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懂阿里AI布局,信息時代的新經濟理論

讀懂阿里AI布局,信息時代的新經濟理論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 全球經濟正從工業時代向信息時代全面轉型。在實體經濟已經發生翻天覆地變革的今天,經濟學說並沒有經歷相應的脫胎換骨,傳統經濟理論對現實世界的解釋逐漸顯得乏力。

阿里巴巴、亞馬遜、騰訊等公司,在社會經濟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傳統的經濟學理論似乎很難解釋這類現代公司背後的經濟現象。近期,《陸家嘴》雜誌有幸聯繫到阿里巴巴複雜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張翼成和他曾經的兩位學生, 信息經濟領域青年學者周濤教授和呂琳媛教授。他們師生合力打造的《重塑:信息經濟的結構》(下稱《重塑》)高度凝鍊了過去20 多年中張教授圍繞信息經濟的研究成果,將「信息」這一重要的新市場要素納入經濟解釋的分析框架。書中提出的「魔餅」、「個人助手」等概念,從全新的角度演繹了信息經濟特徵;無論對新的經濟體系,還是前沿企業,都能體現出理論價值。

新概念:魔餅

《重塑》一書中提到,信息在消費市場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因為缺乏足夠的信息,即便是有著豐富購物經驗的消費者,對於一個產品的很多方面,如適用性、質量以及長期伴隨的收益和風險,往往都是茫然的。我們時常難以選擇到滿意的旅遊產品和電子設備。在教育培訓、保險理財和醫療保健上,信息的不足和選擇的盲目更加嚴重。

傳統經濟學的基礎模型認為顧客都是理性人;但在信息經濟中,首要的創新是認為顧客有信息能力的差異。這種信息能力是針對產品而言的:市場中存在質量參差不齊的產品。如果一個人的信息能力無窮大,那麼他對產品是完全知情的;相反,如果一個人的信息能力為零,那麼他對產品則是一無所知的。消費者大都介於中間, 他們對產品真實質量的認識將取決於他們信息能力的大小。信息能力越高,越能更好地認識給定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和適用性。

引入信息能力概念後,張教授用「魔餅」的創新概念來描述消費者與商家的博弈。買方消費者的信息能力越強,表示用戶對產品的了解越透徹, 此時消費者對於商品的質量與價值把握更強,消費者在與商家的博弈中,就更能獲得較高的滿意度;相反如果顧客的信息能力很弱,商家就有機會獲得更高單位利潤。

如果一張「餅圖」來描繪商家收益與消費者效用之間的關係,能直觀看到兩者在「大餅」中分配比例的此消彼長。 商家可以決定商品價格和質量;而價格和質量決定之後,消費者可以決定是否接受這樣的價格和質量,也就是市場的需求。因此「魔餅」 的大小是由供需雙方共同決定的。「魔餅」的「魔」 性體現在它可以長大:消費者的信息能力有限, 但是會逐漸提高,比如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對新產品的認知逐漸加強。隨著市場上的信息越多, 消費者信息能力提升,市場總體的規模也會越來越大(餅越來越大)。新舊理論第一大區別就是供需關係不再是零和遊戲了,而是非零和,正和與負和都有可能, 取決於市場設計與功能。

進而,張教授提出,商家的收益絕對值,會隨著消費者信息能力的提升呈現先增後減的趨勢。「消費者信息能力小的時候,對應的餅就會非常小,雖然在分餅時商家會分到很大一塊,但是商家的總收益絕對值並不是最大。此時商家會願意幫助消費者提升信息能力,擴大收益。比如說一些新產品推出後,商家會孜孜不倦地幫助顧客解釋產品的各種功能,與其他產品進行各種對比,實際這就是幫助顧客了解這個產品,提升消費者信息能力的過程。因此這時候商家和消費者是朋友關係。當消費者信息能力超過一個特定值之後,信息能力提升會使得商家的利潤下降。這個時候,商家會使用各種策略降低消費者的信息能力,或至少減緩信息能力的不可逆轉的提升。比如說雙十一給出各種繁瑣的優惠券、代金券、滿減活動等等。客戶就要花很多努力才可以得到實惠的東西,這個區域我們稱之為競爭區域。」

PA 個人助手

引入信息能力之後,市場中的「中介」將會變得更為重要。傳統經濟學中的「供給方」和「需求方」雙方,變成了供給、信息中介和需求三方。新舊理論的第二大區別就是供需關係不再是雙邊關係而是新的三邊關係,複雜化的關係會顛覆傳統市場模式,也會帶來空前的困境與機遇。

張翼成教授解釋,當代消費市場展現出的形形色色的銷售手段往往與信息不足相關。當我們在市場中購買產品的時候,核心的問題是如何發現真正滿足我們需求的產品,以及如何判斷產品的質量。事實上,美國的矽谷也好,中國的無數互聯網創業公司也好,都拿出了千奇百怪且富有想像力的信息戰略來讓消費者發現產品,以及讓商家發現消費者,他們都可以視作打插邊球的信息中介。阿里巴巴、淘寶、天貓、點評等大型平台, 在經濟活動中起到了重要信息中介的作用。

