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淞滬會戰失敗的8個原因

淞滬會戰失敗的8個原因

淞滬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日軍隊之間的首次主力會戰,交戰雙方總共投入近百萬兵力,在3個多月的時間內激戰於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抗戰八年中規模最大,時間最持久的戰役之一,震驚世界。

縱觀淞滬會戰中,參戰日軍無論在兵員,武器,以及戰鬥力都是遠遠超越中國軍隊的,惟獨那不怕犧牲,奮勇殺敵的精神為中國軍隊軍所獨有。此役中國國力和軍力雖不如日本,但軍民拚死殺敵,終以25萬人傷亡的代價,斃傷日軍9萬餘人,狠狠地打擊了侵略者的氣焰,粉碎了日本3個月之內滅亡中國的迷夢。並為上海和長江下游工廠與物資內遷贏得了時間,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也具有重要影響和地位。當時英國特派駐上海軍事觀察家埃文斯·福代斯·卡爾遜寫道,淞滬會戰足以證明兩點:1。中國已下決心為他的獨立而戰,而且中國軍隊確有作戰的能力; 2日本軍隊自日俄戰爭後被世人認為是可怕的軍隊,這次經中國一打,降到了第三等國的地位。中國軍隊此次抗戰英勇堅毅,使世人刮目相看,恢復了自己的榮譽。

不管這是否為溢美之詞,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淞滬會戰最終失敗了,中國不僅兵員損失巨大,還丟失了上海和蘇杭等城市及江浙一帶的富饒土地,民眾百姓流離失所,至於物資財產的損失更是無法統計。回顧這場戰爭,痛定思痛,很多經驗教訓值得仔細總結和銘記。

導致淞滬會戰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戰略指導思想上

蔣介石和南京國民黨政府不能立足於獨立自主,把戰略戰役的最大希望寄託於西方列強的干預上,企圖藉助別人的力量「以戰求和」,立足點即根本錯誤。蔣之所以從一開始就把華東和上海作為決戰地,主動出擊,其中一個重要的戰略意圖就是認為上海不僅為中國最大都市,而且也是一個國際大都市,乃「中外觀瞻所系」,「國際觀感」十分重要,上海開戰必引發西方列強的干預。因此決定「不惜任何犧牲,予以強韌作戰。」在蔣看來,以淞滬會戰牽連各國在滬利益,促使美,英,蘇等大國或國際組織干涉調停,即可達到總體解決中日爭端問題,達到保障現有主權和行政領土完整的「和平」目的蔣介石在淞滬會戰初期答記者問時說:現在「所從事的戰爭,不僅是中國自己的戰爭,而應是一切委託其生命於條約的神聖和不可侵犯的國家的戰爭,尤其是那些在中國廣大的商業利益,而目下利益正在被破壞,代表正在被驅逐的國家的戰爭。「上海是國際貿易港,」海口的破坏於任何國家無益。「南京國民政府希望並且認為美,英,蘇等大國「必能在其鄭重簽訂之國際條約下各盡其所負之義務」,因此,「在上海和敵人用全力火拚一番,不特轉變西人一向輕華之心,且可能引起歐美國家居間調停,甚或武裝干涉「。然而蔣忘了,任何帝國主義都是利己主義者,他們絕不會為中國人民犧牲自己的利益,只會把中國的利益作為維護自己利益,相互之間討價還價的籌碼,隨時準備出賣。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哪次不是如此呢?指望西方列強全心全意地站在中國人民一邊,無異與虎謀皮。

即使是對於真正的朋友,也不能抱不切實際的幻想。須知,任何國家都有自己獨立的戰略利益,都是從自己的民族,國家,利益決策問題的,誰也不會為了別人而引火燒身。公理正義在不同的國家,民族中有不同的內容,每個國家民族總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來理解和解釋公理和正義的。對朋友,即使是真正的朋友,也不能指望過多,更不能把本國軍隊人民的命運之「寶」押在別人的身上。以別人的好惡來確定或改變自己的作戰計劃。世界上只有自己能夠救自己,別人總不能代替自己,別人總是靠不住的,依靠別人也是註定要吃虧的。歷史證明,***獨立自主的思想是光耀千秋,顛撲不破的。

