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鑒賞:單色釉之豇豆紅

鑒賞:單色釉之豇豆紅

豇豆紅釉器的器內是白釉,器外壁以細竹管蒙細紗布蘸釉汁吹上器物坯體,須吹數十層,每層極薄,工藝非常細緻精巧。上乘之作名為「大紅袍」或「正紅」,器件上下渾然一色,明快鮮艷,潔凈無瑕;略次者釉色雖如豇豆,但因吹釉的層次不同,釉中會出現如水漬般的現象。由於釉中微量的銅元素在燒成時被氧化,還會產生綠色斑點,俗稱「苔點」。而這些綠斑綴於整個淡紅釉器中,出現紅綠兩色的相映成趣的自然現象,更顯出一份藝術美感。

豇豆紅主要流行於康熙晚期,康熙時期的文房用具中時有見到,但是到了雍正時期就已經燒製得很少了,雍正之後就更是難以見到了。辨別豇豆紅的年代要看它究竟是康熙時期制的,還是光緒時期、民國時期甚至是現代的一些仿製品。如何通過年代來辨別豇豆紅瓷器可以從這幾點來著手:1、觀察底釉的氧化程度。2、觀察胎骨的年代特徵。3、觀察落款,北京翰海 北京保利 春拍藏品甄選 一三九五五一三二八一四 朱先生 致力民間藏品出手渠道建設,傳世小件的豇豆紅瓷器底部大多都有「大清康熙年制」的三行六字楷書官窯款。4、感受重量。

豇豆紅沒什麼大件器傳世。我們今天看見的主要為清康熙宮廷內的文房用具。主要有太白尊、菊瓣瓶、柳葉瓶、萊菔尊、凸蟠螭瓶、印泥盒、鏜鑼洗、蘋果尊八種造型。它們的高度不超過20厘米,器底都有「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的楷書官窯款。根據蔡國聲先生所著的《鑒陶品瓷》記載,

「豇豆紅」的「大清康熙年制」款識上的「年」字第四劃用的是一點,這一點大多不直不橫而是稍向右側。而仿品則會將這點寫成一豎,或者就是將此點點橫了或點直了。雍正時繼續燒制「豇豆紅」器,但因當時工藝水平下降,完成的器物釉色灰暗,並不美觀,於是後來也就不燒了。民國初年不少仿品面市,出現了諸如釉色不夠幽雅嬌艷、水漬斑狀刻板而無靈動感、瓶口部不見綠色苔點、器底款字不規整等問題。

清康熙豇豆紅拍賣記錄

清康熙豇豆紅釉菊瓣瓶 80-120萬 446萬 2012-11-28

清康熙御窯豇豆紅釉太白 200-220萬 402萬 2012-10-31

清康熙豇豆紅釉柳葉瓶 320-420萬 391萬 2014-06-04

清康熙豇豆紅釉印盒 30-50萬 363萬 2013-05-2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秀傑說球 的精彩文章:

謝娜重出江湖,幾家歡喜幾家憂!何炅的話讓人捉摸不透

TAG:秀傑說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