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的清東陵日記:找到了那拉皇后葬處

我的清東陵日記:找到了那拉皇后葬處

當鑽進純惠皇貴妃地宮石門內的張慶連和代寶生把支頂石門的自來石搬移開以後,我們大家推開關閉的石門,進入了門洞券。門洞券的北口也是一個拱券式的梓券,和香妃地宮一樣。穿過梓券,就進入了金券。這座地宮的金券完全用青白石發券而成,其規模比香妃地宮的金券明顯地大,這是因為這座地宮的主人是皇貴妃,地位比香妃高兩級。金券地面上淤積著半尺多深的灰漿。四面的平水牆和券頂上無任何雕刻紋飾。靠北牆的棺床上正中擺放著一具內棺,東側有一具外槨。棺和槨前面和後面各有一塊長條形的條石,壓住槨的前後伸出的下邊棱,目的是不使棺槨前後左右移動,其作用相當於帝後陵地宮中的龍山石,由於不是固定皇帝和皇后的棺槨,所以其形制與龍山石大不一樣。上面既沒有任何紋飾,也沒有雕刻,名稱叫「掐棺石」,以表示與帝後的龍山石有別。內棺形制與其他后妃的內棺沒有什麼區別,通體紅漆,上面陰刻著藏文佛經,底紋為卍字不到頭圖案,藏文文字筆畫和卍字內填金。我們圍著這具內棺轉了幾圈,也沒有發現有被鑿砍破壞的痕迹。大家都感到很奇怪,難道盜墓賊沒有開棺取寶?這怎麼可能呢?最後我們將這具內棺一端抬起後,發現棺的底部被鑿了一個大洞,棺內有兩個頭顱骨和一堆散骨頭。這表明盜匪徒是從棺底盜走隨葬珍寶的。東側那具外槨,殘破糟朽得十分嚴重。槨內沒有內棺。

除了一棺一槨之外,棺床上下還有許多被拆散的棺、槨木板。這一切都毫無疑問地表明,地宮內葬有兩人,有兩具棺槨。純惠皇貴妃是這座地宮的當然的主人,而且比那拉皇后早4年入葬,棺床正中之位自然非她莫屬,東旁則為那拉皇后。棺槨位置與《陵寢易知》一書圖中的標識完全一樣。為此,長達200多年的那拉皇后葬地之謎,至此真相大白。地宮被盜匪掃蕩得相當乾淨,絲織物全部無存,只是從灰漿和垃圾中清理出金戒指(嵌件不全)1件、金耳環鉤1件、寶石墜2件、大小鍍金銅扣10餘個。

純惠皇貴妃地宮

純惠皇貴妃地宮由六券一門構成。六個券由前到後依次為:隧道券、閃當券、罩門券、門洞券、梓券、金券。其中隧道券、閃當券和罩門券為縱向磚券,地面用磚鋪墁。其餘三個券均為石券,用青白條石鋪墁,地宮金券為橫券。門管扇為銅製。香妃地宮只有四個券,為什麼純惠皇貴妃的地宮竟有六個券呢?就因為純惠地宮的前方建了方城、明樓。方城、明樓的下面正是地宮的斜坡墓道之處。如果沒有方城明樓,斜坡墓道就可以露天,有了方城明樓,就只能做成隧道券了。閃當券是隧道券與罩門券的連接券,也可以說是過渡券。所以形成了六個券。可以設想,如果不建方城、明樓,純惠皇貴妃地宮很可能也是四個券。

地宮被盜已是不爭的事實,但隧道券的入口卻沒有被挖掘的跡象。盜墓賊是從哪裡進入地宮的呢?當我們跨出石門,抬頭向上觀望,才發現閃當券的券頂與隧道券券頂相接處被鑿開了一個大洞。原來盜墓賊是從方城隧道券(古洞門)內北牆根往下挖掘,挖透後,盜口往下偏北一點就是石門的門樓。當年盜賊從盜口拽著繩子墜下,先落到石門樓頂上,輕而易舉地就進入了地宮。這樣就避開了由正門隧道券進入地宮,省了很大氣力。盜口部位選得如此準確、巧妙,令人驚訝,說明盜墓賊對地宮結構了如指掌,當然也不能排除有當地的「高人」指點的可能。

1983年5月1日,純惠皇貴妃和香妃地宮同時對遊人開放。前者是我國清理開放的第一座皇貴妃地宮,後者則是我國清理開放的第一座妃型地宮。它們不僅為清代陵寢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解決了長期懸而難解的歷史之謎,而且由於墓主人傳奇的身世,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人。

照片由徐廣源老師提供

作者介紹:

徐廣源,滿族, 1946年3月出生。從20世紀60年代末起開始研究清代陵寢,曾任清東陵文物管理研究室主任多年。現任紫禁城理事會會理事。

徐廣源先生有非同尋常的經歷。他參加過乾隆帝裕陵地宮、慈禧陵地宮、純惠皇貴妃地宮、容妃(香妃)地宮的開啟和清理,親手整理過慈禧的遺體,是他找到了容妃即香妃的頭顱骨。他探查過十九座清朝帝后妃及王公大臣的地宮。

專著有《清東陵史話》 、《清西陵史話》 、《清朝皇陵探奇》、《正說清朝十二后妃》、《清皇陵地宮親探記》等二十餘部。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是蓮靜是禪 的精彩文章:

元宵佳節送你一片春暖花開

TAG:清是蓮靜是禪 |