在書中,張教授進一步把把信息中介劃分為「誘惑型中介」和「個人助手」。「誘惑型中介」 會使用「推」信息的方式把顧客的隱性需求轉化為可以盈利的「魔餅」,比如說電視廣告、網路廣告等推薦的各種產品,都是「推」的模式。多半的誘惑型中介是由商家來買單。

「現在大數據是挖掘你的商機為商家賺錢還是為你服務呢?商家買單,就不可能為顧客全心全意地服務,如果商家和中介一起謀算消費者,總有一些套路你看不出來。這類中介也會給消費者帶來一定的信息能力提高,而且免費;但因為他們對消費者本人的需求了解很有限,第二拿了誰的錢真心為誰辦事。」張翼成教授分析, 「在中介當中,未來會有一種中介完全為你服務,忠於你。我們提到的個人助手是一種可以幫助記錄個人的全部數據和信息的,記錄你的顯性需求,挖掘你的隱性需求的智能中介。它會站在消費者一邊,時時刻刻處於亢奮的狀態。個人助手通過『拉』信息的模式,就像是消費者的『守門人』,會幫助消費者去滿足你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和情景下各個方面的消費需求。對比這種『推vs 拉』模式,可以明顯看到『拉』的模式力量更加強大。這類中介的收費不是向商家收費,而是可以通過『打賞』等方式,向消費者收費。我們的未來一定是消費者主權時代,幫助消費者, 並且能夠善於、勇於創新的企業才會有更美好的未來,也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阿里為什麼要做AI ?

天貓精靈(Tmall Genie)是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於2017 年發布的AI 智能產品品牌。它能夠聽懂中文普通話語音指令,目前可實現智能家居控制、語音購物、手機充值、音頻音樂播放等功能。看來智能設備的應用前景是廠商不敢錯過的大藍海,智能音箱已經成了2017年最火的消費類電子產品。除了亞馬遜、谷歌、蘋果這些科技巨頭先後入局智能音箱市場,國內市場也有阿里、京東、小米、百度等等推出了各自的智能音箱產品,僅在2017年雙十一當天,天貓精靈的銷量就近百萬個。

在張翼成教授看來,天貓精靈正是類似「個人助手」的智能型中介的雛形。作為個人助手的初級階段它的前景遠遠不至於這些,更有可能顛覆目前的「推」信息模式, 徹底改變商業世界。他回憶道,「2014 年的10 月份。我們阿里巴巴複雜研究中心與阿里的一線業務部門召開了首屆研討會。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的負責人陳麗娟(花名淺雪)對個人助手概念非常感興趣。之後我們與她及她的團隊多次溝通。當然,現在我們看到的『天貓精靈』這個產品和我們沒有直接關係。天貓精靈與我們書中所說的『個人助手』還是有差異的。阿里覆蓋了近乎所有中國的消費者,也能提供任何產品信息, 試想一下它某一天決定由目前的『推』信息模式逆轉為全心全意地為消費者服務的『拉』信息模式——無疑可以極大地開發商機,擴大市場。當然這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就像是微信敢於直接與QQ 競爭一樣。因為個人助手可能會直接影響淘寶、天貓等平台的搖錢樹。未來的個人助手的商業藍海,現在第二梯隊的互聯網公司也很有機會。他們有著技術積累,同時也沒有太大的市場包袱,最有可能窮則思變,搶先進入個人助手的『拉』模式。」

信息經濟方法論

除了阿里巴巴複雜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的頭銜之外,張翼成教授的其他身份包括瑞士弗里堡大學終身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他主要從事應用基礎和交叉學科領域研究,在複雜網路、經濟學和金融學、信息物理、統計物理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

近幾年他主要從事新經濟理論和信息物理交叉領域研究,在經濟物理、網路與信息物理等研究前沿做出了一系列高水平的、開創性的研究成果。面對交叉領域的研究,他總結出了個人的方法論認識:「物理學是有客觀硬性邊界的學科。比如構成我們世界基本粒子,幾億年前的三葉蟲時代,就是這些基本粒子;幾千年前孔夫子時代,也是這些基本粒子;直到今天量子力學等等分支發展了,我們面對的還都是這些基本粒子。它們一直在等著我們去發現,去理解;但是經濟學不一樣,經濟是會隨著社會發展的。我們祖輩面對的經濟問題和我們面對的經濟問題可能就很不一樣。我們搞物理出身的人去研究經濟,首先會意識到純理科的最大弊病是用一些邊界條件,硬性的去處理一些軟問題。傳統主流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基礎,實際上是數學,在固定的約束條件下,關注完美的均衡點,如果中間缺了什麼,再打補丁,就大功告成了。但是我們現在認為,經濟不是在一個盒子裡面進行獨立運行的,它沒有一個絕對的一個標準,所以並不是假設存在一個完美的公式,然後發現現實與理論之間有差異,再對理論進行優化——這種思路要不得,我們關注動態的演化過程,永無止境。我們只是站在今天,把明天稍微研究一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陸家嘴雜誌 的精彩文章:

春節票房7天56億元,多家上市公司分利潤
告別青春,飛回故鄉

TAG:陸家嘴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