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殲-20可根據對方雷達波頻率,自動優化隱身性能,真正全頻段隱身

殲-20可根據對方雷達波頻率,自動優化隱身性能,真正全頻段隱身

近日,我國一條超材料生產線投產,這種材料不但能讓我軍殲-20戰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頻段隱身」戰機,甚至還能讓三代機也成為隱身戰機。

珠海航展上出現的超材料製作的機翼

眾所周知,從第一代隱身戰機F-117問世以來,它就不是全頻段隱身,包括美軍現役的F-22和F-35也不是。F-22所標稱的RCS小於0.01㎡是專門針對厘米波雷達而言的,而對於其他諸如米波、分米波和微波雷達,則並不隱身,或者說隱身效果很差。

厘米波,是一種波長在1-10CM的電磁波,厘米波雷達導引頭體積小、重量輕、空間分辨高,適用於對目標進行精確定位和跟蹤,因此被廣泛應用于軍艦導航雷達、武器火控雷達、靶場測量雷達和機載雷達上。也正因為如此,隱身戰機的隱身也主要是針對厘米波展開的,如S波段(10厘米)、C波段(5厘米)和X波段(3厘米)。

我國的三坐標米波雷達,可以探測到F-22隱身戰機

而對於其他波段雷達,如米波、分米波和微波等,則沒有進行優化。因此它們都是能夠發現隱身戰機的。以米波雷達為例,它是工作波長1-10米的長波雷達,早在二戰時期它就成為各國防空網的主流雷達。但同時它也有探測精度低和解析度不高的缺點,無法作為火控雷達使用。

正因為如此,米波雷達一度成為落後雷達的代名詞。然而隱身戰機出現後,人們發現它在米波雷達面前並不隱身,原因就在於隱身戰機只對厘米波雷達進行了優化。米波雷達的波長和工作頻率,都巧妙的避開了F-22的隱身頻段,這使得米波雷達又重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我國殲-20戰機

隱身戰機要兼顧機動性、作戰效能和製造成本,想對雷達波進行全頻段隱身是很難的,F-22不行,我們的殲-20也不行。但這種局面或許隨著一種新材料的問世而划上句號。這種材料就是超材料,其生產線已由我國電磁調製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究院建設完成。

所謂超材料,是一種通俗化的叫法,它的學名應該叫做「介觀材料」,即介於宏觀材料和微觀材料的物殊材料。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根據敵方雷達的探測頻率調節自身對雷達波的吸收率。這意味著,如果用它作為殲-20的智能蒙皮,那麼殲-20將具備全頻段隱身能力,包括以前沒有作優化的米波、分米波和微波。而對以前做過優化的厘米波雷達,將具有更佳的隱身效果。

我國殲-20戰機

有了這種材料之後,戰機就成為超級變色龍了。因為它獲取對方的雷達頻段和掃描規律之後,再針對性地改變微結構的設置,將隱身性能發揮到最大。儘管因為保密原因,它的許多細節現在不能對外公布,但殲-20的總設計師楊偉院士親自參與的項目,想來一定是非常有用的。

此外,這種材料還可以應用在其他平台上,如高超音速武器(導彈)、戰略轟炸機。如要有需要甚至可以讓原來不隱身的三代機,如殲-16、蘇-35也變成隱身戰機,堪稱是神奇的「隱身斗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場秋點兵 的精彩文章:

被稱為民族英雄的美軍四星上將,被一泡尿毀了前程
蘇57和F22要上演四代機對抗大戲?俄將40%的蘇57戰機部署前線

TAG:沙場秋點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