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清液晶面板綻放蓉城 中電熊貓改寫液晶面板產業版圖

高清液晶面板綻放蓉城 中電熊貓改寫液晶面板產業版圖

在雙流區,成都中電熊貓顯示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廣聖幹勁十足。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50英寸液晶面板產品就將實現量產。試驗和調試等各種複雜工藝都要反覆斟酌,確保量產時萬無一失。

時間回到除夕那天,公司第二款產品58英寸液晶面板成功被點亮。橙紅色液晶面板旁,李廣聖笑得格外燦爛。「我們再一次挑戰成功,提前半個月完成第二款產品點亮任務。」

「企業要搶抓機遇,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電子信息產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產業。中電熊貓如何書寫新時代的成都新答卷?提前半個月點亮任務,讓李廣聖的底氣更足,對下個月實現50英寸液晶面板產品量產充滿更多期待。

作為全國四大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之一,成都在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終端、網路通信、電子元器件、信息安全等領域已具備相當規模,具有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整機終端—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是國家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國家信息安全成果產業化基地,全國首批、中西部唯一的「中國軟體名城」,在電子信息領域已形成了領先中西部乃至全國的發展優勢。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時代呼喚新作為。成都將通過積極融入全球電子信息產業鏈高端和價值鏈核心,垂直整合產業鏈,打造功能配套完善、彰顯文化風貌、體現生態宜居的產業功能區,全面構建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

在不斷刷新高清液晶面板記錄的同時,中電熊貓也在改寫著世界液晶面板產業的版圖,更讓「成都造」液晶面板綻放出別樣精彩。

推進創新驅動發展

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

項目擁有三大核心技術,首次導入五道光罩新型金屬氧化物製造工藝,生產成本和產品性能上都更具優勢,是中國首條以金屬氧化物為核心技術、面向8K以上超高解析度電視市場的液晶面板生產線。

一塊玻璃板進入生產流水線,經過200多道工藝,搖身變成一塊50英寸的高清液晶面板……更神奇的是,這個總投資280億元的中國電子成都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從打樁建設到建成投入試運營僅用時16個月,創造了液晶面板項目建設的「世界速度」。

一年多前,中電熊貓公司還是一片繁忙的工地,如今現代化的廠房林立,總建築面積達87萬平方米。「目前整個工廠土建基建基本完成,進入試生產階段。」李廣聖介紹。工藝設備安裝調試基本結束,現在處於品質和可靠性驗證階段及整個智能工廠磨合狀態。4月上旬第一款50英寸4K液晶面板就能量產,4月下旬第二款58英寸4K高清面板將量產。

中電熊貓提前布局50英寸4K液晶面板,是基於良好的市場預期。自今年伊始,家庭電視開始出現了新趨勢——比現有超高清4K解析度還要高出一個檔次的8K電視正慢慢嶄露頭角,有分析認為,2018年的家庭電視市場或將成為「8K元年」。隨著8K的試水應用,未來將為顯示產業帶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那麼,企業的技術創新優勢和競爭力在哪裡?「項目擁有三大核心技術,首次導入五道光罩新型金屬氧化物製造工藝,相較傳統工藝技術,生產成本和產品性能上都更具優勢,是中國首條以金屬氧化物為核心技術、面向8K以上超高解析度電視市場的液晶面板生產線。」李廣聖介紹。

更為超前的是,無論生產工藝、生產設備還是技術投入,中國電子成都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都進行了提前布局,可直接生產8K超高清液晶面板。預計到2019年上半年,中國電子成都8.6代液晶面板新型綠色智慧工廠全面達產,將帶動成都地區新型顯示及其周邊配套產業年產值達200億元,實現上下游產業產值500億元以上,不斷提升四川乃至全國新型顯示產業的層次和水平。

事實上,不僅中電熊貓,更多的企業憑藉領先技術,打響了「成都造」的品牌:京東方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竣工投產——更省電、比紙薄、可彎曲摺疊的「下一代屏幕技術」,徹底打破日韓半導體巨頭的壟斷,一舉奠定「中國造」和「成都造」在全球的領先地位;格芯12英寸特色工藝晶圓製造項目,建成後有望改變目前國內廠商始終處於追趕地位的現狀,實現「換道超車」;由中科曙光與美國超威半導體公司合作,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代X86 CPU晶元,裝載第一款CPU晶元的曙光伺服器今年將正式投放市場,這標誌著我國成為美國之後第二個有能力設計X86伺服器CPU的國家,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國信息產業「缺芯少魂」的問題……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企業是創新的主體,為加強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我市積極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建立產業創新中心、製造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及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公共服務平台,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加強創新成果本地轉化、產業化。

構建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

提升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全球競爭力

以電子信息產業主體功能區為核心,形成協同發展的全市電子信息產業布局,構建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

中電熊貓是近年來我省規模最大的電子信息產業化項目之一,目前已成功吸聚南京熊貓PCBA、南京冠石科技、江友光電等一批關鍵配套項目入駐,這些企業將在偏光片、液晶膜片、新型導熱材料等方面為該項目提供就地配套,推動電子信息產業成鏈發展、集群發展。「一年能生產近千萬枚大尺寸液晶面板,主要供應創維、長虹、熊貓等客戶。」據李廣聖介紹。

不僅是中電熊貓、英特爾、IBM、華為、德州儀器、格羅方德、紫光、戴爾、西門子……越來越多的全球業界「巨頭」都把研發機構和前沿生產線布局於此,支撐起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從千億級向萬億級攀爬躍升。而這樣集生產、研發和居住、消費、生態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產業功能區,全市統籌規划了66個,已成為成都在新時代加快推動率先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支撐。

為推進產業功能區建設,今年初,我市印發了《全市產業功能區及園區建設實施方案》,從創新規劃編製、完善政策體系、深化校院企地合作、加快發展新經濟、強化人才供給、創新資本供給、優化功能配置、轉變招商方式等方面對產業功能區建設各方面進行了明確,同時,《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總體規劃》正在抓緊編製,這也將是首個編製完成的產業功能區「總規」。

以電子信息產業主體功能區為核心,我市將形成協同發展的全市電子信息產業布局,構建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未來將重點聚焦五大重點領域,強化產業鏈;完善五大產業配套,提升服務鏈;構建兩類創新空間,激發創新全生命周期服務,形成人才鏈,建設多要素集聚、融合、共生的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

此外,根據功能區的資源稟賦、比較優勢和行業發展趨勢,突出引領性、綠色化、高端化的原則,聚焦發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終端、網路通信和新經濟(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五大重點行業,重點發展關鍵組件、整機終端、軟體開發、創新服務等產業高端,一般性材料、零部件等配套環節在區域統籌布局,不斷提升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全球競爭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維科網_資訊 的精彩文章:

中山七院率先建醫學大數據中心
R5 2400G/1400/1500X同頻測試 新APU是表面二代銳龍?

TAG:維科網_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