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憤怒,會招致更大的憤怒嗎?《三塊廣告牌》到底好在哪?

憤怒,會招致更大的憤怒嗎?《三塊廣告牌》到底好在哪?

Last Rose of Summer (Thomas Moore)

 RenAce Fleming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00:00/04:52

知道這部電影是因為看了魚叔的公眾號,當時他的標題是《年度最精彩的劇本,猜到結局算我輸》。劇情反轉好啊,最喜歡這種山路十八彎劇情。

主體劇情是,居住在美國某鎮的一個母親,因為殺害女兒的兇手遲遲追查不到,在當地立了三塊廣告牌質問警局的不作為,和一系列人鬥智斗勇的故事。

由於一開始便被魚叔的標題帶坑裡了,全片我都在琢磨到底誰是殺害女主女兒的兇手,直到影片最後一分鐘,女主和男配一起開車去尋找兇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搞什麼??

電影的後勁在幾天後顯現了出來,這句台詞突然在某個時刻冒了出來:「憤怒會招致更大的憤怒嗎?」

憤怒會招致更大的憤怒嗎?

這句點睛之筆,打通了片中人物和人物,劇情和劇情之間的任督二脈,對電影的理解又多了一個層次,不禁為編劇和導演叫好。這壓根就不是懸疑劇情片,而是深深的人性洞察片啊。

這真是一部將「憤怒」演繹得淋漓盡致的電影,人物的設定,劇情的走向,節奏的把握,氛圍的張力,觀影的心情隨著影片起伏,憤怒又壓抑。

既然「憤怒會招致更大的憤怒嗎?」是點睛之筆,憤怒的鏈條也是劇情的精髓。

最顯而易見的憤怒是米德爾女士,也是串起全片的關鍵線索,她的憤怒是那三塊紅到血淋林的廣告牌—:

l Raped while dying?

l And still no arrests?

l How come Chief Willoughby?

因女兒被姦殺,遲遲無法破案,性格剛毅的母親將憤怒的矛頭直指男主威洛比警長。

米德爾女士的廣告牌式憤怒,沒有直接引起男主威洛比警長的反撲。

首先,電影暗示他在當地還頗受愛戴,而且在接到下屬電話,被告知廣告牌的事時,他正平靜地和妻子和兩個女兒一起享受晚餐,側面反映了他的性格應該還不錯。

其次,他身患癌症,不久人世。

女主的憤怒還是成功地挑起了警察群體的情緒,其中的代表就是男配傑克森警察,威洛比警長的下屬,一個滿嘴粗口,有戀母情節的同性戀男子。

威洛比警長和女主苦口婆心聊了好幾輪之後無果,隨著他病情的惡化,在和家人度過最後一個溫馨夜晚之後,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傑克森的憤怒即刻燃爆,他無法向女主揮動拳頭,而是戴上墨鏡,拿上警棍,將廣告公司的小萊德打到七竅流血,從二樓的窗戶扔到窗外,落地繼續打。

警局憤怒了,新來的警長開除了傑克森,收走了他的槍和警徽,傑克森一把火燒了女主的三塊廣告牌。

女主又一把火回敬警察局,再往下,實在不知道憤怒之火還可以怎麼燒,畢竟大家都不想搞出人命。

至此,劇情因為威洛比警長之死達到了高潮,也到了拐點,憤怒已經招致了更大的憤怒。

正當女主為接下來的廣告牌租金髮愁時,她神奇地收到了一個匿名「朋友」捐贈的基金。在威洛比警長死後,他的妻子帶著一臉淚給女主送信。一個將死之人沒有什麼可誇張的,警長說,他非常在乎她女兒的案件,也感到非常痛苦,並且已經為女主的廣告牌付好了下個月的租金,他的名字可以再出現一個月,只是他已經看不到了,頗有些黑色幽默。

女主此時有一些心軟,更大的心軟發生在火燒警局之夜。

那天已經被開除,失魂落魄的傑克森趁晚上無人,上警局取威洛比警長留給他的信。他邊聽音樂邊讀信,警長在信中說,他認為他擁有成為一名真正的好警察的潛質,他正直,但是易怒。

信和音樂一起悄然引起了變化,他讀得那麼專註,以至於沒有意識到女主放的火正在蔓延。最後一刻,他看到了女主女兒安吉拉的案宗,裹在外套里,跳出了火海。

看到火海里竟然滾出了一個人,並且就是傑克森,他一身是火,但竟然把懷裡的案宗遠遠拋開,女主目瞪口呆。

女主和男配的憤怒在激烈的碰撞之後,還能招致更大的憤怒嗎?威洛比警長的善意在那個夜晚起了關鍵作用,此時影片也安排了幾個配角,回答了這個問題。

傑克森重度燒傷一身繃帶躺進了醫院,好巧不巧,隔壁病床就是被他揍得七竅流血的廣告公司的萊德。此一時,彼一時。萊德一瘸一拐地走過來,發現眼前這個只能轉動眼珠的人,就是把他揍進醫院的傑克森時,渾身都在顫抖。傑克森掙扎著說出了抱歉,萊德冷靜了一會,在他的床頭放了一杯橙汁並插上一根吸管後,跛著腳默默地坐了回去。

