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約翰·莫爾繪畫獎評選出爐 4月10日揭曉

2018年約翰·莫爾繪畫獎評選出爐 4月10日揭曉

第五屆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評委與歷屆獲獎者與媒體交流

2018年,約翰·莫爾繪畫獎在中國迎來了它的第五屆。近日,本屆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的獲獎名單由國際化的評委團隊在上海評選產生。

約翰·莫爾繪畫獎基金會理事、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副教授凌敏介紹,本屆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有效報名者共3319人,評委們首先在倫敦通過影像進行初評,共有199位進入複評,然後在上海美術學院面對原作進行評審,最終評出1名約翰·莫爾一等獎及4名約翰·莫爾優秀獎,包括它們在內的103件入圍作品將於4月10日在上海民生當代藝術館以展覽的形式亮相。

約翰·莫爾繪畫獎基金會理事、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副教授凌敏

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每屆都由不同的評委擔任評選工作,本屆評委會主席為英國皇家美術與人文學院院長鬍安·克魯茲,3位國際評委分別是英國畫家、版畫家伊麗莎白·麥吉爾(Elizabeth Magill),1999年約翰·莫爾獎一等獎、2000年透納獎獲得者邁克爾?雷德克爾(Michael Raedecker),英國聖像美術館館長喬納森?沃金斯(Jonathan Watkins),2位中國評委為藝術家毛焰和葉永青。

中外評委們之間如何工作?

約翰·莫爾獎以「匿名」評選著稱,它向每一個有著繪畫夢想的人敞開懷抱,同時每一屆評委都是更換的,因此評委的個人喜好和意見的相互交流就成為評選的關鍵。那麼國際化的評委團隊是如何工作的呢?

評委會主席、英國皇家美術與人文學院院長鬍安·克魯茲

評委會主席胡安·克魯茲說:「大概一個月之前,我們在倫敦皇家美院的會議室里,當所有評委坐成一排觀看3319張幻燈片時,我們牢記的關鍵詞就是『接受』,對作品給予一個確認或肯定的含義。我們希望能更多地討論到作品背後的含義和故事。因為所有作品作者的信息都不出現在審閱材料中,而如果作品中有簽名的話,將被遮蔽。」

中國評委、藝術家毛焰

同時,每位評委不僅要對每件作品說Yes或No,還要陳述自己的理由以說服其它評委。中國評委毛焰提到有些作品在看屏幕的時候,其實心裡一點感覺都沒有,但當看到原作的時候,則完全接受,並感覺很棒,如果沒有其他評委的意見,也許一件優秀的作品就會被淘汰了,這種情況在評選過程中是經常出現的。

胡安·克魯茲說:「因為每一位評委本身的背景和創作經歷不同,所以每個人會有獨特的選擇過程,他們為最後獲獎者的選擇非常謹慎和認真。最終入選最佳的5幅獲獎作品並不僅僅代表了一個獎項,從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本屆評委會對拓展繪畫風格多樣性進行的努力。我確實不能這樣一個討論對整個繪畫的發展是不是健康的過程,但至少對我們引入更多樣的繪畫有幫助。」

國際評委、1999年約翰·莫爾獎一等獎、2000年透納獎獲得者邁克爾?雷德克爾

中西藝術家的關注點有何不同?

面對記者的問題,國際評委邁克爾·雷德克爾說:「就這一屆作品來看,中國藝術家有很強的國際感,在他們關注的興趣點上是能找到與西方藝術家相連接的地方的。同時他認為隨著時間的變化,中國藝術家的關注點也在發生很大的變化。中國的藝術家們正在觀察西方及世界其它地方正在發生什麼,這對於年輕藝術家來說是很好的。如果西方藝術家也關注到中國在發生什麼,這將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交流。」

國際評委、英國聖像美術館館長喬納森?沃金斯

喬納森·沃金斯則指出當下西方藝術家關注的點非常政治化,即和政治事件或當今熱點有關,比如現在很多英國藝術家關注環境變化、貧富之間的鴻溝等問題,同時每個人都關注到身邊發生的微觀變化,比如難民問題等。英國藝術家普遍感受到要把自己的創作和這些政治問題或社會問題聯繫起來。

英國畫家、版畫家伊麗莎白·麥吉爾

英國藝術家伊麗莎白·麥吉爾說:「如果把今天英國的當代藝術和30年以前去對比,今天有更多的藝術家、畫廊和藝術從業者,同時藝術使用的材料和媒介也在發生變化,這對以傳統繪畫為媒介的藝術家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但當我們重新審視繪畫的時候,在當代藝術里,繪畫是有它特殊的位置的。」

約翰·莫爾獎8年,為中國當代藝術帶來什麼?

上海美術學院院長汪大偉提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第五屆約翰·莫爾獎的投稿者根據年齡分,40後至70後佔1/3,80後佔1/3,同時90後也佔1/3,與2010年第一屆約翰·莫爾獎舉辦時,70後在校生占絕大部分的現象已經產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參賽者的年齡跨度越來越豐富,同時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專業人士參與。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執行院長汪大偉

與英國的約翰·莫爾獎不同,約翰·莫爾獎(中國)並不為獲獎者提供獎金,而是向他們提供到國外交流和展覽的機會。約翰·莫爾獎(中國)的5名獲獎者都將獲得1個月的利物浦駐地交流機會,同時與英國的獲獎者一起獲得利物浦雙年展中的群展機會,而在隔年,獲得一等獎的藝術家還將在英國皇家美院美術館舉辦個展。汪大偉院長表示這是因為希望把約翰·莫爾獎打造成為中英雙方的交流平台,建立當代繪畫上的對等交流機制,讓國際更了解中國的當代繪畫現狀。例如,2016年的大獎獲得者郎水龍今年10月份將在英國皇家美院美術館舉辦個展。

水墨作為中國特有的繪畫形式在約翰·莫爾獎中表現怎麼樣呢?從今年的入圍作品來看,水墨作品非常少。汪大偉院長坦言,一方面與評委是否具有從水墨精神中走出並進行當代詮釋的經驗有關,另一方面,中國的水墨畫更多的是在自己的文化圈裡玩,而這個平台實際上與當代藝術國際平台是有差距的,在這個落差中如何促進中國水墨走向當代,是值得探索的。他認為缺少了水墨,中國當代藝術的百花園是遜色的,期待未來的約翰·莫爾獎(中國)能更多地讓世界了解中國獨特的繪畫形式。

中國評委、藝術家葉永青

中國藝術家葉永青說:「以前我們也參加很多評選,可以看到中國當代藝術的面貌受成功者的影響,是有類型化現象存在的,比如有200個畫大象,300個畫廢墟……但由於約翰·莫爾獎國際化的評委設置,在初評說Yes或No的時候就規避掉了這種現象,使得最終將呈現出一個比以往豐富並且非常不一樣的展覽。」

那麼今年是誰獲得2018年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的一等獎和優秀獎呢?最終呈現出的103幅作品又是什麼面貌呢?讓我們對4月10日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開幕的展覽拭目以待。(文/許柏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天眼巨匠——南仁東
新技術可提高肺部感染診斷效率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