對「友」尚且如此,更何況敵乎?對敵人,對手就更不能抱不切實際的幻想,更不能存僥倖心理了。淞滬會戰蔣介石之所以在對日指揮上處處被動,死抱住「以戰求和」思想不放是一個根本原因。之所以產生如此重大的認識偏差,根本原因是對日本軍閥的野心之狂,胃口之大認識不足。實際上,日本不僅早已不把南京政府當作親善對象,而且是要吞併全中國。不僅要吞併全中國,還要從英,美手中奪占亞洲和太平洋地區,胃口大得驚人,野心膨脹到超乎想像的地步。

正因為對日本野心缺乏足夠的認識,因而才發生了日本定下了攻佔南京,沿長江把中國攔腰斬斷的戰略規劃之後,蔣介石仍試圖用一次戰役反擊來迫使日本講和的可笑事情,甚至直到日軍已在杭州灣登陸,還作出是一股小分隊,不超過1個半旅團這種可笑的判斷。種種政治上的,軍事上的一廂情願,其根源蓋出於對日本帝國主義對華野心的幻想。經驗證明對自己的主要對手和敵人,必須丟掉幻想,準備鬥爭。敵人總是得寸進尺的實力主義者,只有丟掉幻想,思路才能打開,思想才能解放,也才能取得戰爭的主動權。

2,戰略戰術方針上

除了淞滬會戰初期中國軍隊主動實行攻勢作戰外,從整個戰爭全盤來看,中國軍隊一直處於被動防守地位,在戰役中的各主要作戰階段,亦多取守勢。在敵強我弱時消極防禦,單純與敵人拼消耗,打陣地戰,只能是死路一條。蔣介石在淞滬會戰中所採取的消極防禦,被動挨打,以70萬大軍的血肉之軀構築阻擋侵略洪水的堤壩的作戰指導是非常愚蠢的。從地圖上可以看出,滬,寧,杭三角地帶猶如一隻巨大的烏龜,龜頭是上海,龜腳是杭州和江陰,上海地區實際上是夾在杭州灣與長江口之間的一個半島,而龜尾即是南京,龜背,則是一片河網的太湖流域。

在沒有制海權和制空權的條件下,把70餘萬大軍投人這樣一個地域狹窄,水網密布,沼澤遍地的半島地區只能是被動挨打,沒有迥旋餘地,正好適應了日本軍國主義速戰速決,聚而殲之的戰略計劃。淞滬戰場地勢平坦,無險可守,地面工事構築不易,給防禦作戰增加了難度。在這種條件下,中國數十萬大軍,既未作縱深梯次配置,又未實施戰役機動,加之一線部隊過分靠近海岸及江岸,長時期遭受日軍艦炮襲擊,徒然增加了兵員傷亡。8月23日以後,中國各部隊即被日軍緊緊咬住無法脫身,往往為一城一地之得失,浴血相拼,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受到極大限制,無力改變戰場局勢。僅有的一次主動進擊,還因組織指揮不力而失利,此後再未能有任何轉機。

而在整個會戰中,蔣介石採取逐次添油的戰術,只有戰役戰鬥的反擊而沒有戰略上的進攻,戰鬥多採取短促突擊的方式進行,如此呆板的戰略戰術指導,中國軍隊怎麼能不處處被動,處處受制於人呢?而失去了主動權的消極防禦的軍隊,又怎麼能不失敗呢?中國軍隊在戰役戰鬥中的某些主動終究彌補不了蔣介石在戰略指導上的消極被動,因而必然導致失敗。

