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年古城裡的「七陰八陽」橋,不是武俠小說,就在漳州

千年古城裡的「七陰八陽」橋,不是武俠小說,就在漳州

文/貳零壹線

漳州是塊風水寶地,漳州人虔誠,祭拜儀式多,廟宇也多,所以每次洪水來襲,老城都相安無事,幾乎無內澇;每次颱風來襲,都「繞著」他走——這也許就是漳州人最幸福的虔誠表達。

其實,漳州城內無內澇,最大功臣就是老城內的護城河。歲月變遷,城市新了,只是再宏大的現代水利工程,也抵不過老漳州城內的護城河(也叫「宋河」),守護、守望老城千年之久......

護城河為什麼叫「宋河」?

據漳州史料記載,護城河道是宋初築土城時所修建的,所以現在也稱為「宋河」。民間也叫「溝濠」,現在僅存的東西宋河,被列為漳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宋河是漳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標誌之一,也是古城中為數不多的宋代遺構,千百年來可通舟楫,至今仍發揮排水泄澇作用。

有河,就有橋,與護城河相濡以沫的,就是現在少有人知的15座橋,「七陰八陽」橋。

當時漳州城不大,經改、擴建後,城市範圍擴大,原來的護城河也就成為城內的濠溝了,由於濠溝的進出口處仍連接著九龍江,所以城內百姓為了交通方便,在濠溝上建了15座橋,也就是民間口碑流傳的「七陰八陽」橋。

「陰橋」,「陽橋」是指什麼?所謂「陰橋」,是指橋面上建有「亭」(廟)的橋,「陽橋」則橋面兩邊無遮無掩。

自古,護城河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蘇州護城河,2500多年了。公元前514年,伍子胥「相土嘗水」「象天法地,理水為河」,壘土為坊,規劃建造了蘇州古城。古城護城河及沿岸的風光,是蘇州最美的地方。

故宮(紫禁城)護城河,建成於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俗稱筒子河,至今已有580年的歷史。河內種植蓮藕,可觀賞,可食用......


如今漳州城內的護城河,找到穿越歷史印跡的已很少,有的已經變成了路面,「七陰八陽橋」已不足。

東橋就是七陰橋之一。東橋乃橫跨梁式石橋,長約10米、寬5米,東西走向,建在南北向護城河上。

漳州人習慣將廟叫作亭,所以東橋亭其實就是一座廟。廟建在東橋之上。

東橋亭後的河道

古漳州城內,號稱有"三庵二院、九街十三巷、一株榕樹不見天」。據傳,"一株榕樹」就是東橋亭的大榕樹。

時光如梭,千年以後,如今的北宋河全部及西宋河部分已被覆蓋。東西宋河現已得到修繕,河道經近年的治理,水質是逐漸清澈了,但北端幾乎都已變成暗渠,而且上面都蓋了許多道路和建築。1988年,東、西橋亭及宋濠一併列入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期待漳州的護城河得到持續性保護,讓更多可以從暗渠恢復成明渠的內河得到疏通治理,保護漳州老城的「好風水」,繼續載著千年的老城故事,守望老城的歲月變遷。

內容作者 | 文零壹線

內容支持 | 閩南儂文化

內容編輯 | 葫蘆小七

傳播協力 | 商貓文化、蜂暴漳州

技術支持 | 商友技術

圖片來源 | 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漳州味道 的精彩文章:

TAG:漳州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