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這場殺戮面前,他們說中國是最後的希望

在這場殺戮面前,他們說中國是最後的希望

每年的3月1日是國際海豹日。對於海豹,很多小夥伴可能並不很熟悉,但如果你知道,它們有「抱團取暖」的習性,如果你躺在雪地里,它們很可能就會主動接近並且擁抱你,是不是就覺得瞬間被萌化了呢?

這是剛出生的小海豹。12-14天後,它將開始褪去柔軟的白色皮毛,但同時這也意味著,它將失去法律的保護,並迎來一場殘酷的獵殺。

據統計,95%的海豹獵殺發生在它們14天-3月的年齡,而其中絕大多數被獵海豹尚不足1月生命。它們會被槍葯擊殺,或喪命於一種專門的獵殺工具hakapik之下。

首先它們會被擊穿頭蓋骨,然後等失去生命或無意識之後被處理。這或許聽上去有些殘忍,但這已經是最輕痛苦的死法,因為據調查,每8隻海豹中,就有3隻被剝皮時仍未死亡或尚有意識。

這個數字根據不同的調查報告,有比較大的出入,而其背後也就是不同立場的機構。

首先作為最大的海豹製品出口國,加拿大政府的立場和做法是,每年規定一個海豹獵殺的配額,並規定獵殺工具的火力、規格,以減輕海豹死亡時的痛苦。而主要從事獵殺活動的因紐特人,則認為這是他們的文化傳統和經濟來源,甚至曾為此起訴禁止海豹製品貿易的歐盟。

然而,支持者的堅持,並不能阻擋大勢所趨。隨著歐洲奢侈品牌對動物皮草的摒棄,以及動物權益組織、自然保護組織的激烈反應,和歐盟2009年頒布的海豹製品進口禁令,(但對格陵蘭、加拿大等地土著仍頒發許可證)海豹獵殺產業的規模急劇縮小,從2006年的3400萬美元到2016年的160萬美元,相應的獵殺數量也縮減到66000隻,儘管加拿大政府當年給出的配額是40萬隻。

面對歐洲的「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加拿大人把他們的目光投向亞洲。海豹的肉被製成寵物飼料賣到韓國和台灣地區,海豹的皮毛和脂肪被製成皮衣和海豹油賣到中國,並且他們似乎對中國市場很樂觀,並打算在這裡有更多作為。難怪一些反對獵殺者聲稱「中國是最後的希望」。

所以,看上去跟我們很遙遠的議題,或許比我們想像得更近。而在你義憤填膺準備好呼籲抵制之前,小愛還想跟你分享一些圍繞獵殺議題的爭論。

支持者說,目前獵殺的海豹並非瀕危種類,相反他們的數量非常可觀,甚至在某些區域已經影響到人類生活,並且由於它們的貪食,已經對當地鱈魚的生存造成了威脅。

而反對者則回應說,儘管這些種類海豹的數量可觀,但它們面臨全球氣候變化的嚴重威脅,數據顯示新生海豹的存活率正持續下降,而鱈魚數量的減少,主因是人為捕撈,而非海豹。

還有支持者說,海豹產業是當地人的文化傳統,並佔據了捕獵者三分之一的經濟來源,而這些家庭往往是比較貧困的那部分。

而反對者則回應說,加拿大的海豹產業只佔總產值的極小部分,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其實政府更關心的是這部分的選票,所以這不是一個經濟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事實尚且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去思考一些問題,形成每個人的態度。

比如,多數人都是反對對海豹的虐殺和濫殺的,那其中的尺度如何把握呢,幾秒的痛苦對海豹來說是可承受的呢,染紅多少公里的海水算是可控的呢?

還有,海豹更是一種經濟作物,還是更應當作理應尊重的一種生命呢?這就涉及到,我們人類應當如何看待與自然的聯繫,如何處理與其他生物的關係呢?我們的存在是否被「神授」了某種目的性,而使我們有權利在自然中「扮演上帝」,去規定能不能殺、如何殺、殺多少一種生物?

如果我們沒有權利「扮演上帝」,那我們有義務節制自己的慾望,不去濫殺甚至滅絕對我們「有用」的生物嗎?而所謂的「保護自然、平衡生態」,也只是為了千秋萬代可以繼續「使用」其他生物嗎?相反地,如果我們有權「扮演上帝」,這權利的正當性何來,而我們又應多大程度對其他生物讓渡自己的利益呢?

或值得或不值一提的是,當我們在思考這些形而上的問題時,那些海豹一言不發,並沒有能力參與這場關乎它們生死的談判中,因為從一開始,它們能做的,就只是靜靜地等待最後的「審判」。

(本文數據來自維基百科)

歡迎你的思考和討論,並在下方留言區留下你的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趣職 的精彩文章:

TAG:愛趣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