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抖音,北快手,南抖北快誰順手,原來如此

南抖音,北快手,南抖北快誰順手,原來如此

最近網友不斷滴滴小川說:「小川,你玩抖音嗎?超火的呢?」

抖音小川當然知道,但是就是光看不玩,哈哈。小川之前玩的最多的可是快手,短視頻那叫一個666

2017,抖音跑火了,之後就有了南抖音,北快手。甚至很多網友在抖音出來竄紅後,都在想,同樣都是短視頻的發布,抖音與快手是不是會有場大戰要打。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剛出現也沒多久的抖音,能逆襲快手嗎?沒事,你可以來聽小川掰扯掰扯就知道了。

2011年,快手成立,也正是在移動互聯網風起雲湧的時代,成千上萬的 App 在那一年誕生, 快手出來了。後來慢慢轉型專做一個短視頻社區。轉眼間,快手成立7年了,中間有秒拍、西瓜、美拍、陌陌等各種短視頻出現,可是快手最終也憑藉自身的優勢,讓自己還是走在用戶的手心。

2017年,抖音出現了,憑藉這今日頭條這個靠山的抖音也開始進軍了短視頻戰場。甚至有數據顯示,在春節期間,抖音日活躍人數上漲3000萬,快手上漲7000萬,這目前看來,快手還是有一定優勢,可是後來的數據更是震驚了很多網友,隨後沒多久,抖音的日活從3000萬直接上漲到6000萬。也難怪有網友稱,抖音快逆襲了快手。

但是常玩抖音與快手的小夥伴就告訴小川了,發現抖音與快手有很多視頻都差不多是一樣的,感覺短視頻數量越來越多的同時,娛樂化內容重疊好像越多。的確,雖然抖音與快手採用的策略迥異,但是畢竟都是做短視頻的,短視頻娛樂的本質正在讓他們變得越來越像。你們常玩抖音還是快手,你覺得他們怎麼樣?看看網友們怎麼說:

對於抖音跟快手,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覺得,抖音頂多只是一個短視頻社區,而快手卻是一個粘性更高的生活社區,就像我們的朋友圈一樣,短視頻只是載體。為什麼這麼說呢?小川綜合了一下各方信息發現,要知道快手起步早,而在這個領域,後面的人都得澆水、播種、想各種各樣的方法才能生存,可是快手不用。早就買好了地,就站著靜靜等著收割。當你回顧快手一路走過來的道路,你會發現,快手與任何一家內容平台走的路都不甚相同。在運營策略上,他們不刻意培養KOL,不針對明星進行傾斜,甚至沒有和頭部的網紅用戶捆綁簽約。也不設置熱點人物榜、熱點話題榜、熱點事件榜等便於炒作的榜單。總感覺快手很固執,雖然我們一直主張堅持自己,但是瞬息萬變是世界的一個常見規律,要不順應一些時代潮流,固守己見,總是讓你不免有點不理解。

可是你又不得不承認,快手出來後,在轉型做短視頻這塊,便不斷優化自身,看來估計與先發優勢還是有些關係的。但是面對現在一路高歌的抖音,快手的確是受到了衝擊。據統計目前在抖音平台有1334萬的粉絲。這個數字不僅驚呆了小川,相信很多網友們也很吃驚,剛出來的抖音,已經如此跑火了。

甚至有人說,抖音是劇場,快手是廣場。我們都知道,你要是要進入劇場觀看節目,是有一定要求的,是需要一些限制,進入劇場表演也是一樣,也有一定限制,而廣場,就像現在特別流行的廣場舞一樣,你想去跳舞就去跳舞,不跳舞去看看也可以,玩一玩,嘮一嘮,都行。

也就是說,玩抖音你會發現,有那麼幾首歌,有那麼幾個舞,有那麼幾個相聲模仿,劇情的內容甚至連台詞都一模一樣,笑點也基本相同。但是無論是在配樂還是其他的剪切技巧,抖音都在竭力幫助用戶把視頻「表演」得更加娛樂化。快手就不同了,用戶五花八門,無論是演員還是馴獸師,又或者是司機、主播,也有可能是種菜的大叔或者戲班的戲台柱們,他們的視頻內容也都各有風格。甚至有人還為快手打上了「底層」甚至「低俗」標籤。為此,如今的快手也在改變。

小川個人覺得,抖音與快手,當初的快手更像是低調入場的,而抖音不同,感覺抖音字出來後,便是引航高歌。但是他們之間註定有一場資本與流量之爭,這是不可避免的。至於到底是抖音好,還是快手厲害,目前我們不可而知,因為目前這種趨勢,我們也不能說快手要落寞了,也不能說,抖音就是一時興起的工具。要知道,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明天會發生什麼,我們都不可知,能做的就是珍惜現在,拭目以待!

對於抖音跟快手,你怎麼看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喻小川 的精彩文章:

倘若蘋果滿血復活計劃:直接降價你接受嗎?

TAG:科技喻小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