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耿東升委員:建議籌建中國古代陶瓷館

耿東升委員:建議籌建中國古代陶瓷館

2018年3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博物館藝術品鑒定中心副主任耿東升在文藝界委員聯組會上告訴記者,今年他將提議籌建中國古代陶瓷館,這也是老一輩陶瓷人的心聲和願望。

耿東升說,中國陶瓷生產歷史悠久,陶瓷窯場眾多,遍及國內各地區,窯址分散,產品豐富,風格迥異,地域性較強。各省市地區的古陶瓷研究機構的研究方向也具有較強的地域性和側重點,中國古陶瓷研究展示的完整性受到限制。

耿東升還認為,目前中國沒有一個專門展示中國古代陶瓷藝術的場館,在綜合性的博物館中,古陶瓷展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囿於場地和藏品的限制,展出的大多是精選出的代表性窯口和館藏最精美的藏品,許多重要的窯口和瓷器並不能顧及到,觀眾無法了解中國陶瓷發展的全貌。

為此,耿東升建議,在北京籌建中國古代陶瓷館,陶瓷館應全面地涵蓋各時代、地區的陶瓷窯口的瓷器,設常設展以及不定期地開展各種主題的古陶瓷活動。通過展覽等形式,全面系統地把古陶瓷文化展示給國內外觀眾,講好中國故事,提高中國傳統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3月9日的會議中,他還提案建議將加大文物鑒定人才培養和科技檢測在文物鑒定中的作用。希望相關部門重視起文物鑒定工作。」

文物鑒定人員是文博專業技術人員,承擔著館藏文物和在徵集文物過程中對文物真偽、優劣的鑒別和把關職責,責任重大。文物鑒定專業性強,培養人才周期長,文物鑒定人員既需要有文史理論基礎,又需要有豐富的文物鑒定實踐經驗和技能,也要研究各種文物造假手段和特點等。

耿東升建議,應重視鑒定人才的培養,加快形成「老、中、青」年齡結構梯隊,加強鑒定人員的傳、幫、帶,以「師傅帶徒弟」的傳統方式來培養。不僅如此,耿東升還認為,傳統的文物鑒定靠「眼」學,而隨著科技的發展,先進的科技手段逐漸運用到鑒定之中,成為「眼」學鑒定重要的輔助方法。科技檢測應用於文物鑒定其標準相對客觀公正,用科學數據說話,也易於公眾接受,既可以規範人才隊伍,又能規範鑒定行業。

為此,耿東升建議:

一是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應牽頭組建權威的科技鑒定機構,打破科技鑒定機構各自為政的現象,形成權威科技鑒定共同體。

二是館校結合,加強科技檢測人員的培養。鼓勵培養交叉學科背景的鑒定人才,培養既懂「眼」學又懂利用科技檢測作為輔助依據的人才。博物館和高校各具優勢,依託各自資源進行人才培養,為新型人才多創造交流、實踐、考察的機會。

三是實現數據資源的共享。目前,一些高校、博物館、科研機構在科學檢測應用於文物鑒定領域已取得一定的成果跟經驗,對他們進行資源整合,實現數據共享。

-END-

[聲明:本文由淘古趣平台自互聯網搜集並整理髮布,侵刪。同時,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古趣 的精彩文章:

國家文物局:徵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修訂草案意見
帝王將相和他們的「皮帶」-玉帶鉤

TAG:淘古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