3,戰役指揮上

淞滬會戰蔣介石和中國統帥部指揮上所犯的重大錯誤是對側背的戰略要地杭州灣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雖然蔣介石在會戰初期,曾經設想過日軍從金山衛登陸包抄中國軍隊戰線的背後可能,因此在沿岸建有簡單的防禦工事,以及留有部隊監視。但是後來由於會戰越打越激烈,因此將防守杭州灣的部隊陸續抽調,支援淞滬,蔣介石與德國軍事顧問都認為,日軍也已經全力投入上海正面作戰,不會有兵力再投入登陸杭州灣。等到日軍真的登陸金山衛,蔣又驚惶失措,遲遲不願作出撤兵決定,直到4天後面臨全線崩潰,全軍覆沒的時候,蔣才下令在上海作戰的部隊,進行全面的撤退。撤退失機,倉皇下令最終造成兵潰如山倒的不光彩局面。

蔣和其統帥班子所犯的另一大指揮錯誤是,在淞滬會戰長達3個月之久的期間,竟然沒有派少量部隊,或是參謀督導人員,認真實際地檢視長江三角洲的國防工事,進行作戰之前必要的整理與準備,以及整體防禦的規劃。結果等到中國軍隊從上海地區潰退到防線之後,才發現無法順利地進入陣地應戰,也沒有任何的支援與接應,部隊根本無法使用這些國防線作戰,結果幾百萬元投資的所謂「東方馬其諾」防線,變成了紙糊的防線,被日軍不費吹灰之力突破了。上海失守,南京遭殃,國門就這樣門戶大開。

假如蔣介石能夠在10月中旬,開始有計劃的將參戰部隊,逐步的退出上海市區,把陣地的縱深拉開到蘇州河南岸,並且將增援的桂軍主力部隊,負責接應前線有計劃退出戰線的部隊,這樣中國的部隊能夠帶著完好的裝備,開始部署在事先建好的國防線上,並且動員地方政府與民眾,開始打掃整理防禦工事,補充糧食,飲水以及燃料,後續增援的部隊也盡量留在京滬與京杭地區,成為防禦作戰的預備隊,這樣將淞滬會戰拉開成為京滬會戰,那麼日軍的進攻恐怕就會遭到更大的麻煩與更多的損失了。

4,武器裝備上

武器裝備落後是淞滬會戰乃至抗日戰爭正面戰場其他戰役中國軍隊戰敗的一個重要因素。中國軍隊在淞滬會戰中第一階段想攻攻不上,第二階段想守守不住,第三階段想反擊反不了,想撤出撤不了,缺乏重型火砲,炸彈等等是重要原因。反觀日軍,武器裝備佔據絕對優勢。飛機,重砲,軍艦,坦克,從陸地到海上和天空,全方位立體作戰,中國軍隊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日軍軍艦上的重砲射程超過10公里,威猛的炮火常常打得中國軍隊抬不起頭來,所及之處血肉橫飛,一倒一大片。而中國軍隊當時最先進的德國克虜伯山炮,最大口徑也不過75毫米,射程僅僅幾公里,與日軍艦炮根本無法相比。中國軍隊往往集中1個連的山炮轟擊日艦,但是無法穿透厚重的甲板,只能在軍艦上留下一片火光和一點斑痕。中國砲兵對敵據點和陣地轟擊時,即遭日重砲還擊,甚至常常不等架設完畢,日軍炮火就前來壓制,弄得中國砲兵只好在自己的土地上東躲西藏,狼狽不堪。好不容易放出去的炸彈,不是沒命中目標,就是根本不頂事,因為威力太小,而敵工事又多堅固。再說坦克,中國士兵就幾乎從來沒見過,在戰場上乍一看到這種「轟隆隆」的陸地怪物,不由心裡發毛,不怕死的上去可以用手榴彈與之同歸於盡,而多數還沒衝到跟前即被射倒,面對日軍坦克,中國軍隊只有義憤填膺卻束手無策。

由於飛機很少中國喪失了制空權。由於海軍幾乎全軍覆沒,我們沒有制海權,而敵人則來去自由,想怎麼打就怎麼打,想在什麼地方打就在什麼地方打。中國軍人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眼睜睜挨打挨炸而無可奈何,這樣的仗,焉有不敗之理?

