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一周天氣跌宕起伏,暖,雨,還要當心倒春寒!

這一周天氣跌宕起伏,暖,雨,還要當心倒春寒!

根據氣象專家預測,本周前期天氣晴好,氣溫明顯上升,周中期有明顯降雨,周后期雲系變化為主。本周氣溫較上周顯著回升,日平均氣溫超過10℃,周最低氣溫5℃左右。

具體逐日天氣預報如下:

3月13日,多雲轉陰,降水概率30%,偏南風4到5級,氣溫10℃到23℃;

3月14日,陰有陣雨,降水概率60%,東南風4到5級,氣溫13℃到20℃;

3月15日,陰有中雨,降水概率70%,偏南風轉偏北風4到5級,氣溫16℃到20℃;

3月16日,陰有小雨轉陰天,降水概率60%,偏北風4到5級,陣風6級,氣溫10℃到16℃;

3月17日,陰轉多雲,降水概率30%,東北風3到4級,氣溫8℃到11℃。

虞城春意漸濃

正是賞花好時節

白玉蘭、迎春、二月蘭、

紅葉李,山茶、海棠

……

這段時間,天氣晴朗,暖風輕拂,一波氣溫高升,彷彿直接從冬季過渡到了暖春。

但是氣溫忽高忽低,早晚溫差比較大,而且後半周又有冷空氣來,要當心倒春寒!

什麼是「倒春寒」?

倒春寒,一般指初春時節氣溫回升較快,而在春季後期3月末、4月初出現氣溫偏低的天氣現象。陰雨天氣或頻繁的冷空氣侵襲,這種天氣現象被稱作「倒春寒」。倒春寒來襲,可使氣溫猛降至10℃以下,甚至雨雪天氣。讓人感覺寒氣襲人,倍覺「春寒料峭」。

倒春寒——最容易倒下的時期

1.心梗、腦梗迎來高峰

專家介紹,每年春季「倒春寒」時節,急性心梗、冠心病、腦梗塞、腦溢血等心腦血管病意外的發生率都會迎來一個高峰。

特別是中老年人的熱平衡能力較差,其循環系統很容易受到倒春寒的刺激。

2.感冒、肺炎也高於平時

除了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也會隨「倒春寒」出現。由於氣溫忽高忽低,呼吸道黏膜的防禦功能會受到直接影響,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可乘虛而入,造成流感、腮腺炎、肺炎等傳染病流行。

3.關節炎更容易「就犯」

人體的膝關節對冷空氣刺激較為敏感,遭受冷空氣襲擊以後,關節局部容易出現麻木、酸痛等癥狀,久而久之,容易發生風濕性關節炎。因此,在倒春寒時期,關節炎疾病也最容易「就犯」。

倒春寒,記牢5招!

1.倒春寒吃「味兒沖的」

「倒春寒」天氣可以多吃點味兒沖的食物,可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在飲食上可增加吃大蒜、洋蔥、芹菜等味兒沖食物的次數,對預防傷寒感冒、春季多發的呼吸道感染、心臟病發作和中風大有益處。

大蒜:含有揮發性辣素,可消除積存在血管中的脂質。

洋蔥:有舒張血管及降低血壓的功能,洋蔥中含有的二烯丙基二硫物及少量硫氨基酸,有促使血凝塊溶解的作用。

芹菜:含有揮髮油、甘露醇等,具有降壓、鎮靜、健胃、利尿等作用。

2.倒春寒用米酒泡泡腳

倒春寒往往比冬天更易傷身體,尤其是氣血較弱的人,倒春寒時更易手腳發涼、腹痛腹瀉。這時建議大家睡前泡腳時加點米酒。

具體方法是,在木桶或腳盆里放適量熱水和米酒,水和米酒的比例是1∶1的比例,再加幾片生薑。用米酒泡腳,會比單純用熱水泡腳更加有利於活血暖身,改善身體怕冷的癥狀,同時還會有幫助睡眠的作用。

3.天氣回暖後得再捂

春捂的時候,要注意護好兩頭(頭頸和雙腳),帽子不要摘得過早,衣褲鞋襪也不能馬上換成太單薄的。因為人體下半身血液循環比上半身差,本來就很容易受風寒侵襲,如果下面穿少了,寒氣和濕氣就會悄悄地趁虛而入。

4.倒春寒防風濕喝蓮子湯

倒春寒天氣比較容易引發風濕病。這段時間預防風濕病,可以喝碗蓮子湯,不但甘甜可口,還有防風濕的功效。而且蓮子還含有較多鉀元素,對調節心臟節律也有好處。

5.防寒氣入侵貼對暖寶寶

如果想要防止寒氣入侵,使雙腳和內臟暖和起來,那麼在尾骨上貼個暖寶寶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STV春來茶館 的精彩文章:

吃貨,還不趕緊!
依賴導航,結果,悲劇啦……這樣的事就在常熟,你還敢依賴導航嗎?

TAG:CSTV春來茶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