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慢性病人膳食全攻略

慢性病人膳食全攻略

導語

「慢性病」其實就是指不容易治癒的、會反覆發作的病。對於慢性病患者來說,日常飲食是需要十分注意的。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幾種慢性病的飲食注意事項吧。

慢性病人膳食全攻略

作者:吳潔 李瀛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的膳食都得到了改善,可是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病率仍然呈上升趨勢。原因就在於人們缺乏正確的飲食營養知識,不能科學合理地用膳。一味追求口感,卻忽略了食物的營養價值,而事實表明,慢性病是與國民膳食結構關係密切的疾病。在現代的生活形態下,慢性病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更多的年輕人也因為經常過多食用速食、甜食、高熱量油炸食物,還抽煙、喝酒、熬夜、暴飲暴食,導致慢性病的形成。專家建議,人們應該均衡膳食,注意營養平衡,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慢性病之一:高血壓、高血脂

很多人都患有高血壓,患者應該保持心情放鬆,早上起床後多飲水,可起到稀釋血液降低血壓的作用。平時,多喝茶,多吃一些植物性食物,如芹菜、銀杏葉、白果等,這些食物中含有的總黃酮具有降血脂的功能。每天最好保證半斤左右的水果(大約2個蘋果的量),體內維生素才不會缺乏。

美食當前,高血壓患者也應該克制自己,遠離油炸、肥膩的食物,盡最吃清淡少鹽的菜類,平時適當地增加些運動量。

慢性病之二:糖尿病

糖尿病主要是人體內的含糖量過高,首先就要控制糖分以及能量的攝人量。可以多吃一點粗糧,粗纖維對人體非常有益。

如今市場上推出了不少「無糖」和「木糖醇」類產品,給糖尿病患者帶來了一些誤區,在購買時,往往都會選擇這些產品。其實某些「無糖」和「木糖醇」類產品並非真的「無糖」或者「少糖」,儘管沒有添加糖分,但還是有熱量存在,如一些餅乾、麵包等,患者在購選時需謹慎,也不要過多吃,以適量為原則。

糖尿病患者在平日里,也不用對膳食太過苛刻,只要控制好熱量的攝人,適當地吃些水果也是可以的。拿老年人來說,一天內以米飯5~6兩為限,可保持能量攝人的平衡。當然,還是要根據個人情況而定,年輕人可以適量增加一點。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應多補充優質蛋白。

推薦小菜譜

五味巴戟粥:原料是粳米、五味子和巴戟天,將原料放入砂鍋中燉,直至粳米成粥即成。具有滋陰壯陽、固精縮尿之功效,適於陰陽兩虛型糖尿病患者食用。

慢性病之三:心臟病、冠心病

對本來就有心臟病史的人來說,應堅持用藥、定期檢查;膳食上注意合理搭配,不能吃太飽,七分飽即可,否則會加重心臟的負擔。而對於平常心臟並無異常的人群來說,則需要倡導「治療性的生活方式」,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盡量少看驚險、競技性的比賽,避免因情緒激動、緊張煩躁、發怒受涼等導致血壓上升快、心肌耗氧璧上升,增加心臟負擔。

不要讓自己養成有吃夜宵的壞習慣,因為吃了宵夜,立馬睡覺,對自己的腸胃不好,同時控制飽和性脂肪酸的大量攝入,少吃動物性脂肪,少飲濃茶、咖啡等興奮性飲料;戒煙減酒,吸煙不利於健康,最好戒掉,酒可以適量飲用,偶爾可以飲用少許對心臟功能起到一定促進作用的干紅葡萄酒。有冠心病、心臟病的老年人外出鍛煉時,不要過早,並及時添加衣物。

推薦小菜譜

制何首烏紅棗粥:將制何首烏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用中火煎煮20分鐘後去渣留汁,再加入粳米、紅棗及水適量,同煮成粥後加入冰糖,拌勻即可食用。每日早晚各服一次,5~7天為一療程,間隔5天再服第二療程。該粥具有補肝腎、益精血、健脾胃、烏鬚髮的作用,適於老年人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鬚髮早白等疾病。(何首烏有毒,請在醫生的建議下服用)

慢性病之四:慢性胃炎

除了以上那些常見的慢性病之外,慢性胃炎的普發也是不容忽視的。但由於癥狀不明顯,所以往往被人所忽視。有慢性胃炎的患者平時應該細嚼慢咽,減少粗糙食物對胃黏膜的刺激。可以補充一些維生素C、維生素A。

三餐飲食要規律,注意飲食衛生,多吃清淡食物,少食肥、甘、厚、膩、辛辣等食物,少飲酒及濃茶,免用生冷、酸辣和硬質食品。晚上不要吃宵夜,讓胃也休息一下。

推薦小菜譜

早上最好吃白粥、蛋糕或雞蛋,外加一杯牛奶或豆漿,中午可以吃米飯加菜,但要注意,米飯不要過硬,晚上最好吃面或泡飯,可以讓腸胃得到清理。

總結

對於慢性病人來說,大部分都是吃出來的,就是人們常說的「富貴病」,而且往往都是攝入量大於需要量,所以對這些患者來說,膳食上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攝入量,提高需要量,使之達到平衡。平時少吃煎、炸、油膩的食物,多吃粗糧,適當運動。

中醫認為,久病傷陰,許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陰虛表現,養陰補虛是這類慢性疾病調理的重要原則之一。

慢性病患者應多喝水。除喝水之外,還可食用藕、蘿蔔、胡蘿蔔、黑木耳、白木耳、芝麻、土豆、萵苣、白菜、花菜、紅薯、蜂蜜、梨、花生、枸杞、麥冬、胖大海等養陰之品。目前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劇增,飲食油膩,鍛煉缺乏,使得體內的「陰」相對不足,引起陽熱的偏亢,於是,人們越來越容易上火,熱性疾病越來越多。所以,走進大自然的懷抱,漫步田野、健身鍛煉,都有助於養陰而調整機體陰陽。

版權聲明:

文本發表於《中醫養生保健》雜誌,由雜誌社授權刊發。作者/吳潔 李瀛。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使用不當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菁古堂 的精彩文章:

貪吃堅果小心傷下巴
運動時,究竟該如何護膝?

TAG:菁古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