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今天,請為這位改變中國的「農民」點贊!

今天,請為這位改變中國的「農民」點贊!

如果地球上沒有樹,

那會是怎樣的一種景象?

大面積水土流失,

泥石流不斷,

沙塵暴肆虐,

依樹而居的動物無法繼續繁衍,

溫室效應更加嚴重,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各種自然災害肆虐,人類將無法生存!

今天是3月12日,

一年一度的植樹節。

相信大家為了保護植被都曾經出過一份力,

或者種一棵樹,

或者少用一次性筷子,

這都是我們能夠做到的,

然而,有這麼一位老人,

他在60多年前,

憑藉一己之力,

改變了新疆,改變了中國,改變了世界!

他叫劉銘庭,

來自山西萬榮,

1957年畢業於蘭州大學生物系植物專業。

在學校的時候劉銘庭就十分活躍,

各種體育活動都會參加,

獲得了不少運動會的獎項,

是學校中的風雲人物,

也正是因為他身體素質非常好,

在以後的艱苦工作中,

用他自己的話講,

也沒有覺得苦!

1956年,劉銘庭來到新疆進行畢業實習,

在荒漠中,他第一次見到了「紅柳」。

他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畢業之後,

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紅柳」作為研究對象,

並為此奉獻一生!

劉銘庭來到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後不久,

烏魯木齊市組織興建青年渠,

勤奮的劉銘庭創下了鋪砌卵石的記錄,

成為了聞名工地的標兵,

並在這裡結識了一生摯愛——儲惠芳。

1959年,劉銘庭參加了塔克拉瑪干科考隊,

他的任務是尋找到優良的固沙植物品種,

功夫不負有心人,

在一處流動的沙丘上他發現了一種紅柳。

他說,這下我們國家也有無葉檉柳了!

當時,中國對紅柳的研究還完全是空白,

書中記載的紅柳竟然都是以外國人命名的。

1960年,劉銘庭將這種紅柳定名為「沙生檉柳」,

也就是後來的「劉氏檉柳」。

從沙生檉柳開始,

劉銘庭有發現了四個新品種,

莎車檉柳、塔里木檉柳、金塔檉柳、白花檉柳,

他也因此成為了檉柳植物研究領域公認的權威!

只是發現新品種,劉銘庭並不滿足,

他更大的願望是讓紅柳能夠造福新疆人民。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

他潛心於紅柳的育苗和造林工程。

從60年代到80年代,

他用了20多年的時間,

將紅柳的產量從每畝5萬株提高到50萬株,

整整提高了10倍!

比同一時期的蘇聯紅柳產量高出了6到20餘倍!

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育苗技術的突破為生態保護創造了契機,

從70年代開始,

劉銘庭將研究成果應用於荒漠化固沙造林。

1986年,新疆領導視察了劉銘庭的植物園,

對劉銘庭的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直接提出了一個問題,

我們出20萬元,你能用3年的時間在南疆種出10萬株紅柳嗎?

劉銘庭斬釘截鐵地回答,一定完成!

向所里彙報完工作之後,

他立刻出發,

乘上破舊的公共汽車,

顛簸了整整10天,

才來到了和田地區。

在經過對當地的實際考察之後,

他發明了一種利用洪水沖刷紅柳種子,

從而播種紅柳的方法,

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

十年春秋,

劉銘庭與當地的幹部群眾一起,

在這片新疆最大的鹽鹼地上,

種出了100萬畝的紅柳,

向新疆各族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經過後來的科學治理,

當地的綠洲面積增加了四分之一,

還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紅柳公園」。

現在這裡,土壤肥沃,

農業、林業、畜牧業快速發展,

伽師縣從一個全疆聞名的貧窮落後縣,

發展成了全國棉花百強縣前30名!

1995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劉銘庭「拯救乾旱區獎」,

另外一項「策勒流沙治理試驗研究」成果也獲得獎勵,

當年獲獎的成果一共才4項,

劉銘庭就獲得了兩項!

1995年10月1日,

原國家科技部部長朱麗蘭來到這裡,

聽了劉銘庭的事迹後深受感動,

當即興奮地說,

「我們就是需要這種科學家,科技的推廣就需要這種精神!」

治沙僅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

在大面積恢復紅柳初戰告捷之後,

他開始了長達十年的科普萬里行。

背上硬紙板,

加上多年積累點的照片,

創作出一套科普圖片,

並印刷出版了關於紅柳的書,

他走到哪講到哪。

上至領導,下至群眾,

超過20萬人都曾經聽過他的宣講,

10年間,他為科普紅柳走過的路可以繞赤道一圈!

退休之後,劉銘庭也沒有閑下來。

在研究紅柳的過程中,

他對生長在紅柳根部的大芸產生了興趣,

大芸被譽為「沙漠人蔘」,

具有活血、壯陽等功效,

海內外需求量不斷上漲,

但是由於紅柳林的大量破壞,

造成了大芸減少,物價飛漲。

於是,劉銘庭帶著自己的妻子和畢生積蓄,

來到了于田,

買了一頭毛驢和一輛四輪拖拉機,

辦起了全國最大的大芸種植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兩人每天早晨7時起床,做飯、除草、澆水,

活兒多得干不過來,

在這簡單繁重的勞動中,

總是稍不留神就忘記了日子。

如今,于田縣利用劉銘庭的成果,

發展了5萬畝紅柳大芸,

年純收入達到2億元以上,

超過已有40萬畝農田的于田縣全縣的農業純收入,

使20萬于田縣各族人民擺脫貧困,

走向了小康!

你可以說他是一個農民,

也可以說他是研究員。

從到新疆的那天起,

劉銘庭就把這裡當做了自己的第二故鄉,

在這裡,

他一紮就是40多年的情與愛,

您,辛苦了!

文章資料綜合自百度、搜狐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大家都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評論彙編》:經濟復甦難以扭轉民粹主義困境
一張圖看懂在地球之極,科考站是怎樣的存在?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