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眼看1.4萬億美元旁落海外 中國欲補科技股上市短板

眼看1.4萬億美元旁落海外 中國欲補科技股上市短板

眼看1.4萬億美元旁落海外 中國欲補科技股上市短板

據彭博,騰訊、微博、阿里巴巴,會下金蛋的雞一隻接一隻地飛走了。總市值高達1.4萬億美元的中國本土明星科技企業正在給世界各地投資者帶來回報,對中國來說恰恰是肥水卻落外人田。

它們加在一起,佔到了上海和深圳所有上市股票市值的五分之一。這還沒算完:全球五分之二的獨角獸公司都來自中國。它們的缺席讓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股市失去生機,空餘一堆國有巨頭坐鎮。

有跡象顯示這種局面即將發生轉變。北京正在研究讓海外上市公司回歸A股市場的辦法。據稱,監管機構將為今年科技公司IPO開通快速通道並討論允許雙重股權結構。一個更大的任務是,讓A股市場成為新公司上市的可行選項。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駐香港的亞太區新興市場股票副總裁卞策稱,國內投資者一直以來都無法分享中國新經濟和互聯網行業的成果,監管機構應該考慮是否應該放鬆對下一代獨角獸公司在本土市場掛牌的限制。

眼看1.4萬億美元旁落海外 中國欲補科技股上市短板

與鮮少冒出有活力的科技公司的歐洲不同,從騰訊控股這種全球巨頭到曠視科技、寶寶樹和餓了么之類的過十億美元初創企業,中國盛產此類公司。但中國缺少的是一個適合年輕公司的監管結構。其他障礙包括A股IPO申報企業必須已經盈利,想想TwitterInc.、Box Inc.之類的美國公司都還在虧損,這顯然是個重大阻力。

中國證券行業的規定旨在保護散戶投資者--中國股市的主力軍。它們不允許給予創始人和管理層更大投票權的雙重股權架構,這正是阿里巴巴集團的馬雲卻步的原因。新股發行還得受到估值上限的約束--市盈率不得超過23倍左右。外面有大把的錢在等候,企業主只能眼睜睜看著股價在開盤後上漲一兩倍。

修改規定需要時間,因此官方正在研究一條讓科技股回歸的更快渠道:發行一種將海外股票打包的代理證券並在國內銷售,這種證券名為中國存托憑證(CDR)。證券監管機構表示,其已在研究CDR的可行性,而且一些公司也已表示了興趣。

中國證券監管機構周四宣布通過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請,把通常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時間的IPO審批流程壓縮到了僅僅幾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清輝 的精彩文章:

比特幣1月份市值少了440億美元 樓起樓塌一樣快
專家算出蘋果設備的平均使用壽命 僅四年出頭

TAG:宋清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