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視甚高的才女張愛玲

自視甚高的才女張愛玲

民國時期上海文壇有四大才女:張愛玲、蘇青、關露、潘柳黛,最為人熟知的是前兩人,二人也是惺惺相惜。蘇青言「只看張愛玲」,張愛玲則說「把我同冰心、白薇她們來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只有和蘇青相提並論我是心甘情願的。」

這個自視甚高的張愛玲出身名門,本名張瑛,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李鴻章的女婿,祖母李菊耦乃是李鴻章的長女。父親張志沂是典型的遺少,母親黃素瓊曾前往英國,較為歐化。在這樣家庭中長大的張愛玲,先是在私塾學習,後進入貴族學校。

張瑛10歲時,即1930年父母離婚,也是在這一年,張煐被改名為張愛玲,這是為了上中學報名方便。「愛玲」為英文「Eileen」的譯音。14歲時,張志沂與孫用蕃結婚,張愛玲和弟弟張子靜從此在繼母的虐待下長大。有一次,孫用蕃向張志沂進讒言,張志沂不僅痛打了張愛玲一頓,還掏出手槍揚言要殺死她。而青春期的這些經歷,對張愛玲孤僻、高冷、敏感性格的形成不無關係。

張愛玲在中學時就顯示出了其文學天分,14歲時完成《摩登紅樓夢》,17歲時在一些刊物上發表了多篇小說,19歲時張愛玲前往香港大學文學院讀書。1941年底,日軍佔領香港後,張愛玲回到上海,就讀於聖約翰大學,後因為經濟原因輟學,此後通過從事文學創作謀生。在1943年和1944年的兩年中,張愛玲因發表《沉香屑》、《傾城之戀》、《心經》、《金鎖記》等中短篇小說,而在上海一舉成名。從那些流淌的文字中,你會感覺到她對世態人情的把握是如此的精緻、圓熟、冷靜而又充滿世俗的情趣。或許正是這睿智,這對世事的洞察,幫助她逃避了人生的劫難。

此間,張愛玲結識了汪精衛政權的宣傳部次長、作家胡蘭成,並與之產生感情糾葛,1944年,兩人秘密結婚。但生性風流的胡蘭成又在婚外與他人同居,最終張愛玲在1947年選擇了與其分手。

1949年張愛玲寫過《十八春》和《小艾》兩篇小說。1950年七八月間,在夏衍的安排下,張愛玲隨上海文藝代表團到蘇北農村參加土改工作。

1952年7月,32歲的張愛玲婉拒了夏衍的挽留,以「繼續因抗戰而中止的香港大學學業」為由隻身去了香港,後前往美國在七十四歲時離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血網-歷史風雲 的精彩文章:

八路軍游而不擊,沒有陣亡的將軍?圖文

TAG:鐵血網-歷史風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