是為了提前止住任何風險的苗頭,以後公募全部要往凈值型產品的方向發展。

除了防控流動性風險之外,有公募人士向記者表示,對理財型基金的管控也有防止監管套利的考量。某種程度而言,銀行通過這類產品做類貨幣的投資,並不符合金融服務實體的要求,有金融空轉的性質。

貨基T+0再收緊箍咒

除短期理財基金外,自去年開始已經經過多輪限制的貨幣基金,也將可能面臨更進一步的調整。在前述監管內部會議中,貨幣基金的T+0快速贖回業務被重點進行了討論,背後原因同樣在於進一步防範潛在的流動性風險。

今年2月底,市場曾有消息稱貨幣基金直接用於消費,支付以及T+0贖回總計每日上限擬定為1萬元人民幣,儘管該消息一直未能得到監管方面的最終證實,但業內認為,從當前的監管態勢來看,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去年的流動性新規已經對貨幣基金進行了特別規定,年末的18項監管指令更使得貨基面臨前所未有的監管局面,在防範系統性風險的大前提下,貨幣基金T+0面臨進一步收緊的可能性也大幅上升。

前述趙立鑫認為,監管層可能不會對貨幣基金T+0進行百分百的「一刀切」,還是會考慮滿足普通投資者的小額消費要求,因此一天限額1萬元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歸根結底,對基金公司而言,監管還是希望大家回歸主業,把權益管理做好。

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最具代表性的貨幣基金天弘餘額寶已經經歷了多次限額,目前餘額寶個人交易賬戶持有額度上限為10萬元,單日額度低至2萬元,欲購買者只能通過每天早上搶購模式,便捷度大不如前。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月底,貨幣基金規模達到7.3萬億元,較前一個月增長了6425.89億元,增幅高達9.54%。這也是貨幣基金規模首次突破7萬億元整數關口。如此龐大規模之下,對貨基潛在風險的嚴控顯然不可鬆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觀基金 的精彩文章:

長租公寓第一隻獨角獸誕生,自如A輪融資40億還有對手嗎?

TAG:大觀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