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天子九逃,國都六陷」的唐朝,強唐的難言之隱

「天子九逃,國都六陷」的唐朝,強唐的難言之隱

說到唐朝,在很多中國人的心中,都有或多或少的自豪感,因為它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彼時四方臣服、萬國來賀,造就了空前的盛世。

大唐盛世

然而,時間從來都是無情的,強大如盛唐,依然逃不過衰落的命運,開元盛世後,坎坷就成為唐朝的主題,「天子九逃,國度六陷」,一百五十餘年後被徹底的淹沒在歷史的浪潮下。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締造了開元盛世的唐玄宗卻還依然沉溺於想像的輝煌之中,戰爭開始七天後,玄宗才相信安祿山確實率兵造反。玄宗的遲鈍以及懈怠給了安祿山極大的機會。半年後,安祿山攻破潼關,威脅都城長安,唐玄宗不顧滿朝文武和都城百姓的安危,倉皇出逃入蜀,不久後長安陷落。

安祿山

安史之亂讓曾經的巨唐露出了疲態,有人就想趁火打劫。763年,吐蕃進攻唐朝,驃騎將軍程元振隱瞞軍情,致使吐蕃一路打到陝西,渡渭水逼近長安,唐代宗李豫逃亡陝州,吐蕃佔領長安15日後,引兵退走。

782年,節度使李希烈舉兵反叛,唐德宗命涇原守軍前去平叛。涇原節度使姚令言率軍經過長安時,恰逢大雨,士兵饑寒交迫,再加上朝廷特使用粗米鹹菜犒賞軍隊,導致涇原兵士發生嘩變,直接進攻京城長安,唐德宗倉皇逃往奉天。

881年,黃巢起義軍攻入長安,唐僖宗南逃成都。

885年,唐僖宗寵臣田令孜與河中節度使交惡,私自命邠寧節度使和鳳翔節度聯合出兵攻打河中,河中節度使則求救於太太原李克用,反而取勝,並且舉兵攻破長安,唐僖宗逃亡鳳翔。

893年,唐昭宗改組禁軍,並想趁機除掉干預朝政的鳳翔節度使,但新的禁軍戰鬥力太弱,反被鳳翔節度使率軍殺的片甲不留,為了讓鳳翔節度使退兵,唐昭宗處死了禁軍中尉。第二年,鳳翔節度使再次起兵反叛,出兵攻打長安,禁軍不敵,唐昭宗逃亡終南山石門。

896年,李茂貞因不滿唐昭宗封王珂為河中節度使,遂發兵攻打長安,唐昭宗再次出逃,但卻被華州節度使劫持,滯留華州兩年之久。

901年,朱溫入關,當時宰相是想借朱溫的力量除去宮中的宦官勢力,但是宦官集團知道消息後,先手劫持唐昭宗逃往鳳翔,長安被朱溫率軍攻破。

朱溫

902年,朱溫大軍圍困鳳翔,鳳翔節度使李茂貞未能突圍,致使鳳翔城彈盡糧絕,最終李茂貞投降,將唐昭宗交給朱溫。904年正月,朱溫挾持唐昭宗遷都洛陽,同年八月,弒君稱帝,唐朝就此滅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唐朝時「揚一益二」究竟是怎麼回事?
梅香引得詩聖來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