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杰倫,引領了華語樂壇一個時代的男人

周杰倫,引領了華語樂壇一個時代的男人

因為我剛剛看了一集中國好聲音。

周杰倫位列四位導師。

鏡頭前的他泰然自若,氣定神閑,不時還冒出一兩個冷笑話。

打開彈幕,無數條「杰倫我愛你」掠過他的頭頂。

沒錯,此時的周杰倫早已變了一個身份。那個在鏡頭前羞怯的少年,最後變成了段子手。

十七年來,華語樂壇眾賓喧嘩,榜單如韭菜般替了一波又一波。

唯有他,無出其右,始終屹立在那個最高點,一直到今天。

而十七年前的周杰倫不是這樣的。

那時的他蟻居在一個地下室里,寫一些沒有人用的歌。

什麼樣的歌呢?比如說這首《印第安老斑鳩》。

「沙漠之中怎麼會有泥鰍

話說完飛過一隻海鷗

大峽谷的風呼嘯而過

是誰說沒有

有一條熱昏頭的響尾蛇

無力的躺在乾枯的河

在等待雨季來臨變沼澤」

R&B和Hip-hop的曲風,加上巴洛克式的伴奏,用西班牙風格的弦樂,演繹了一種英國式的復古。

這樣音樂性豐富歌曲,或許放在今天,都是流行音樂的清流。

不光曲很奇怪,詞也很奇怪。

這首詞的作者就是方文山。

同周杰倫一樣,那時的方文山也窮困潦倒。方文山的小學沒有畢業,卻酷愛寫歌詞。其中寫得最多的,就是沒有人用的周杰倫的歌的歌詞。

他們有一個約定:詞曲不分家,以防有人看中了他們的詞,卻看不中曲。或者反過來。

這樣一來這些歌就更沒有人用了。

「杰倫啊,你十天之內寫五十首歌,我就從中間挑十首幫你做專輯。」

如果聽到吳宗憲這句話的人是我,多半會慍惱,因為與調侃無異,與嘲諷差擬。更何況,他的音樂從未得到過認可。

而他不但面無慍色,並且相當嚴肅。十天之後,他帶著作品帶到了吳宗憲的面前。第一張專輯《Jay》的歌曲,就誕生於這些作品之中。

這是盡人皆知的故事,在口口相傳中已成為傳奇的故事。

但在傳奇的起點,身為伯樂的吳宗憲卻是不以為意的。

「有一天他跟我說,憲哥,我想出唱片?我心裡在想,長得跟鬼一樣,怎麼出唱片,如果來一個謝霆鋒汪涵這麼帥我就出了。當時看不出來,但是是個璞玉,我說好,於是就敷衍他,你寫五十首歌……」

當然,這畢竟是綜藝節目的調侃。但足見周杰倫的境況。

這一年周杰倫21歲

當我們說起華語樂壇最後的黃金時代,最要大書特書的,必定是被稱作唱片業最後餘暉的2000-2006年。之中首先要提起的,必定不能遺漏周杰倫2001年的專輯《范特西》。

「幻想」,這是專輯的主題。

由於其太過於經典,以至於連周杰倫自己,都不一定能說超越。它也成了大部分早期歌迷接觸並了解周杰倫音樂的開始。

可是有誰想過,就是這樣一張被奉為經典的專輯,其中大部分曲目,竟然都是周杰倫寫給其他歌手並且被拒絕不用的。可以說,《范特西》就是一張淘汰歌曲大集合。

煊赫如《忍者》,本是張惠妹拒絕的歌。

既然無人認可,那就自己唱吧。

《范特西》的幻想,是無人料想。

畫面定格在周杰倫被記者圍堵的那一刻,他把自己埋在帽子里,羞怯不言。內向的少年並不擅長,也不想應對人前的瘋狂。他怯生生地央求每個宣傳主辦方,讓他少講話,多唱歌。

這一年周杰倫22歲。

兩年後,周杰倫參加十四屆金曲獎。在市場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周杰倫,信心滿滿地期待著再次獲得主流音樂界的認可。他帶著他的外婆參加頒獎典禮,讓外婆見證這一時刻。

最終,周杰倫一無所獲。

出於對金曲獎的不滿,和對讓外婆失落的感傷,他寫下了這首《外婆》。歌詞里近乎口語般直白的日記式敘述,以及完全不加掩飾的情感表露,令大眾對這位倔強的音樂人頗有微詞。

此時的周杰倫,一飛衝天,勢不可擋。而主流世界的輿論指向,則如同他們對待一切敢於挑戰現有存在的後生一樣,傲慢無禮,充滿偏見。

央視春晚舞台,周杰倫應邀表演。他演唱的曲目是新專輯裡的《龍拳》,一首開中國風Hip-hop先河的熱單。

然而現場情況卻並不理想,全程一言蔽之可謂尷尬二字。說尷尬並不是說周杰倫的演出有失水準,而是台下觀眾的反應,冷淡到讓人臉酸。

周杰倫揮動手臂,像在演唱會上一樣號召觀眾同high,而並未有人響應。見此情形,本就內心羞怯的周杰倫尷尬地放下了胳膊,直到歌曲結束。

2003年7月16日,新單曲《以父之名》發行。全亞洲超過五十家電台同步首播,八億人同時收聽。

7月16日後來成為「周杰倫日」。

《以父之名》的靈感取自電影《教父》,黃俊郎填詞。歌詞里寫道:

「沒人能說沒人可說

好難承受

榮耀的背後刻著一道孤獨」

我們大可猜測,這便是周杰倫內心的真實寫照。

光彩背後是陰影,榮耀背後是孤獨。

眼望著周杰倫置身於音樂與商業的至高點,主流輿論的聲音仍舊是那般頤指氣使,冰冷與不情願的聲音。

「糾結倫」、「周結巴」。

「話筒就不能好好拿?不懂尊重。」

「哼哼哈嘿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些登不上檯面的東西」。

「一個歌手連話都說不清,還談什麼唱歌。」

「一個歌手連歌都唱不好,還談什麼創作。」

「一個歌手眼睛都睜不開,還談什麼表演。」……

這一年周杰倫24歲。

諸如此類預設立場、缺乏邏輯的情緒性言論,大行其道,在言論場上肆意橫流,不乏受眾。公眾樂於看見周杰倫跌倒,親手將他推上神壇,又恨不得親手將他推下。新星墜落,神像坍塌,這是他們最為喜聞樂見的戲碼。

與此同時,遠在大洋彼岸的另一位世界級巨星,與周杰倫幾乎同齡的布蘭妮,正身處輿論風暴的中心難以脫身,幾近崩潰。

「我始終還是我 誰都改變不了我」(四面楚歌)

我這才感到,周杰倫給我帶來的快樂,和他們為我帶來的快樂之間,最本質的區別。

那也不是用理智感到的,而是身體,因激動而顫抖不已的身體。

這時我才明白,原來再多的新歡圍繞,終不如老情人一次回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窮愁潦倒 的精彩文章:

張柏芝已徹底放下!曾公開表示:謝霆鋒是個不值得愛的男人!

TAG:窮愁潦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