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人要發願,要對生命有願景

人要發願,要對生命有願景

文:如孝法師

戒、定、慧是消除貪、嗔、痴、慢、疑的傳統方法。佛性是人本具的,而不是後得的,這非常重要。而世間的一切,包括貪、嗔、痴、慢、疑都是後得的,都是「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逐漸累積的。

佛性是先天的,先天大於後天。所以,要回歸先天的生命並不難。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應當具足信心。有信心就有了志向,有了志向,除了用平常戒、定、慧的方法,還可以用你的願。人要發願,要對生命有願景,人的心力不可思議。

人要發願,要對生命有願景

實際上,有時候我們的心很脆弱,很彷徨,很無助,這些正是我們最難逾越的鴻溝。一個人要充滿生機,充滿心的力量,就要有生命的願景。

從實踐上來說,人類走過很多的彎路,但是一直沒有放棄希望。願景只是短期和長期的差別。佛菩薩給我們的是長期願景,他給出的願景是充滿無限生機的。從這點上講,佛陀的思想值得我們學習。

佛菩薩給我們的願景就是《普賢行願品》。《普賢行願品》是佛菩薩給我們的生命藍圖,是宇宙的密碼,裡面含藏著美妙的東西,想要一次就收到也是不太可能的。經典是「宇宙的密碼」,是人生最重要的精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思修佛學 的精彩文章:

衝出安全區,14億身價矽谷女魔頭,直面人生不可承受之痛
禪觀電影:《無問西東》熬出的是雞湯還是乾貨?

TAG:聞思修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