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鄧石如書法篆刻作品

鄧石如書法篆刻作品

清代中葉是中國書法史上一個劇變時期,碑學的興起衝擊和改變了清初帖學一統天下的頹弱之勢,書壇呈現出奇姿異態的繁榮景象。此時崇尚碑學的書家不乏其人,但真正成為碑學實踐範例的是鄧石如。他的出現,標誌著碑學派用毛筆在宣紙上書寫魏晉南北朝碑以至漢碑等的成熟,碑學通過廣泛地吸收傳統營養,融會貫通,已經創造出自己的碑派面目。

鄧石如,安徽懷寧人,原名琰,字石如,號頑伯,完白山人,因避清仁宗名諱,故以字行。出生寒士之門,祖輩的「潛德不耀」的人品和「學行篤實」的學業以及驁岸不馴的性格對他的成長具有潛移默化之功。 20歲左右即開始了一生的遊歷生涯,浪跡江湖,到處尋師訪友。他的一生,伴隨著刻苦自勵,傾注藝術的全部生活內容幾乎就是「交遊」二字。

他曾在江寧大收藏家梅鏐處8年,「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盤,至夜分盡墨,寒暑不輟」。不久得到曹文埴、金輔之等人的推獎,書名大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80壽辰之際,戶部尚書曹文六月入京都,邀鄧石如同往。秋,途經山東,遂登泰山觀覽。進京後,鄧石如以書法享譽藝壇。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兩湖總督畢沅處做了3年幕僚。張惠言、包世臣都曾向他學習書法。但他不求聞達,不慕榮華,不為外物所動,不入仕途,有著不願媚俗取巧的頑固,以石自比,以頑石自況,始終保持布衣本色,這完全是一位純粹的藝術家我行我素、自由自在的「逍遙」人生。他的好友、桐城派散文大家姚鼐曾給他寫過這樣一幅對聯:茅屋八九間釣雨耕煙須信富不如貧貴不如賤;竹書千萬字灌花釀酒益知安自宜樂閑自宜清。人生一達這種境界,藝術的深沉和久遠便應運而生。

鄧石如為清代碑學書家巨擘,擅長四體書,其書法藝術是我國書法史上一座傑出的豐碑。其篆書初學李斯、李陽冰,後學《禪國山碑》、《三公山碑》、《天發神讖碑》、石鼓文以及彝器款識、漢碑額等。他的篆書縱橫捭闔,字體微方,接近秦漢瓦當和漢碑額。他以隸法作篆,突破了千年來玉筯篆的樊籬,富有創造性地將隸書筆法糅合其中,大膽地用長鋒軟毫,提按起伏,大大豐富了篆書的用筆,特別是晚年的篆書,線條圓澀厚重,雄渾蒼茫,臻於化境,開創了清人篆書的典型,對篆書一藝的發展作出不朽貢獻。

【釋文】帝堯陶唐氏,首闡執中之言,後世道學淵源之本。帝舜有虞氏,申明精一執中之旨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又發堯所未發也。鄧琰。

隸書是從漢碑中出來,結體緊密,貌豐骨勁,大氣磅礴,也使清代隸書面目為之一新。他的楷書並沒有從唐楷入手,而是追本溯源,直接取法魏碑,多用方筆,筆畫使轉蘊涵隸意,結體不以橫輕豎重、左低右高取妍媚的方法而求平正,古茂渾樸,與時俗館閣體格格不入,表現出勇於探索的精神。他的行草書比較而言,不如篆隸功力深厚,主要吸收晉、唐草法,筆法遲澀而飄逸,這裡不再贅述。總觀其四體書法,以篆書成就最大,楷、行、草次之。

鄧石如又是篆刻家,開創皖派中的鄧派,他以小篆入印,強調筆意,風格雄渾古樸、剛健婀娜,書法篆刻相輔相成。鄧石如的印章有著「疏處可以跑馬,密處不使透風」的特色。時人對鄧石如的書藝評價極高,列其篆、隸書為「神品」,稱其「四體皆精,國朝第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逸書院 的精彩文章:

張永華沙書書法,以沙為毫
上海博物館藏清代書法,大家雲集,視覺享受

TAG:雲逸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