在沒有制海權和制空權的條件下,把70餘萬大軍投人這樣一個地域狹窄,水網密布,沼澤遍地的半島地區只能是被動挨打,沒有迥旋餘地,正好適應了日本軍國主義速戰速決,聚而殲之的戰略計劃。淞滬戰場地勢平坦,無險可守,地面工事構築不易,給防禦作戰增加了難度。在這種條件下,中國數十萬大軍,既未作縱深梯次配置,又未實施戰役機動,加之一線部隊過分靠近海岸及江岸,長時期遭受日軍艦炮襲擊,徒然增加了兵員傷亡。8月23日以後,中國各部隊即被日軍緊緊咬住無法脫身,往往為一城一地之得失,浴血相拼,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受到極大限制,無力改變戰場局勢。僅有的一次主動進擊,還因組織指揮不力而失利,此後再未能有任何轉機。

而在整個會戰中,蔣介石採取逐次添油的戰術,只有戰役戰鬥的反擊而沒有戰略上的進攻,戰鬥多採取短促突擊的方式進行,如此呆板的戰略戰術指導,中國軍隊怎麼能不處處被動,處處受制於人呢?而失去了主動權的消極防禦的軍隊,又怎麼能不失敗呢?中國軍隊在戰役戰鬥中的某些主動終究彌補不了蔣介石在戰略指導上的消極被動,因而必然導致失敗。

5,戰術觀念和戰鬥素質上

中國軍隊普遍戰術觀念陳舊落後,戰鬥素質和軍事訓練差。不具備現代戰爭的常識,仍然抱著以往國內戰爭的老一套戰法同日軍作戰。軍官和士兵不知如何打敵機,打坦克,打要塞地堡也不善於隱蔽自己,不懂得如何疏散和偽裝,只是一味地強調勇敢,不怕死,精神萬能,徒恃血氣之勇。廣西參戰部隊從後方來到前線,看到日軍飛機過來扔炸彈硬是不肯隱蔽或卧倒,甚有直挺挺站立原地仰指飛機大罵者,很多人還沒正式走上戰場就先枉送了性命。

由於中國軍隊訓練實踐少,經費可憐,因而每連最多只能出一兩個特等射手。平時訓練的最大限額是15發子彈,戰時也只發20發子彈,平時訓練只能靠放空槍進行空練,這樣有錯誤也很難得到及時修正。特等射手也只能靠天賦條件加上吃點「偏飯」。這還只限於中央軍或者其他比較正規的部隊,而一些雜牌軍和後期陸續增援而來的軍隊中,不少是剛征來的新兵,甚至連槍都不會放而日本軍隊幾乎是靠子彈「喂大」的,日軍步兵的「步兵操典」規定:新兵入伍以後每月用於實彈射擊訓練的子彈,步槍不得低於150發,機槍不得低於300發,每年用於訓練的步兵子彈則是1800發。在這種嚴格要求和訓練條件下,日軍盡出優秀射手,通常每個中隊(連)能佔到三分之一左右。英國軍事評論員給出日本軍隊軍事素質的評價是裝備乙級,戰術水平甲級,單兵射擊技術甲級。

無論軍事技術,訓練水平還是紀律性及吃苦耐勞方面,中國士兵都遠遠不如日本兵。因而中國軍隊在自己的土地上依託自己的城市和人民,卻付出了比敵人多一倍乃至兩倍三倍的代價,也就不足為怪了。

6,國防動員和軍隊指揮體制上

中國的國防動員體制,平戰轉化體制,軍事指揮體制相對於日本方面,差了很大一截。當時日本有17個常設師團,平時每個師團的兵力11000多人,戰時擴編成特設師團,人員擴充為24000至28000多人,即由現役的38萬人擴編為74萬人。除了預備役兵外,日本的兵役制還有後備役兵88萬人和補充兵役240多萬人,各種兵役人員合計有448萬多人。而當時的中國,只有203萬現役兵,預備兵役和後備兵役一無所有。因此,中日兩軍在接戰一回合之後,中國部隊後續的戰力會大幅減低,但是日軍卻得以在迅速整補之後,仍可以於第二回合中保持相當的水準。

