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4種豬病在春季里最容易發生

4種豬病在春季里最容易發生

春季是養豬的最佳季節,如果這個時期科學飼養,不僅豬長得快,而且豬病也很少發生,從而可以大大的降低了養豬成本,提高了養豬的經濟效益。反之,如果養殖方法不當,必將導致養豬失敗,白忙活甚至賠錢。春季氣溫回升,細菌、病毒容易孽生繁殖,有時天氣反常,忽冷忽熱,豬容易感冒。熬過寒冬的豬,免疫能力和抗病力下降,容易發病和死亡。今天把春季豬場最常發的一些豬病的防治方案分享給大家,希望能防患於未然,讓您輕鬆養豬掙大錢。

一、豬藍耳病

主要導致母豬發熱、厭食,出現不同的呼吸困難,妊娠後期母豬發生流產、早產,產弱、死胎、木乃伊胎等;新生仔豬嚴重的呼吸困難,耳尖發紫,運動失調及癱瘓,產後1周內仔豬死亡率可達40%-80%。

預防本病的關鍵:1、是採取自繁自養和嚴禁從疫區進豬,加強豬場飼養管理和消毒工作。獸醫建議:根據豬場情況選擇是否接種藍耳疫苗,可進行藍耳病抗體檢測,如藍耳病抗體S/P平均值均已超過2.5,表明該豬場藍耳病病毒較活躍,已經感染了藍耳野毒,通過進行藍耳病毒分離,再進行測序,選擇適合本場的藍耳毒株進行免疫。在藍耳病活躍期,仔豬1日齡免疫,每次0.5頭份,待母豬藍耳病毒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後,可轉為正常免疫。種豬統免,一年4次,每次1頭份;正常情況下,仔豬15日齡左右免疫,每次1頭份。2、在仔豬轉群、氣溫突變等應激時,可適當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20%替米考星;中藥使用黃芪多糖、扶正解毒散等及抗應激藥物如多種維生素。

二、豬流行性腹瀉

病原體是流行性腹瀉病毒,此病在各個年齡均有發生,臨床上以水樣腹瀉、嘔吐、脫水和新生仔豬的高死亡率為特徵。

獸醫建議: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對於疫情嚴重的豬場,後備母豬配種前免疫2次,產前40天 和20天各免疫1次;經產母豬在產前40天和20天各免疫1次,注射後海穴。在生產實踐中,一般沒有接種疫苗的豬場,發病率極高,一旦發病藥物很難控制疫情。

藥物治療:(1)斷奶前的仔豬,用黃芪多糖+恩諾沙星注射液,注射後海穴;(2)中大豬,控料2-3天,嚴重個體用黃芪多糖+恩諾沙星注射後海穴,同時口服補液鹽+硫酸粘桿菌素+黃芪多糖飲水。對於有嘔吐癥狀的豬可用胃復安止吐。(3)母豬控料2-3天,同時口服補液鹽+硫酸粘桿菌素+黃芪多糖飲水。

三、豬五號病

是以患豬口腔黏膜、蹄部、乳房出現水皰,大小豬都可發生,仔豬易繼發心肌炎,死亡率高。

防控措施:目前豬五號病發生沒有明顯的季節性,疫苗免疫種豬一年普免3-4次;育肥豬在60日齡、90日齡、120日齡各免疫一次口蹄疫疫苗。豬五號病造成死亡的原因,一般為心肌炎或是繼發感染。

建議:1、豬場全面用0.3%過氧乙酸帶豬或塗抹患部消毒,1天1-2次,欄舍應保持乾燥清潔,有利於病灶癒合。2、群體控制繼發感染:飲水中添加黃芪多糖+阿莫西林+多種維生素;中大豬個體治療:用黃芪多糖+頭孢噻呋+肌苷肌肉注射。

四、豬流感

豬流感是由豬流感病毒引起豬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豬群突然發病、傳播快,體溫升高到40-42℃、精神沉鬱,食慾減退或不食,肌肉關節疼痛,不願站立,眼結膜充血,咳嗽、流鼻涕、呼吸困難,如果在發病期治療不及時,則容易繼發豬病毒性或細菌性疾病等,會增加豬的病死率。

推薦豬流感的防治措施,預防:做好消毒工作,一般消毒劑對豬流感病毒都有效,注意豬舍通風、保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豬豬家園 的精彩文章:

TAG:豬豬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