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國政協委員鄭之傑:應建立互聯網金融長效監管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鄭之傑:應建立互聯網金融長效監管機制

通過互聯網與金融的深度融合,互聯網金融促進了普惠金融發展,提高了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特別是為服務中小微企業及個人移動支付提供了極大方便。但同時,也增強了金融市場風險的涉眾性與複雜性。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規範發展態勢已初步形成,但監管長效機制尚未建立。

作者:周萃

來源:金融時報

互聯網金融近年來以破繭而出的發展態勢,成為新興金融領域的關注焦點。當前,無論從互聯網金融平台數量,還是從活躍用戶人數、累計交易額看,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規模已穩居世界第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8年要強化金融監管統籌協調,健全對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監管,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

日前,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鄭之傑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通過互聯網與金融的深度融合,互聯網金融促進了普惠金融發展,提高了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特別是為服務中小微企業及個人移動支付提供了極大方便。但同時,也增強了金融市場風險的涉眾性與複雜性。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規範發展態勢已初步形成,但監管長效機制尚未建立。「一方面,行業基礎設施不適應監管要求,大部分從業機構尚未接入國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相關經營狀況遊離於國家金融統計體系之外,不同從業機構的各類標準、定價等標準化、規範化程度低;另一方面,相關的法律制度體系尚不健全,互聯網金融立法不夠與時俱進,現有金融管理類法律法規等與互聯網金融存在使用不匹配的情況,對消費者的保護尚不完善。同時,互聯網金融監管體制有待完善,容易產生監管套利。」

鄭之傑告訴《金融時報》記者,他在提案中建議,應建立長效監管的發展機制,使互聯網金融形成在「規範中發展,發展中規範」的良性循環,既提高其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又要防範引發系統性風險。一是以多元化方式促進互聯網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互聯網金融統計監測。在網聯、百行徵信基礎上,加快建設互聯網金融信息系統;參照金融行業的規範標準,運用互聯網思維,滾動完善互聯網金融事前、事中、事後的全方位統計監測;在互聯網核心系統和核心技術領域形成國內的網路閉環,防範境外風險。二是建立互聯網金融長效監管機制,促進長期規範有序發展。以分步走戰略推進互聯網金融專項立法,從法律層面保障互聯網金融的經營和監管;建立中央和地方監管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地方作用;以行業自律來彌補監管資源不足的現狀,提升互聯網金融行業整體從業水平。

(原標題:鄭之傑:建議建立互聯網金融長效監管機制

聲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裡有圈內最大的互聯網金融記者群

這裡有圈內最大的公關、市場交流群,

這裡會定期舉辦行業線下交流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金通訊社 的精彩文章:

非法吸存成P2P涉刑重災區;網路小貸違規機構加速出清
上市潮再現 香港或成今年互金公司IPO首選地

TAG:互金通訊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