日軍不僅兵力補充系統完備,後勤支援系統和機械化水平之高也是中國軍隊望塵莫及,日軍4次增援,平均時間不到10天,最遠的甚至調動的是遙遠的西北雁門關部隊,從停止進攻,轉進千里登艦,再航行到上海戰區集結,平均不到10天,在這方面充分顯示了機械化戰爭時代的軍隊必須是機械化的,有了機械化,一支軍隊可以當多支軍隊用精壯。的士兵只有插上機械化的翅膀,方能振翅高飛。反觀中國軍隊,穿草鞋,徒步走,乘車還經常受到日機襲擊,徒增傷亡楊森。的第20軍9月1日奉令開赴淞滬戰場,從貴州出發全憑兩條腿,一直走到湖南辰溪方才乘船,從長沙坐火車運到前線已是10月8日,足足用了37天!

國民黨軍指揮序列雜亂,機構膨脹,疊床架屋,職責不明。戰區下轄集團軍,師,旅,團,後又增設軍,9月中旬以後又設置軍團。一些軍往往只轄1個師,軍長亦即師長。命令,指示及報告,層層遞轉,費時費力,於作戰有損無益。後期撤退指揮系統幾乎癱瘓,部隊如同無頭蒼蠅,混亂無序。

7,情報偵察上

中國軍隊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還在於信息不靈,敵情不明,偵察和情報手段極端落後。國民黨的特工一貫重內不重外,把精力都放在整垮共產黨和所謂「搗亂分子」上面,戰事一起,倉促收集,當然找不到什麼東西。淞滬會戰爆發前後,由於內奸告密,日特猖獗,最高軍事機密多次被泄,蔣介石多次險遭毒手。最離譜的是日本諜特黃浚長期潛伏鑽進最高指揮機構內部,擔任行政院機要秘書,盜取大量機密情報,而很長一段時間國民黨的特務機構竟然渾然不知。中國的無線電通訊也十分落後,有事只能電話傳送,或人工傳送,中國的飛機沒有報收發話手段,更沒有空中偵察。中國在敵人內部沒有情報來源。而日本在中國內部的間諜敵特卻異常活躍,打信號,收情報,放煙火,引導敵機轟炸,大砲射擊,軍隊進攻。日本人對中國沿海,城鎮,鄉村情況了指掌,有的比中國當局自己還了解得詳盡清楚「九一八」事變前,陸軍大學聘請的一個日本戰術教官酒後曾吐真言說:「中國的金山衛,大鵬灣,還有廣西的北海,都是登陸的好地方「中國方面之後多次派人去金山衛考察和野外戰術訓練,得出的結論卻是:金山衛水淺,船隻靠岸困難,不適合登陸。然而最後日軍偏偏選擇從這裡登陸,一舉包抄中國軍隊側後,贏得戰爭的勝利。敵人耳聰目明,我方几乎是瞎子,聾子,只能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怎能不陷入滅頂之災呢?

8,內部團結上

派系鬥爭,任人惟親是國民黨軍隊中一貫存在的痼疾,淞滬會戰最後失敗也不能說與此完全無關。馮玉祥,張治中空有抗戰激情,任用而不被信用,中途換將。第18軍羅卓英部由第9集團軍轉隸第15集團軍陳誠手下,第9集團軍司令官張治中竟然未接通知。顧(祝同),陳,羅,胡(宗南),凡受信用之將,莫不蔣之心腹,張治中因非蔣嫡系,而對手下中央軍調不動,也指揮不動,乃至含辱受屈,憤而辭職。蔣介石慣于越過前線指揮官指揮作戰,乃至後來地方軍發動反擊,而中央軍隔岸觀火,坐等失敗。如此等等,加劇了中國軍隊的被動挨打的局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血網-歷史風雲 的精彩文章:

日軍王牌被此人徹底打服:這支中國軍隊,比……
國軍大陸時期的六位陸軍總司令

TAG:鐵血網-歷史風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