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印度洋不是印度的洋 有人如果要做醜事中國有足夠能力應對

印度洋不是印度的洋 有人如果要做醜事中國有足夠能力應對

龍興春:馬克龍訪印,中國何辜「中槍」

(作者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正在印度訪問的法國總統馬克龍10日與印度總理莫迪舉行了會談,雙方簽署一系列雙邊協議,包括法國公司在印度建設核電站、地鐵、供水工程,以及航空和防務等方面的合作。

這本來是兩國之間的正常往來。 然而,部分印度和西方媒體卻從兩國協議和領導人的言論中讀出了「對抗中國」的信息。比如,印度和法國將允許對方軍艦使用自己海軍基地,被認為「此舉動旨在遏制中國的領土野心」;馬克龍說「印度洋和太平洋一樣,不能成為霸權的領地」,有媒體稱「這位法國總統明顯在暗指中國」,卻沒有一家指出將如何針對中國,中國到底對法國和印度具體構成何種威脅。

至於馬克龍說不能讓太平洋和印度洋成為霸權的領地,眾所周知,美國是太平洋的霸權,而印度在追求印度洋霸權,如果非要發揮的話,應該說馬克龍是針對美國和印度更準確。馬克龍還明確表示:「在歷史上,英國是印度在歐洲的合作夥伴,但我希望在21世紀,法國才是印度在歐洲的優先合作夥伴」,如果硬要馬克龍訪問印度說針對哪國,明顯針對英國才是。

長期以來,「中國威脅」、「對抗中國」就是部分印度媒體的固定報道框架,只要是第三國領導人到訪印度,或者印度領導人訪問第三國,他們都會從中找出對抗中國的元素,而在中國媒體上基本看不到類似的分析角度。這一方面反映了印度媒體對自己國家能力的不自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們對中印關係的嚴重誤讀,誇大中印關係的對抗性,更歪曲了中法關係。

戰略上不存在法國幫忙印度對抗中國的可能性。中法同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兩國關係具有全球意義。中法貿易、投資和人員往來規模遠遠高於印法之間,在未來國際格局走向,氣候、貿易等很多全球問題上中法都有相似立場。法國和印度在意識形態上更親近,但這早已不構成國家間關係親疏的主要因素。法國是較早表態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國家,但多年來並沒有採取任何實質性的行動推動其實現。東亞的中國和西歐的法國也不存在地緣政治上的競爭性或對抗性,中法間的個案性矛盾根本不影響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大局,法國沒有聯合印度對抗中國的需求。

由於與非洲、中東和歐洲貿易的持續增長,印度洋已經成為中國商船的重要航道,保證印度洋的航行自由和安全符合中國利益。印度洋面臨的主要是海盜、恐怖主義以及自然災害等非傳統安全威脅,不管是美國、印度、法國還是中國都沒有能力單獨維護印度洋地區的安全,世界各大國和印度洋沿岸國家需要就此開展合作。中國海軍在印度洋的護航行動和軍事存在不但保護了中國的利益,也為國際社會提供了公共安全產品,不威脅任何國家的安全。

印度洋既不是印度的洋,也不是美國和法國的洋,而應該是「自由開放的印度洋」。至於說有關國家要在這個美麗的概念下面做什麼醜陋的事情,印度洋沿岸國家肯定會反對,而中國也有足夠的能力應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軍事 的精彩文章:

美媒懵了:中國4款隱身無人機在研 真實情況到底如何?
誰敢黑我網路,我就核平他全家!美國將推出全新報復策略

TAG:環球網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