這一邊,女主縱火當晚唯一的目擊者,鎮上的小矮人「小惡魔」幫她隱瞞了事實,使她避開了牢獄之災。他貼心、風趣、周到,並且邀請女主共進晚餐。

在餐廳里,女主遇到了前夫和他的無腦19歲小女友。前夫挑釁地過來敬酒,並且說出了以下這句話:

女主沉思,捏著酒瓶走向前夫和小女友,兩人一臉驚恐,女主卻只是默默地重複了一遍那句話,最後留下了一句,Be nice to her,離開。

這裡,終於將女主表層的憤怒,引向了深層憤怒的根源。

電影中憤怒的明線是女主和警局,另一個重要的暗線在影片中間出現過幾分鐘。

女主回想女兒出事的那個白天,女兒向母親借車,女主拒絕,兩人發生激烈的爭吵。女兒一怒之下,吼出希望自己在半路被強姦,女主也回吼,也希望如此,一語成讖。

這樣的家庭氛圍因何而來? 在女主貼出廣告牌的某一天,她的前夫帶著小女友氣勢洶洶前來質問,兩人劍拔弩張,餐桌上擺著一把水果刀,前夫一激動掀掉了桌子,站起來掐住女主的脖子往牆上按,他們的兒子立馬抄起水果刀架在他爸的脖子上。

GIF

這些才是植入女主骨子裡的,發泄不出的憤怒,對自己失控、失責的憤怒,對失敗婚姻的憤怒。只是逝者不可追,這些已經成為既定的事實改變不了,就去影響還能影響的,把怒氣撒在那之上。

在警長的信中,也揭示了傑克森易怒性格的來源。父親早早過世,和母親相依為命,努力考入警校,成為了警察,卻是個同性戀。

卑微平凡的人生,疲憊的生活,控制不了的命運,改變不了的性格。

憤怒產生的本質是因為不平權,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滿足不了自己的意願,是七宗罪之一,是人類的本能,也是動物的本能。

動物世界裡憤怒的撕咬事關生存,搶了我的食,搶了我的地,搶了我的伴,讓我沒有活路。

人只是高級動物,人類社會裡的憤怒也事關生存和生存的質量。但人類的憤怒系統遠比動物要複雜,從搞不清憤怒的根源,到胡亂撒怒氣,花樣眾多的手段……

這樣的憤怒,有時候真的會招致更大的憤怒,電影中環環相扣的人物命運,緊密的因果關係已經表明,這樣的憤怒,多敗俱傷。

是威洛比的死,死前所寫的信,死的「善意」,打破了這個惡性循環。

生與死,是自然界兩股至尊力量,帶著生命最原始的力量和真實。

如果看到此處還有興趣,想講一個因為「生」,一個善意帶來更大善意的故事。

美劇《This is us》第一季,一個黑人嬰兒剛出生就被潦倒的父親,放在了消防局的門口。一個消防員已婚多年未育,把嬰兒抱回家想撫養,妻子拒絕。此時醫院原本迎接三胞胎的年輕夫婦失去了其中一個孩子,非常痛苦。接生的70多歲的醫生爺爺,給年輕的父親講述了自己曾經第一胎夭折的故事,並且拋出了全劇精華:

消防員此時把黑人嬰兒送到了醫院,正好放在年輕父親另兩個孩子的旁邊,年輕父親做出了收養黑人嬰兒的決定。當時消防員正在經歷婚姻危機,回到家時,妻子因為丈夫想要試圖用孩子挽回關係的舉措而感動,兩人嘗試和好。而當時70歲的醫生爺爺剛剛失去了50多年的老伴,不願意move on,聽說了年輕父親收養的決定,知道年輕人聽進了建議,自己為何又不能向前看呢?

每個人心裡都深藏了一股力量,不管是憤怒還是善良,乍一看是外界的力量起到了推動作用,倘若心中沒有,外力又怎能推動?

正如《三塊廣告牌》開頭一個場景中,出現了萊德正在看的一本書,這本書也有頗多寓意,書名叫 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我想補上後半句,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if you are willing to dig deep inside.

從白天碼到晚上,對憤怒的循環深有感觸,毛姆說:「藝術的價值不在於美,而在於正確的行動。」

全片暴力的場景配樂幾乎都是民謠和舒緩的古典,有意思,周末愉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在此處 的精彩文章:

TAG:生活在此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