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北京衚衕記憶-靈境衚衕

老北京衚衕記憶-靈境衚衕

原標題:老北京衚衕記憶-靈境衚衕


靈境衚衕是北京最寬的衚衕,目前最寬處32.18米,全長664米。它在西單北邊,是一條東西走向的衚衕,歸西長安街街道辦事處管轄。自東向西分別和府右街、西皇城根大街、西單大街三條南北向街道相交,其中東端和府右街相交為丁字路口,西端和同為東西向的辟才衚衕相通,與西單大街相交叉。因其地原有靈濟宮而得名。


據明代劉侗所著《帝京景物略》記載,明永樂十五年(1417),皇帝朱棣患病,夜間做夢,夢見兩位道士前來授葯,不日其病即愈。皇帝甚為感激,於是下令為其建宮祀,封其為玉闕真人、金闕真人,賜名為靈濟宮。相傳,這兩位真人一叫徐知證,一叫徐知諤。


後成為百官朝見皇帝的預演場。古木深林,巍然仙宮。西部稱宣城伯後牆街,因南側有宣城伯府第故取此名。清代,以西黃城根南街為界,東段音轉為靈清宮、林清宮,老百姓廣稱為林清衚衕,西段改稱為細米衚衕。



既然是皇家勅建的寺廟,其佔地之廣,規模之大,可想而知。每逢初一、十五、立冬、夏至等節令,皇家總要派大臣前往燒香禱告,祭祀真人。有時,大臣患病,也要想辦法到此祭祀,以求真人保佑,早日康復。明代凡有重大朝會,文武百官也要先到此聚集,習儀演練。許多明代文人,在此留下了歌頌靈濟宮的詩文。有首詩寫道:「晚來騎馬過仙壇,寶芨靈文試一看。月度三花瑤殿靜,風吹獨鶴玉階寒。」又有詩云:「地可招松鶴,仙源此處通。」靈濟宮的道士經常還舉辦講學活動,主持講學的人,有時是大學士,有時是吏部尚書,有時是後倍侍郎,聽講的人自然也是一些高官。每次講學參加者多達午人很有氣勢,而且聽過幾次講課之後,多仍攀附高官顯貴者。

明朝時,靈境衚衕分東西兩部分,東段因坐落有靈濟宮,因此被稱為靈濟宮,西部南側有宣城伯府,因此稱宣城伯後牆街。崇禎十五年(1642)有位大臣向皇帝寫了一個奏章,說靈濟宮供奉的兩位真人是叛臣之子,不宜受朝臣拜跪,請示用帳幕將其塑像蓋起來,停止祭祀活動。崇禎皇帝認可了這個奏本,從此靈濟宮便衰落了。



清朝時,以西皇城根南街為界,東段因原「靈濟宮」逐漸變讀為靈清宮、林清宮。傳說和嘉慶年間攻打皇宮的反民林清有關,因此被稱為林清衚衕,西段則稱為細米衚衕。據說,宣統帝師、太傅陳寶琛住在此,天天進宮為小溥儀授課。八寶坑位於西部北側,為南北走向的死胡同,因地勢低洼衛生差,故原稱巴巴坑,後諧音雅化稱八寶坑。後來靈濟宮逐漸荒廢。


民國後,靈濟宮所在地,諧音為靈境衚衕。以西黃城根為界,靈境衚衕有東西兩段,西段稱靈境衚衕,東段稱黃城根。實際是一段東西走向的皇城舊址。明清皇城的設計是有兩個西南角的。今府右街南口,是皇城的西南角,由此往北,至今靈境衚衕東口,向西拐彎,直達今西黃城根南街南口,形成另一個西南角而向北拐彎,直奔西安門。就是說今靈境衚衕東段往北的一片地帶,早年都是皇城以內的範圍。


1949年後兩段合併統稱靈境衚衕。1965年將八寶坑併入。


1985年,市政府開始對靈境衚衕進行改造,衚衕西段的民宅拆除,建起六層的居民樓。到1988年,已有新居民樓十三座,衚衕被拓寬成了一條小馬路。

1992年前後,靈境衚衕再次擴寬。目前最寬處32.18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順益興四合院 的精彩文章:

TAG:順益興四合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