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東方電玩的「審丑」說起

從東方電玩的「審丑」說起

Hath not a Jew eyes?這是《威尼斯商人》丑角夏洛特的名句。戲裡他的定位,最終是個讓人同情的人。他有鼻子有眼睛有喜怒哀樂,和我們一樣。

仔細想起來,我沒通過任何一代《勇者斗惡龍》(其實超時空之輪也沒玩到最後)。歸根結底的原因,是我不太喜歡鳥山明。

客觀地講,鳥山明的畫功紮實,想像力豐富,對流行文化的貢獻也是無與倫比的。但主觀上,我不太喜歡他筆下太多審丑的成分,包括DQ里對眼的龍。龍珠里的部分角色也猥瑣和粗俗。想起來,之後的熱血漫畫都有這種無能又一身毛病的丑角,死不足惜,被人欺負觀眾看了撿樂。這類漫畫遊戲終究低齡化,我們把什麼價值觀傳播給下一代,細思恐極。

審丑是東方文化的特點嗎?或許中世紀也有關於江湖騙子和綠帽男的戲劇。但這又太東方。我們沒有七宗罪,沒有但丁式的十八層地獄。儒家道德食物鏈的底層,是「小人」。生旦凈末丑,沒有「超級英雄」和「超級反派」,壞人是白臉丑角。歷史上,我們也反貪官不反皇帝,皇帝最壞不過昏君,遠不如奸臣們壞。想想宦官和外戚們總背黑鍋,這些歷史丑角百世唾罵,審丑也是我們一向的價值觀。

大一統的歷史,讓弄權者得以暴利。社會結構給了小人寄生空間,我們也只能在戲劇裡面唾罵他們。這是東方文化的特點,但我們又不能永遠只有《金瓶梅》《肉蒲團》。魯迅先生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中說,要「肩住黑暗的閘門,放他們(下一代)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但我看到《馬里奧兄弟》里挖鼻屎的瓦里奧或FF6里逼下屬給自己擦鞋的BOSS,又總覺得我們交給下一代的,還是庸俗和審丑。

粉碎四人幫後,「高大全」不再流行,鬼子漢奸魑魅魍魎還在。仔細想,港台甚至日韓某些電視和報刊那種擁擠、畏縮的感覺,以及正氣和美感的缺失,之前沒有在中國滋生,也只是被野蠻禁止了。今天禁令一扯,它們成為主流的速度超過我們的想像。

因為科技門檻,國內網路和遊戲監管較松,一度是審丑情緒藏污納垢的地方,這才有了某些網遊頁游,一度流行的芙蓉鳳姐代言等等。比之,我對DQ和任地獄的意見,都已經顯得潔癖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呼吸機 的精彩文章:

《異度之刃2》:離奇的王道

TAG:呼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