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謙讓的最高境界:孔融四歲讓梨,長大後哥哥為他讓命

謙讓的最高境界:孔融四歲讓梨,長大後哥哥為他讓命

謙讓的最高境界:孔融四歲讓梨,長大後哥哥為他讓命

作為一個教育家,孔子無疑是成功的。

他不僅成功教出了七十二賢人,把儒家思想發揚光大,影響了整個中華文化。

其中,孔子非常看重的「謙讓」品質,在孔家家族內部得到很好的傳承。

孔融,作為孔子第二十世孫,四歲讓梨的故事家喻戶曉。

而不為人所知的是,孔家兄弟成人後,孔融的哥哥孔褒將生的機會讓給了弟弟孔融,自己慷慨赴死。

孔融生長於東漢末年,當時朝政腐敗,宦官當道。

孔融十五歲時,一個叫張儉的人到孔家,準備投奔孔融的哥哥張褒,當時恰逢哥哥不在家。

孔家向來對登門的客人禮讓有加。

孔融沒問情由便收留了張儉。

隨後,張儉事發後從孔家逃跑,孔家二兄弟孔褒、孔融紛紛下獄。

包庇朝廷要犯,這個罪過不小,孔家肯定要有人為此付出代價。

事關生命的關頭,孔融和孔褒沒有互相推諉責任,弟兄兩個爭著赴死。

孔融深知張儉是哥哥的朋友,張儉逃跑朝廷肯定要追究哥哥的責任,於是發揚「讓梨」的精神,說張儉是自己留宿的,放走張儉的責任應該由自己來負。

哥哥張褒也不示弱,說張儉是來投奔我的,事情是由自己挑起來的,要殺要剮他都擔著。

最後,皇帝定奪後,張褒被殺死,為弟弟孔融讓出了一條生的機會。

孔子以「仁」、「愛」為中心的儒家思想代代相傳,成為中國人精神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中國,謙讓的人和事不少,但真正能拿生命謙讓的,需要多大勇氣?

對此話題,您有哪些看法和高見,歡迎留言互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陽源易緣 的精彩文章:

3千人馬屯紮、5百家將守護:蘇護為啥就沒保住妲己,瞬間被吸魂
孫悟空兩次大鬧地府:地藏王菩薩都斷不出手,顧忌的不僅是這個

TAG:安陽源易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